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大田原综合征(Ohtahara syndrome)
麻醉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恶性癫痫综合征
可能合并多种脑的结构与功能异常
可能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
注意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
避免致惊厥药物
呼吸管理
【病名】
大田原综合征(Ohtahara syndrome),又称婴儿早期癫痫性脑病(合并爆发-抑制)(early infantile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with suppression burst,EIEE)。
【病理与临床】
1.本病是一种婴儿期发病的难治性、恶性癫痫综合征,1974年由日本人大田原俊辅首先报道,它约占13岁以下小儿癫痫的0.54%~0.92%,无性别差异。其病因不明,可能原因包括:脑结构先天性畸形、代谢紊乱和某些基因突变,目前发现可能与本病相关的基因有:ARX、CDKL5、SLC25A22、STXBP1、SPTAN1、KCNQ2、ARHGEF9、PCDH19、PNKP、SCN2A、PLCB1、SCN8A、ST3GAL3、TBC1D24、BRAT1 等。
2.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早,多在出生后2~3个月内发病,甚至妊娠晚期有时在母亲子宫里即有发作,母亲多有异常感觉。癫痫发作可见于清醒与睡眠时,多为颌面性癫痫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持续数秒,四肢僵硬,严重者身体紧绷、躯干前曲并伴发绀,可以为单个或成群发作。亦可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局部抽搐或痉挛。全面性发作与局灶性发作可交替出现。常同时合并严重的认知与运动功能障碍。本病预后不良,部分患儿于2岁前死亡,部分患者衍变为其他类型癫痫,包括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West综合征。
(2)脑电图特征为周期性出现“暴发-抑制”波形,“暴发波”为高振幅慢波并混有棘波,持续1~4秒,继而出现波幅几乎平坦的“抑制波”,如此见周而复始出现。
(3)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多合并脑结构异常。
3.诊断与治疗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本病癫痫药物极难控制,除常规抗癫痫药外,糖皮质激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酮饮食对一些患儿有一定效果。有时需手术治疗,包括:病灶切除术、胼胝体切断术或大脑半球切除术(hemispherectomy)、迷走神经刺激术、脑深部电刺激术等。
【麻醉管理】
1.本病的麻醉管理同其他癫痫综合征及Pelizaeus-Merzbacher病等广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此外,麻醉前管理要重点注意以下两方面:①癫痫治疗用药的副作用及其与麻醉药的相互作用;与West综合征相似,部分患者可能用糖皮质激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应对肾上腺功能进行评估并做好替代治疗。②患儿全身状况差、可能合并多种脑结构与功能异常或其他全身性先天性畸形、可能合并吞咽与胃排空障碍、误吸及肺部感染等。麻醉前应仔细评估并采取相应对策,患儿可能术后需要长时间的呼吸支持治疗。
2.目前有关本病麻醉管理的临床报道较少,我们迄今仅检索到三篇。其中,Boyce于2003年报道了首例麻醉患者,这是一个15岁男孩,因急性睾丸扭转而在全身麻醉下手术;2008年Bruton报道了一例10岁男孩在全身麻醉加区域神经阻滞下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2011年Choi等报道了一例出生59天患儿,因为用药物无法控制癫痫,在全身麻醉下行大脑半球切除术。这些患者的麻醉方法均采用硫喷妥钠、阿曲库铵或琥珀胆碱诱导,七氟烷加阿曲库铵维持,经过顺利。关于癫痫患者麻醉用药的选择请见“Rett综合征”及“Sotos综合征”,大量临床研究报道,低浓度七氟烷及常规用量的阿片类药物与丙泊酚是安全的。而Choi更强调了硫喷妥钠用于麻醉诱导的优点,它可有效防止术中和术后癫痫发作。关于肌松药的选择,尽管Boyce等为了预防误吸而用琥珀胆碱进行“快速顺序诱导”,但由于本病患者可能合并神经肌肉病变而有引起高钾血症的风险,我们建议避免应用,可在肌松监测下慎用非去松化肌松剂。
(郑利民)
参考文献
[1]BOYCE H,SAT YA-KRIS HNA R.Anaest hesia in an adolescent with Ohtahara syndrome[J].Anaesthesia,2003,58:1029.
[2]BRUTON J,CROWE S.Combined general and regional anesthesia in a child with Ohtahara syndrome[J].Paediatr Anaesth,2008,18:1111-1112[3]CHOI EM,MIN KT,CHO JS,et al.Anesthetic experience of a patient with ohtahara syndrome-A case report-[J].Korean J Anesthesiol,2011,60: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