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职场那些事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善于变通与见风使舵的区别

在单位、在职场,因为权力关系、人事状态、情势格局的更动,而致个人的立场态度甚至口风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情形既有可能是褒义的“善于变通”,也有可能是贬义的“见风使舵”,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首先,在历史评判上,这样的改弦更张有些是因应时局、顺势而为、择善而从、适时调整,还有些是奉迎上意做变色龙而不惜违背事理、反复无常成两面派而不惜逆流而动;其次,在道德评判上,这样的“改头换面”,要看它是堂堂正正、明人不做暗事,还是首鼠两端、暗做手脚。

曹魏时期的刘晔,在有关伐蜀问题上的两面派做法,就是典型的见风使舵。

刘晔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在曹操、曹丕之后,又得到魏明帝曹叡的信任和倚重,在众臣中也相当有威望。曹叡执政期间,在经过休整之后,准备再次攻伐蜀国,以图建立丰功伟业。当时魏国与蜀国几经交战,互有进退,始终难定胜局。群臣认为既然如此,不如先行守成,建设内部,当然这也是为了他们自己所属的士族阶层能够安享和平红利,于是对伐蜀是一片反对之声。刘晔在与群臣讨论此事时,附和众议,极尽忽悠之能事,称当务之急确实是休养生息。但是在曹叡个别征求刘晔意见时,刘晔又竖起大拇指:“这是陛下的宏图大略呀!而且现在伐蜀的时机条件也够成熟啊!”如此一来,在曹叡眼中,刘晔就是与众不同,深得他意,确实不同凡响。

当时统领中央警卫部队的“中领军”杨暨也受魏明帝宠信,他也是反对伐蜀的,曹叡一次与杨暨讨论伐蜀之事,杨暨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曹叡说:“你是儒生出身,不通军事。你们这些人的意见都比较片面,大夫刘晔的意见就与你们不同。”杨暨一听就蒙了,因为他与刘晔谈论此事时,刘晔曾明确对他说过不可攻伐的理由,杨暨因此认为刘晔是坚定的反对派,怎么现在却是这样?杨暨于是奏曰:“昨闻刘晔劝陛下伐蜀,今日与众臣议,又言不可伐,是欺陛下也。陛下何不召而问之?”于是曹叡找刘晔来与杨暨对质,刘晔却不发一言。事后他又对明帝说,军机不可泄,不能将伐蜀大计随意告诉其他人,现在蜀汉可能已经得悉陛下要伐蜀的情报了;转过身他又对杨暨说,对君主进言不能过于直率,要婉转表达才是。刘晔这种见风使舵的两面派做法终有穿帮的时候,于是有人建议明帝将自己反对之事情说为赞成以征询刘晔的意见,刘晔果然揣摩上意,竖大拇指力赞。这么一来,魏明帝也就疏远了刘晔。

在官场上见风使舵,以图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另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是明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申时行。明神宗朱翊钧一次去看望慈圣皇太后,一时冲动,临幸了母后的侍女王氏,日后便有了长子朱常洛。虽然神宗自己也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但是他现在却并不喜欢王氏,也不喜欢这个侍女所生的儿子朱常洛。朱常洛4岁那年,神宗宠爱的郑贵妃生下了朱常洵,子以母贵,朱常洵备受神宗的宠爱,神宗意欲立他为皇储。但是废长立幼,不合乎君王传位的礼法,公卿大臣怕此事一旦成真,会影响朝政稳定,因此推举申时行为首,联名上疏,请立朱常洛为皇储,神宗置之不理。

这么一来,申时行完全明白了神宗的心意,那就是立朱常洵为皇储。申时行既想曲意逢迎,赞同神宗的废长立幼,又怕因此得罪众公卿大臣。于是申时行就采取了两面手法,在神宗面前赞同废长立幼,在群臣面前,则反对废长立幼。

大臣们见神宗不为所动,索性指责起郑贵妃来,这令明神宗大为恼怒。申时行遂向神宗献计:规定官员上疏,内容只限于自己的职责范围,余者不得妄言;臣僚的奏疏,都须经由各部各院的长官先行审查,合乎规定的,才准上呈皇帝。神宗对此计很是赞赏,立即施行,从此果然没人再拿郑贵妃说事,神宗对首辅申时行愈加信赖。

但君臣之间关于立储之事的争斗仍然没有消停。不久,内阁及工部主事张有德上疏,请求举行立朱常洛为皇储的册封仪式,这再次惹恼了神宗。当时,申时行适逢休假,主持内阁事务的许国出于对首辅的尊重,上疏署名时把他列在了首位;当然这也是因为申时行一直以来在群臣面前都是明确的“长子派”。申时行得知此事后,上疏给神宗说:“臣正在休假,那道奏疏实与臣无关。册立一事,圣意已定,张有德愚笨不谙大事,皇上自可决断册立之事,不要因一些小人鼓噪而影响大事。”想不到这道密疏竟很快传了出来,而这很有可能就是神宗为钳制众口而有意为之的。申时行这回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群臣们见申时行如此行径,群情愤慨,大臣黄大效、黄正宾上疏弹劾申时行一面赞同立朱常洛为皇储,一面又迎合上意,在关乎“国本”的事情上,拖延册立,放弃原则,以邀皇恩。结果这两人即遭罢官,然而群臣不依不饶。申时行见已触犯群怒,且他的见风使舵、两面手法,也肯定令神宗不快,所以只能上疏请辞,神宗即予诏准。

类似这样窥探风向、见风使舵的人物,职场官场上所在多有,不胜枚举。但是另一方面,许多更改路径、调转方向的作为,又能够被褒义地视作随机应变、善于变通,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其中的一个典范人物,就是陈平。

陈平才智过人,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陈平对于各种情势事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并且能够及时调整方略,做出明智的选择。

秦末时期,各地起兵反秦,陈平投奔了魏王,但是陈平向魏王的进言献策,魏王并不采用,又有人说他的坏话,陈平就离开了那里,投奔项羽。但是他在项羽那里既得不到信任,也得不到重用,甚至还引起了猜忌。经过鸿门宴,陈平也看到最终成大事者不是项羽,而是刘邦,于是陈平又离开项羽,投奔了刘邦。鉴于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刘邦对他委以侍从武官和军队监察的官职。不久后,周勃、灌婴等高级将帅就向刘邦反映了陈平的问题,其中除了“昧金”“盗嫂”等不端行为之外,关键的问题是“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陈平在魏王那里不能容身,投奔归附于楚王项羽;归附楚王不相合,又再投奔归降汉王……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明察——显然,他们对陈平的三易其主,做了负面的审视。

刘邦于是找陈平谈话了:“你原来投奔魏王,后离开魏王去效力楚王,现在又来跟随我,这怎么能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陈平坦然回答道:“我投奔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所以去投奔楚王,楚王不信任我,并且任人唯亲。我听说汉王能用人,因此前来归附。我来时一无所有,不收受一点金钱就一筹莫展。如果我的进言献策有可取之处,大王就采用,如果我的计谋一无是处,那么我收的一些钱物都还在,可全部交出,请大王允许我全身而退。”

陈平的屡换门庭,不是反复无常,而是弃暗投明啊!刘邦显然对陈平三易其主做出了正面、积极,也是正确的评判,由此对陈平更加信任倚重;陈平也就此一意辅佐刘邦,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良臣。同时,陈平因应时局、顺势而为、调整方略的事儿,还远没有完。

刘邦病重之际,有人对高祖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立即杀害戚姬和赵王如意。”戚姬受刘邦宠爱,刘邦曾一意要立她所生的刘如意为接班人。刘邦听到这个密报后大怒,即令陈平与周勃一起赴樊哙军营,立斩樊哙,并由周勃代将。君命不可违,然而这次的任务,却着实棘手。樊哙一早就跟随刘邦起事,是班子老成员,功绩显赫,鸿门宴上见刘邦处于困厄,就是樊哙奋勇“踢馆”,才纾解了危情;樊哙又是吕后的妹夫,是刘邦的连襟。在去往军营的途中,陈平与周勃商量这事该怎么办。“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妹)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除了怕刘邦后悔,眼下的形势是,刘邦与吕后所生的刘盈已是太子,吕后就是未来的太后,樊哙就是未来皇帝的姨夫,而汉帝刘邦眼看时日无多,这不明摆着是一个大火坑吗?!这个时候,陈平的机巧权变再次展现,他与周勃商定:斗胆对君命打个折扣,将樊哙押回长安,交陛下自己处置。

就在押解樊哙回程之际,刘邦去世。陈平将活生生的樊哙交给吕后,吕后喜出望外,当即让樊哙官复原职,又拜陈平为九卿之一的郎中令,辅助新皇汉惠帝。

此后吕后专权,虐杀戚姬,毒死如意,迫害刘氏宗室;吕氏诸人把持要害部门,连陈平、周勃也失去实权,徒有虚名。这还不算,吕后提出要封几个兄弟为王,可是刘邦生前曾与众臣有过“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于是右丞相王陵说,高祖皇帝立有誓约,这不行。吕后又问陈平、周勃,两人却说,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王陵对两人见风使舵,依附吕氏一党,十分气愤,退朝后对两人说:“你们违背与高帝立下的誓约,将来还有什么脸面见高帝于黄泉之下!”陈平与周勃的回答相当平静:“如今在朝廷上当面反驳,据理力争,我们比不上您;而要保全大汉天下,安定刘氏后代,您也许比不上我们。”看来“我们”对某些事情是已经有过商量的。

果然,吕后一死,陈平与周勃就突然转身“反水”了。由陈平主谋,周勃操作,两人策动兵变,一举粉碎吕氏集团,赶尽杀绝,一个不留。对于陈平此次反过手来诛除诸吕、匡扶汉室的果断作为,历史给予的是拨乱反正的正面评价,正如《史记》所说:“吕氏之事,平为本谋,终安宗庙,定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