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定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努尔哈赤想创嫡长为储制吗?

1

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清朝没有立嫡立长的传统,其实不然。

努尔哈赤二十五岁起兵统一女真各部,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而在此前,即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对乌拉部用兵大胜后,因元妃(原配发妻)即第一代大福晋佟佳氏所生的长子褚英屡建战功,遂命褚英执掌国政。

《清史稿·褚英传》记载:“褚英屡有功,上委以政。”

在努尔哈赤心里,嫡长子褚英就是接班人。

养儿既要有一个好环境,更要有一双好父母。褚英生母早逝,他在父亲努尔哈赤的兵营长大,十多岁就在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中跃马扬威。

他领兵攻打安楚拉库路,获屯寨二十,努尔哈赤赐号洪巴图鲁(大勇士),最早封贝勒。

他在乌碣岩大战中,独当一面,杀敌三千,获马五千,得甲三千,掠夺财宝奴隶无数,大大地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努尔哈赤欣喜万分,以褚英“奋勇当先”,赐以“阿尔哈图图们”尊号,即满语“足智多谋的英雄”之意,译曰“广略”。皇太极登基后,封其为广略贝勒,也是重拾旧封。随后,褚英在宜罕山城等战役中,也是军功卓著,为努尔哈赤完成女真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建立后金的卓越功臣。

褚英军功越来越煊赫,性情却越来越残暴,心胸越来越狭隘。

他提前把自己当成了至高无上的主子,不把任何人看在眼里,既同努尔哈赤最得力的五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和扈尔汉)发生了权力之争,又向与自己同胞或同父异母的诸兄弟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诸子争储,联合五大臣挤掉褚英。

褚英的“罪状”有三:

一是挑拨离间,使诸贝勒与五大臣彼此不和,导致执政团队内讧;

二是索取诸弟的财物、马匹,贪小利而忘大义,不具备接任最高领导人的胸怀;

三是他放话,即位后,将诛杀与他为恶的诸弟、诸大臣。杀功臣努尔哈赤没干过,杀兄弟那是禽兽不如。

这些罪状,到底有多少水分,不得而知,毕竟后来继位的皇太极也是反对派的骨干。

即便努尔哈赤再爱自己的嫡长子,也不会料到此子在其年富力强时,就想到了提前接班。

《清史稿·褚英传》记载:“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诉,乃坐诅咒,幽禁,是岁癸丑。”他在努尔哈赤出征在外时,写诅咒对天地焚烧,扬言:希望出征之师被击败,以便他杀了打败归来的努尔哈赤和诸兄弟。

这些,是不是也是皇太极伪造的?不好辨明,毕竟历代留给后世的史料都是真真假假。

最后,在后金开国的前一年,努尔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将已被幽禁了两三年的褚英处死。《满文老档》记载,褚英被罢政后,其胞弟代善在诸阿哥中年岁居长,骁勇善战,军功卓著,拥有正红旗、镶红旗二旗。努尔哈赤令代善佐理国政、赞襄军事,并说:“等我百年之后,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收养。”

这个大阿哥,指代善。

2

努尔哈赤建国,封四贝勒为和硕贝勒,代善为大贝勒,成了公认的汗位继承人。随后,在对明军的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中,代善出谋划策,身兼先锋,屡立战功,更得努尔哈赤喜欢。

遗憾的是,代善和前妻所生二子岳托、硕托发生了冲突,日益激烈。有人告诉代善,称硕托准备投明,代善五六次跪求努尔哈赤杀掉硕托。

当年杀子褚英,已成为努尔哈赤不愈的心痛,今日代善又要悲剧重演,努尔哈赤自然不肯,于是下令调查儿孙矛盾。原来是代善对继妻之子与前妻之子厚此薄彼。

努尔哈赤对代善说,你也是我前妻所生,为何我对你最亲切?他再次下令,让岳托、硕托与代善分家,剥夺代善储君位,但还是让代善为四贝勒之首,参与国政。

努尔哈赤生前并未密建皇储,导致他死后诸子展开汗位争夺战。

也许在努尔哈赤的心里,代善作为大贝勒,是理想的接班人选。

事实上,努尔哈赤死时,代善之子岳托、硕托、萨哈廉、瓦克达已是征战名将,掌管镶白旗的褚英之子杜度也追随代善。当时代表后金国对外交涉的“十固山执政贝勒”,代善、岳托、硕托、萨哈廉、杜度都是核心成员。故而,代善的实力最强,但他最后听从儿子岳托、萨哈廉的建议,支持皇太极。

3

电视剧《太祖秘史》中,褚英粗暴,代善爱财,结果被皇太极利用,丢了储位。

褚英阴谋代努尔哈赤自立,是被皇太极等告发的。而剧中的代善显得很无能,这是与历史严重不符的。

褚英死在努尔哈赤称汗前一年,而四大贝勒为努尔哈赤称汗时所设。努尔哈赤称汗后,代善即便被废了储位,也积极辅佐治理国政,因为他很有谋略。

虽然元妃佟佳氏死于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即万历二十年,但努尔哈赤打下江山时,最中意的接班人还是发妻留下的儿子。

满人有幼子守灶的旧俗,然而到过明都北京的努尔哈赤,却似乎对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有了兴趣。四大贝勒中,除了二贝勒阿敏是汗弟舒尔哈齐家的代表外,其他三大贝勒,一个是代善,一个是继福晋富察氏所生的第五子莽古尔泰,一个是大妃叶赫那拉氏所生的第八子皇太极。

天命七年(1622)三月,努尔哈赤颁布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代善被其嫡长子岳托取代,舒尔哈齐家的代表为阿敏和济尔哈朗,还有莽古尔泰及其胞弟德格类、皇太极、阿济格、多铎—多尔衮。

都是嫡系子孙入列,努尔哈赤七个庶子无一人在内。

努尔哈赤将部分大权和旗务交给了嫡子,而嫡子中又以四大贝勒为领军人物。

清朝的皇子们,要想被自己的皇帝老爸封王,得看自己的能耐、机遇与父皇的喜好。

即便都是皇帝生子,然而因生母身份、爵位高低等,兄弟之间的政治待遇也会出现严重不对等。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确定九等制,除皇长子豪格因军功卓著而受封和硕肃亲王外,其他十子作为皇子都不得封。

顺治六年(1649),将宗室爵位厘定为十二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有功封,有恩封,有考封”(《清史稿·皇子世表一》)。

顺治生子八人。其在位时,仅追封未命名的皇四子为荣亲王,其他儿子都是普通皇子身份,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康熙皇帝的皇三子玄烨。

《清史稿·皇子世表一》记载:“原夫锡爵之本意,酬庸为上,展亲次之,故有皇子而仅封贝勒、贝子、公者。揆诸前禩,至谨极严。”酬庸者,即论功行赏。展亲者,谓重视亲族的情分,即皇帝诸子有嫡庶之分。

多尔衮曾有一句话,透过了现象说本质。

顺治五年十二月,大同总兵姜瓖闻讯多铎病故、多尔衮染病,率众反清,自称大将军,打出南明的旗号。

第二年正月,山西叛军刘迁攻打代州,占据外城,形势严峻。太宗的皇五子硕塞,坚守防区,麾兵掩杀来敌,用竖梯攻城大破敌军,斩杀敌将郭芳迁,为代州解围,又击败了刘迁的七千援兵。硕塞多有战功,因此在大同阵前被前来督战招降的摄政睿亲王承制晋为亲王。同时受封的还有阿巴泰第三子博洛、褚英第三子尼堪。

对于这次擢封,多尔衮假顺治帝谕旨,说:“博洛、尼堪、硕塞皆不当在贵宠之列。兹以太祖孙故,加锡王爵。其班次、俸禄不得与和硕亲王等。”(《清史稿·硕塞传》)

多尔衮的所谓贵宠之列,该是太祖太宗嫡子嫡孙,有嫡庶之分。

博洛、尼堪、硕塞确是太祖孙,而硕塞是太宗之皇子、世祖之亲兄,按贵宠不当与同等。多尔衮将硕塞等同于太宗的侄子、世祖的堂兄,无疑又是一种血缘歧视。多尔衮封硕塞为亲王,还特地强调在政治待遇和薪酬分配上,只比他原来的郡王稍好,但要比太宗和多尔衮封的和硕亲王们要差很多。

按清制,和硕亲王为宗室爵位中的第一等,每岁给俸银万两、禄米万斛;而郡王岁俸银五千两、禄米五千斛,比和硕亲王世子岁俸银、禄米的份额还要少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