中国西北内陆开放型经济长效机制构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的思路

通过研究开放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形成文献综述,在总结、归纳、提炼的基础上,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定义,总结特点与相关开放型经济的区别。从国内外内陆地区的开发与开放着手,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经验与启示。

通过对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演进的历程及其特征进行研究,提炼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原则,即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依据原则为国家宏观战略原则、平衡协调发展原则、经济收益原则、人文价值原则、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原则。

对西北内陆省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西北内陆省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方面存在的共性短板,如通道基础、网络建设、平台建设、开放环境等机制建设不够完善。针对存在的不足,本书进行“一带一路”框架下西北内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大平台”与“大通关”机制构建,西北内陆开放型产业协同发展与构建。通过“开放的大通道建设”与“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形成内陆到沿边、内陆到沿海、新亚欧大陆桥、中蒙西部能源运输大通道的国内国际“经济走廊”与平台节点的布局,架构出我国内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并形成内陆与沿边地区支撑协作的开放机制,而不是内陆地区孤立地搞开放型经济发展。

以内陆开放开发,促思维观念更新。推动西北内陆地区大开放,有利于各种创新思维、品牌、技术、观念、管理更好地进入相对闭塞的内陆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确保可持续发展顺利展开。

二 研究的内容

本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对象的界定。第二章为开放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文献研究综述,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包括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开放型经济制度供给与宏观经济学理论。第三章为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演进的历程及特征,包括中国开放型经济开启与特区沿海先试开放阶段、中国开放型经济制度形成与沿边内陆省会城市开放阶段、中国开放型经济制度国际化与西部大开发阶段、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发展与内陆地区协调开放阶段、中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深化创新与“全方位”开放阶段。第四章为西北内陆省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包括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构建,数据处理及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结果分析。第五章为“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内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构建,包括对内对外陆路互联互通建设,空中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网络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对内对外管道互联互通建设。第六章为内陆开放型经济“大平台”与“大通关”机制构建,包括内陆开放经济大平台机制构建,内陆开放经济“大通关”协作机制构建。第七章为西北内陆开放型产业协同发展与构建,包括优势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分析,西北内陆开放型优势产业空间构建与布局,西北内陆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协同开放与发展,西北内陆制造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策略,西北内陆煤炭产业协同发展与转型路径,用大数据产业提速西北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第八章为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三 研究的方法

在分析研究对象时,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创新至关重要。因研究涉及面比较广、省区跨度较大,需要从多学科、多领域、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本书采取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客观分析,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升华到理论的高度,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补充的目的。第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先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建立计量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定量分析。第三,要素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产业经济学为支撑,经济地理学空间布局为补充,对西北内陆省区开放型经济的产业开放进行空间布局,构建协同开放路径。第四,田野考察调研,大量中外文献的检索及应用借鉴。

四 研究的技术路线

图1-1 研究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