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器型
从彩陶到黑陶的变化并不大,例如所使用的材料仍是优质的黏土,黑陶的器型中也有和彩陶相同的钵(构成图14),双耳壶也十分相似。因此黑陶无疑是从彩陶发展而来的。
当然,黑陶与彩陶也并非完全一致,两者在器型上就有很大不同。首先黑陶出现了圈足底(陶瓷器足的一种样式,是指器物底部承制一个圆形圈来托器身)。壶有圈足,盂有圈足(构成图5、13),叫作簋的一种较浅钵体也有圈足,盘也有圈足,甚至不少豆(高足盘)也有圈足(构成图9)。
黑陶的器型构成图
另外,像盂(构成图4、11)、壶(构成图12)、杯等三足器越来越多。三足壶最终应该是发展成了鼎,它是一种红色砂质陶器,脚上绘有人脸,也就是所谓的“鬼脸脚”(构成图4)。
此时的三足器出现了袋足(中空足),一种是下部三足中空,上部为罐,或者更确切地说上部为甑,它相当于后世殷、周时期青铜器的甗(构成图15);另一种是中空三足与上部贯通,有鋬(把手)和流(嘴)(构成图10),它相当于青铜器中的斝,在龙山文化中被称为鬶,是龙山文化的独特器型。
甗的实例较少,较多的是其下部的鬲。陕西客省庄出土了鬲的大型器,这些鬲带有绳席纹,表面较粗糙,其材质为砂质,对于用火烧的容器来说这是必然的。从后世青铜器的用途推测,鼎可煮肉,鬲可烧水、蒸粮食,放粮食的部分叫甑(构成图8),甗则是上述几种用途的混合。只是直径不足30厘米的鼎或鬲能煮多少食物?三足并不高,下面又能生起多大的火呢?因此笔者一度怀疑,这些陶器是否真正被使用过。直到1949年以后,笔者有一次去洛阳的某处遗址参观,看到用石头或土堆架起的鬲,下面生着火,这才恍然大悟。
京都大学曾收到过一次捐赠,赠品是仰韶文化红陶绳席纹尖底壶。当时笔者曾提出过一个假设,认为三个尖底壶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鬲。实际上,这个器型正是龙山文化的鬲。
除了圈足底和三足,这一时期的陶器还多用鋬(把手)。这些鋬里面有板状的把手,在甘肃龙山(齐家坪)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中就有装饰乳钉纹的板状把手,这让人联想到金属制的容器。一般来说,黑陶又薄又黑的器型容易让人联想到金属器,特别是那些锤起铜器,可以想象,黑陶的背后已经出现了金属器物的影子。
当然这仅仅是想象,还没有证据。目前对于青铜器的追溯,最远也只到那些又薄又简单的锤起铜器。
龙山文化中并未发现任何金银铜的遗迹,因此还不能称之为金属器文化,只能称之为第二个新石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