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乳蛾

【概述】

乳蛾为儿科常见肺系疾病,是因邪客咽喉,喉核(腭扁桃体)内血败肉腐所致,临床以咽痛,喉核红肿甚至溃烂化脓为主症。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等症。因喉核肿大,状如乳头或蚕蛾,故名乳蛾。发生于一侧者,名单乳蛾;发生于双侧者,名双乳蛾;喉核溃烂者,名烂乳蛾。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较多见于4岁以上的小儿。小儿患者症状较成人重,常伴有高热。本病患儿多数经积极治疗可获痊愈,但婴幼儿病程较长,也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生;部分年长儿因未及时或彻底治愈可导致水肿、痹证、心悸等病证。

【主要病因病机】

1.风热犯咽

风热外侵,肺气不宣,热毒结于咽喉,气血壅滞,脉络受阻,肌膜受灼,发为乳蛾。

2.肺胃热炽

因嗜食辛辣炙煿之品,热积胃腑,或先天禀受母体胃热,胃火内炽,上熏咽喉。若复感外邪,或风热犯肺失治,邪热入里,循经上攻咽喉,搏结于喉核,灼腐肌膜,咽喉肿痛,发为乳蛾。

3.肺肾阴虚

乳蛾缠绵日久,邪热伤阴,或温热病后阴液亏损,余邪未清,或素体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搏结喉核,则喉核肿大,日久不消。

4.肺脾气虚

患儿素体气虚,卫表不固,反复外感,屡发乳蛾,又损脾伤气。肺脾气虚,造成乳蛾反复急性发作,而发作后又不能收敛复原,喉核肥大而不收。

【辨证注意点】

1.辨病情之轻重缓急。

2.辨乳蛾病的虚实。

3.辨乳蛾病的表里。

4.判断是否有其他脏腑病变。

【辨证思路】

一、明确诊断

1.喉核肿大或伴红肿疼痛、咽痒不适为主症,重者喉核溃烂化脓。

2.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咳嗽等症状。

3.咽部检查 急性者扁桃体充血肿大,呈鲜红或深红色,表面有脓点,严重者形成小脓肿;慢性者多呈黯红色,或不充血。

4.实验室检查 细菌感染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病毒感染时,血白细胞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升高;链球菌感染时,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升高;多有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CRP)升高。

二、鉴别诊断

三、辨证要点

辨表里虚实、缓急轻重

四、辨证论治

【病例思维程序示范】

患儿男,李某,10岁,因“咽喉疼痛,发热1天”前来就诊。

患儿咽喉疼痛,吞咽时加重,发热,恶风,头痛,咳嗽,未曾吐痰,纳差,二便调,测体温39℃,自服头孢克肟分散片,效果不佳。

查体:神清,精神可,双扁桃体红肿,左侧扁桃体Ⅱ°肿大,右侧扁桃体Ⅰ°肿大,手心热,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明确诊断。

患儿发病1天,主症为咽喉疼痛,喉核红肿,为乳蛾征象,伴发热,符合乳蛾诊断。

第二步:辨明证型。

根据患儿咽喉疼痛,吞咽时加重,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喉核红肿,手心热,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为风热外侵,肺气不宣,热毒结于咽喉,属风热犯咽。

第三步:相关理化检查。

1.血常规、C反应蛋白 了解疾病是否有感染。

2.抗链球菌溶血素O 判断是否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3.血沉 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

4.病原学检查 便于明确诊断,正确施治。

5.咽拭子培养 了解病原微生物。

第四步:治疗。

本例患儿诊断为乳蛾(风热犯咽证),治拟疏风清热,消肿散结,方用银翘马勃散加减。

处方:连翘 15g,牛蒡子 9g,银花 15g,射干 3g,马勃 9g。

(《光明中医》)

【经验方及常用中成药】

一、常用中成药

1.银黄口服液

用于风热犯咽证。

2.双黄连口服液

用于肺胃热炽证。

3.小儿咽扁冲剂颗粒

用于肺胃热炽证。

4.开喉剑喷雾剂

用于肺胃热炽证。

5.金果饮

用于肺肾阴虚证。

二、经验方

1.金灯山根汤(《中医研究》)

功能:

疏风散邪,清泻热毒,宣肺利咽。

主治:

乳蛾(肺胃热炽)。

组成:

挂金灯9g,山豆根6g,牛蒡子(打)9g,射干6g,生山楂12g,皂角刺9g,天花粉 10g,牡丹皮 9g,浙贝母 9g,山药 15g,蒲公英 15g,桔梗 4.5g,生甘草3g。

用法:

日1剂,水煎服。

2.消蛾饮(《中国中医药报》)

功能:

清散风热,解毒散结。

主治:

乳蛾(风热犯咽、肺胃热炽)。

组成:

金银花 10~15g,连翘 15g,杏仁 10g,黄芩 10g,荆芥(或荆芥穗)10g,竹叶 10g,薄荷(后下)10g,桔梗 10g,板蓝根 15g,牛蒡子 10g,甘草 10g,赤芍10g,野菊花 30g,地丁 30g,柴胡 10g。

用法:

水煎服,每剂2煎,每煎200ml,口服,每日2次。

3.芩蒡消蛾散(《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功能:

清热解毒,泻火利咽。

主治:

乳蛾(肺胃热炽)。

组成:

牛蒡子、黄芩、射干、桔梗、重楼、山慈菇、贯众、金荞麦、白芍、柴胡、石膏、莱菔子、枳实。

用法:

水煎服,每剂2煎,每煎200ml,口服,每日2次。

4.银柴退热汤(《中医儿科杂志》)

功能: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排脓。

主治:

乳蛾(肺胃热炽复感外邪)。

组成:

柴胡10g,黄芩 10g,金银花10g,连翘 10g,桔梗 10g,牛蒡子 10g,山豆根 8g,射干 10g,板蓝根 10g,大青叶 10g,紫花地丁 10g,荆芥 10g,淡豆豉10g,皂角刺 10g,漏芦10g,炮穿山甲(先煎)6g,甘草6g,焦三仙各 10g。

用法:

水煎服,日1剂,温热服。

【其他疗法】

一、外治疗法

药物外治乳蛾红肿化脓者,先漱净口腔,用冰硼散或锡类散少许吹在扁桃体上。

二、针灸疗法

主穴:

尺泽、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

配穴:

少商、丰隆、曲池、中脘,用于痰热闭肺证;气海、关元、百会,用于阳气虚脱证。

【经典原文】

《重订囊秘喉书·乳蛾》:“有单有双,有连珠……初起,一日疼,二日红肿,三日有形,如有细白星者,若发寒热,即飞蛾之凶症也。四日凶势定,治之,四五日可愈。其症生于喉旁。”

《儒门事亲·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二十一》“《内经》之言喉痹,则咽与舌在其间耳,以其病同是火,故不分也。后之医者,各详其状,强立八名,曰单乳蛾、双乳蛾、单闭喉、双闭喉、子舌胀、木舌胀、缠喉风、走马喉闭。热气上行,结薄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以其形似,是谓乳蛾。一为单,二为双也。”

(肖 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