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内科治疗(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提高脑卒中诊疗和预防水平的策略

作为一种造成社会与个人负担极大的高致死、致残性疾病,脑卒中诊疗与预防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国家公卫体系建设、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医护人员培训及患者宣教等项目的协同发展。

建立健全国家脑卒中防治体系,是提升诊疗与预防水平的首要目标。而国家大数据平台、“健康中国”项目计划、社区脑卒中筛查和宣教、远程医疗协作等领域的建设,成为脑卒中防治的“国家战略”:2011 年及2015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及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分别设立,用以监测和评估脑卒中管理质量;2011 年国家非传染性疾病(NCD)计划启动,将高危人群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列为重要内容;2017 年国务院相关文件提出,到2025 年将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率降低15%;国家远程卒中中心自2014年起以“互联网+医疗”的形式,指导农村及偏远地区脑卒中的防治;而中国卒中协会等非营利性组织,则一直致力于公众教育和学术活动……然而,考虑到我国低于20%的3 小时内脑卒中入院率及基层医院相关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未来脑卒中防治体系的建设仍应着眼于院前急救体系和分级诊疗制度的持续完善。

目前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在全国逐渐推行建立脑卒中筛查基地医院,各种脑卒中中心;中国卒中学会也建立了各层次的卒中中心;各省及地、市、县级卫健委均建立了脑卒中中心,对卒中的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专业医疗资源的配置对医院脑卒中诊疗能力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国内外临床实践证明,卒中中心(primary stroke centre,PSC)乃至综合卒中中心(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CSC)的设立,可极大地改善脑卒中诊疗策略的制订及患者预后;但仅约1/3的中国脑卒中患者接受到了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管理,其中满足国际组织标准的则更少。因此,加快建立涵盖急诊室绿色通道、卒中单元、由神经内科主导的专业脑卒中救治团队及多学科(急诊、影像、神内、神外、检验、康复、介入等)协作团队的卒中中心,是未来脑卒中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医院内部也需进一步规范诊疗流程,明确质控指标;并加强区域合作,参与地方急救体系共建及“卒中地图”联合发布,促进地区脑卒中诊治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线医务工作者作为脑卒中防治的核心力量,应该积极学习脑卒中诊疗的规范措施与流程,正本清源,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脑卒中指南与自身诊治经验有机结合,真正为广大脑卒中患者更好的服务。此外,在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时代,临床医师更应积极参与建立并运用以临床大数据、多模态影像资料(NCCT、CTA、CTP、DWI 等)、药物基因组学数据等为代表的精准诊疗评估体系,将其作为患者治疗、康复及二级预防方案定制订的有力依据;同时需进一步加强脑卒中后患者的护理、心理疏导及长期随访,切实推动“院前急救、院内治疗、院外康复、基层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有效衔接,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的不断发展。

脑卒中诊疗和预防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广大患者的积极参与。“中风120”脑卒中教育计划、社区健康科普乃至药物合剂研发,均可有效指导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症状识别和生活方式管理,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对于脑卒中防治尤其是一、二级预防至关重要。

我国脑卒中的诊疗和预防事业任重而道远。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仍需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不断加以探索,以期真正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民脑卒中防治体系,不断规范和提高我国急性脑血管病的整体诊治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推进新时期“健康中国”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