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研磨
研磨是一种微量加工的工艺方法,研磨借助于研具与研磨剂(一种游离的磨料),在工件的被加工表面和研具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从工件上去除微小的表面凸起层,以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和很高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等。在模具制造中,特别是产品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精密压铸模、塑料模、汽车覆盖件模具等应用广泛。
1.3.1.1 研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1.研磨的基本原理
(1)物理作用。
研磨时,研具的研磨面上均匀地涂抹研磨剂,若研具材料的硬度低于工件,则当研具和工件在压力作用下做相对运动时,研磨剂中具有尖锐棱角和高硬度的微粒,有些会被压嵌入研具表面上产生切削作用(塑性变形),有些则在研具和工件表面间滚动或滑动产生滑擦(弹性变形)。这些微粒如同无数的切削刀刃,对工件表面产生微量的切削作用,并均匀地从工件表面切去一层极薄的金属,如图 1-2 所示为研磨加工模型。同时,钝化了的磨粒在研磨压力作用下,通过挤压被加工表面的峰点,使被加工表面产生微挤压塑性变形,从而使工件逐渐得到高的尺寸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
图1-2 研磨加工模型
(2)化学作用。
当采用氧化铬、硬脂酸等研磨剂时,在研磨过程中研磨剂和工件的被加工表面上产生化学作用,生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很容易被磨掉。研磨的过程就是氧化膜不断生成和擦除的过程,如此多次循环反复,最终使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降低。
2.研磨的应用特点
(1)表面粗糙度低。研磨属于微量进给磨抛,切削深度小,有利于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加工表面粗糙度可达0.01μm。
(2)尺寸精度高。研磨采用极细的微粉磨料,机床、研具和工件处于弹性浮动工作状态,在低速、低压条件下,逐层磨去被加工表面的凸峰点,加工精度可达0.01~0.1μm。
(3)形状精度高。研磨时工件基本上处于自由状态,受力均匀,运动平稳,且运动精度不影响形位精度。加工圆柱体的圆柱度可达0.1μm。
(4)改善工件表面力学性能。研磨的切削热量小,工件变形小,变质层薄,表面不会出现微裂纹。同时能降低工件表面摩擦系数,提高耐磨和耐腐蚀性。研磨零件表层存在残余压应力,这种应力有利于提高工件表面的疲劳强度。
(5)研具的要求不高。研磨所用研具和设备一般比较简单,不要求具有极高的精度;但研具材料一般比工件软,研磨中易磨损,应注意及时修整与更换。
3.研磨的分类
(1)按研磨工艺的自动化程度分类。
① 手动研磨。
研具的相对运动,均用手动操作。加工质量取决于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手动研磨适用于各类金属、非金属工件的各种表面。模具成型零件上的局部窄缝、狭槽、深孔、盲孔和死角等部位,仍然以手工研磨为主。
② 半机械研磨。
工件和研具其中一个采用简单的机械运动,另一个采用手工操作。加工质量仍与操作者技能水平有关,劳动强度比手动研磨低,主要用于工件内外圆柱面、平面及圆锥面的研磨。模具零件研磨时常用。
③ 机械研磨。
研具的运动均釆用机械运动。加工质量靠机械设备保证,工作效率比较高。但只能适用于表面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的研磨。
(2)按研磨剂的使用条件分类。
① 湿研磨。
研磨过程中将研磨剂涂抹于研具表面,磨料在研具和工件间随机地滚动或滑动,对工件表面产生切削作用。加工效率较高,但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不如干研磨,多用于粗研和半精研平面与内外圆柱面。
② 干研磨。
在研磨之前,先将磨粒均匀地压嵌入研具工作表面一定深度,该过程称为嵌砂。在研磨过程中,研具与工件保持一定的压力,并按一定的轨迹做相对运动,实现微切削作用,从而获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干研磨时,一般不加或仅涂抹微量的润滑研磨剂。一般用于精研平面,生产效率不高。
③ 半干研磨。
采用糊状研磨膏,类似湿研磨。研磨时,根据工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适时地涂敷研磨膏。对各类工件的粗、精研磨均适用。
1.3.1.2 研磨工艺
1.研磨工艺参数
(1)研磨压力。
研磨压力是研磨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MPa)。在研磨过程中,随着工件表面粗糙度不断降低,研具与工件表面接触面积不断增大,研磨压力逐渐减小。研磨时,研具与工件的接触压力应适当。若研磨压力过大,会加快研具的磨损,使研磨表面粗糙度增大,影响研磨质量;反之,若研磨压力过小,切削能力会降低,影响研磨效率。
研磨压力的范围一般为0.01~0.5MPa。手工研磨时的研磨压力为0.01~0.2MPa;精研时的研磨压力为 0.01~0.05MPa;机械研磨时的压力一般为 0.01~0.3MPa。当研磨压力在0.04~0.2MPa时,对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效果显著。
(2)研磨速度。
研磨速度是影响研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研磨速度与研磨效率成正比。但研磨速度过高时,会产生较高的热量,甚至会烧伤工件表面,加剧研具磨损,从而影响加工精度。一般情况下,粗研磨时宜用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速度,精研磨时则用较低的压力和较高的速度。这样可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
选择研磨速度时,应考虑加工精度、工件材料、硬度、研磨面积和加工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一般研磨速度应在10~150m/min,精研速度应在30m/min以下。手工粗研磨时,每分钟为40~60次的往复运动;精研磨时为每分钟20~40次的往复运动。
(3)研磨余量的确定。
零件在研磨前的预加工质量与余量,将直接影响研磨加工时的精度与质量。由于研磨加工只能研磨掉很薄的表面层,因此,零件在研磨前的预加工,需要足够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对表面积大或形状复杂且精度要求高的工件,研磨余量应取较大值;预加工的质量高,研磨量则取较小值。研磨余量的大小还应结合工件的材质、尺寸精度、工艺条件及研磨效率等来确定。研磨余量尽量小,手工研磨不大于10μm,机械研磨也应小于15μm。
(4)研磨效率。
研磨效率以每分钟研磨去除表面层的厚度来表示。工件表面的硬度越高,研磨效率越低。一般淬火钢为1μm/min,合金钢为0.3μm/min,超硬材料为0.1μm/min。在研磨的初期阶段,工件几何形状误差的消除和表面粗糙度的改善较快,之后则逐渐减慢,效率下降。这与所用磨料的粒度有关,磨粒粗,切削能力强,研磨效率高,但所得研磨表面质量低;磨粒细,切削能力弱,研磨效率低,但所得研磨表面质量高。因此,为提高研磨效率,选用磨料粒度时,应从粗到细,分级研磨,循序渐进地达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2.研具
研具是研磨剂的载体,使游离的磨粒嵌入研具工作表面发挥切削作用。磨粒磨钝时,由于磨粒自身部分碎裂或黏合剂断裂,磨粒从研具上局部或完全脱落,而研具工作面上的磨料不断出现新的切削刃口,或不断露出新的磨粒,使研具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切削性能要求。同时研具也是研磨成型的工具,自身具有较高的几何形状精度,并将其按一定的方式传递到工件上。
(1)研具的材料。
① 灰铸铁晶粒细小,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硬度适中、磨耗低、研磨效果好等特点,并且价廉易得,应用广泛。
② 球墨铸铁比一般铸铁容易嵌存磨料,可使磨粒嵌入牢固、均匀,同时能增加研具的耐用度,可获得高质量的研磨效果。
③ 软钢韧性较好,强度较高,常用于制作小型研具,如研磨小孔、窄槽等。
④ 各种有色金属及合金,如铜、黄铜、青铜、锡、铝、铅锡金等,材质较软,表面容易嵌入磨粒,适宜做软钢类工件的研具。
⑤ 非金属材料,如木、竹、皮革、毛毡、纤维板、塑料、玻璃等。除玻璃以外,其他材料质地较软,磨粒易于嵌入,可获得良好的研磨效果。
(2)研具种类。
① 研磨平板用于研磨平面,分为带槽和无槽两种类型。带槽用于粗研,无槽用于精研,模具零件上的小平面,常用自制的小平板进行研磨。研磨平板如图1-3所示。
② 研磨环主要研磨外圆柱表面,如图1-4所示。研磨环的内径比工件的外径大0.025~0.05mm,当研磨环内径磨大时,可通过外径调节螺钉使调节圈的内径缩小。
③ 研磨棒主要用于圆柱孔的研磨,分为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固定式研磨棒制造容易,但磨损后无法补偿,分为有槽和无槽两种结构,有槽用于粗研,无槽用于精研。当研磨环的内孔和研磨棒的外圆做成圆锥形时,可用于研磨内外圆锥表面。
图1-3 研磨平板
图1-4 研磨环
1:调节图;2:外环;3:调节螺钉
(3)研具硬度。
研具是磨具大类里的一类特殊工艺装备,它的硬度定义沿用磨具硬度的定义。磨具硬度是指磨粒在外力作用下从磨具表面脱落的难易程度,反映黏合剂把持磨粒的强度的能力。磨具硬度主要取决于黏合剂加入量的多少和磨具的密度。磨粒容易脱落的,表示磨具硬度低;反之,表示硬度高。研具硬度的等级一般分为超软、软、中软、中、中硬、硬和超硬7 大等级。这些等级还可再细分出若干小级。测定磨具硬度的方法,较常用的有手锥法、机械锥法、洛氏硬度计测定法和喷砂硬度计测定法。在研磨切削加工中,若被研工件的材质硬度高,一般选用硬度低的磨具;反之,则选用硬度高的磨具。
3.常用的研磨剂
研磨剂是由磨料、研磨液及辅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物。常用的研磨剂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液体研磨剂由研磨粉、硬脂酸、煤油、汽油、工业用甘油配制而成;固体研磨剂是指研磨膏,由磨料和无腐蚀性载体,如硬脂酸、肥皂片、凡士林配制而成。
磨料的选择一般根据所要求的加工表面粗糙度来确定,从研磨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来看,要求磨料的颗粒均匀。粗研磨时,为了提高生产率,用较粗的粒度,如W28~W40;精研磨时,用较细的粒度,如W5~W27;精细研磨时,用更细的粒度,如W1~W3.5。
① 磨料。
磨料的种类很多,表1-1为常用的磨料种类及其应用范围。
表1-1 常用的磨料种类及其应用范围
② 研磨液。
研磨液主要起润滑和冷却作用,它应具备一定的黏度和稀释能力;表面张力要低;化学稳定性要好,对被研磨工件没有化学腐蚀作用;能与磨粒很好混合,易于沉淀研磨脱落的粉尘和颗粒物;对操作者无害,易于清洗等。常用的研磨液有煤油、机油、工业甘油、动物油等。此外,研磨液中还会用到一些在研磨时起到润滑、吸附等作用的混合脂辅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