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红是什么,黑是什么
法国作家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一部举世闻名的作品。斯丹达尔这个名字在国内有两种译法:一种译法是司汤达;一种译法是斯丹达尔。这个名字的法文原文是Stendhal,有点德国人名字的意思。从发音来说,斯丹达尔更准确一些,所以我一般用斯丹达尔。
斯丹达尔是法国一位很出色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了《红与黑》。《红与黑》的法文是Le Rouge et le Noir,翻译过来就是“红色的和黑色的”。
《红与黑》这个名字让人乍看起来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这里采纳了这样一种说法。
“红”指的就是军服,因为当时法国的军服是红色的,军服代表了拿破仑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向上发展的一个道路,即从军。拿破仑打过很多次战役,几乎可以说是战无不胜。当然,他最后的一场战役,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滑铁卢战役,以失败告终。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是怎么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说,他自那次失败以后就彻底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他第一次失败之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一个小岛上,但随后他返回法国,重新掌权。但第二次失败则是彻底的结束,因为他被流放到了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不可能再回来了,那里离法国本土太远了。
拿破仑给了小资产阶级青年上升的可能。年轻人,三十多岁的青年,也可能做到上校或者将军。在别的时代,普通人哪有那么好的机会啊!而到了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向上发展的道路就被堵塞了。
“黑”是什么?黑一般是指教士长袍的黑颜色。所以“红与黑”象征着“到底是当军人好,还是当教士好”这个问题。小说里也写到,于连看到三十多岁的一个主教,收入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大概有十万法郎,这已经相当于拿破仑时期高级军官收入的好几倍了,所以他又萌发了当教士的念头。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心理斗争:是当军人好,还是当教士好呢?总体而言,这部小说写的就是小资产阶级青年在复辟时期的故事。
所谓“复辟时期”是什么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法国1789年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陆续上台,一直到拿破仑在1799年当了第一执政以后,政权落在了拿破仑手里。但是,法国向外扩张的道路被周围的封建国家包围了。以英国为首的周边国家,决定攻打法国。所以,拿破仑是被迫的,是为自卫而打仗。
复辟王朝指的是波旁王朝,亨利四世是其老祖宗,波旁王朝一直发展到路易十六被推翻,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但是路易十六的后代还是虎视眈眈地盯着法国,还想复辟,他们的确做到了。1814年在外国军队的支持下,这些保王派又返回了。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这两个国王从1815年一直到1830年,一共统治了法国十五六年的时间。《红与黑》反映的就是这段时间法国人的生活状态。
所以,这部小说一问世,从政治上面来讲,便很不一般,因为这部小说发表在1830年,正是在1830年“七月革命”的时候人民群众反对查理十世的倒行逆施,三天之内就把波旁王朝给推翻了,从此建立了“七月王朝”。
因为当时资产阶级还无法独立掌权,还需要有另外一个人物来代理,所以法国实际上是在实行君主立宪制。这就是“七月王朝”,从1830年诞生,到1848年才又被革命推翻。大家要知道,1848年革命在欧洲是很出名的一场运动,不仅仅发生在法国,这是一场横扫欧洲的革命风暴。
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看待这部小说。当然,如果这部小说光写这样的人民群众的政治革命斗争,可能就不会那么经典,小说里穿插了不少其他内容。到底写了什么东西呢?它并不是完全写政治斗争的,政治斗争只不过是作为背景,实际上穿插其中的又好像是一个爱情故事。在那个时候斯丹达尔已经写过不少东西了,有散文作品,有文学评论,他在写作《红与黑》的时候,已经有很丰富的写作经验,同时,他也有很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参加过军队,也参加过战役,拿破仑打到莫斯科的时候,斯丹达尔也是其中一员。
在1827年年末,他在《法院公报》上面看到了一个案件的报道,写的是一个叫安托万·贝尔泰的年轻人犯下的案件。贝尔泰是一个神学院的学生,他先后有两个情妇。这个年轻人是一个马蹄铁匠的儿子,20岁的时候当了公证人家里的家庭教师,成了女主人的情人。后来,他进了一个神学院,随后来到科尔东家,又与后者的一个女儿产生了恋情,但是他跟以前的情妇还有来信。以前的情妇指责他又换了一个情人,最后发展到贝尔泰在教堂里面枪击她。
这个事件使斯丹达尔受到很大的震动,他在贝尔泰和两个女人的爱情关系里面找到了他的小说素材。当然他换了地方,换了人名,换了角色。
《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也是在市长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市长夫人没有享受过爱情,她跟她的丈夫也相差比较大,不久就跟于连坠入爱河。于是,市长夫人成了于连的情妇。后来,他们的关系终于隐瞒不住了,在神父的安排下,主人公来到了贝尚松的一个神学院。后来,于连又到了德·拉莫尔侯爵家当秘书。
于连这个人非常骄傲,而侯爵小姐玛蒂尔德也是很高傲的一个人,但是于连比她更高傲,结果玛蒂尔德也跟于连相爱了。侯爵没有办法,他给了于连军阶,并且允许他跟自己的女儿结婚,但是他也设法了解到了于连以前在那个小城里同市长夫人的关系。
于是,侯爵唆使教士让市长夫人写了一封匿名信,控告于连,使得主人公向上爬的梦想破灭了。于连异常愤怒,回到小城,开枪打伤了那位市长夫人。这么一个故事,应该说是有爱情小说的成分的。
斯丹达尔是从批判封建婚姻的角度去描写于连的两次爱情的。因为德·雷纳尔夫人是个淳朴、真诚、不做作的女子,她和市长之间其实没有感情交流,也没有爱情。同时,她在于连身上发现了平民阶级优异的品质,于连具有进取心,自尊心强,不愿意屈服于贵族,聪明能干,感情炽烈。她和于连的爱情是对封建婚姻的一种反叛。
至于玛蒂尔德小姐,情况有些不一样。玛蒂尔德是一个蔑视贵族婚姻观念的侯门小姐,她看不起其他贵族青年,对他们不屑一顾。她欣赏于连的地方正是他没有奴颜媚骨,而且受到19世纪启蒙思想熏陶,表现出自由思想,又有才思胆略,所以她愿意放弃贵族门第和于连结合,不顾自己的名誉,到小城四处活动,为搭救于连而不遗余力。
所以,虽然这个侯爵小姐有点矫情,但她是勇于反抗贵族阶级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从于连的方面来讲,他具有平民的反叛性,他把自己的这种行动看作战斗,他认为要担负自己的责任,报复市长和那些贵族青年对自己的蔑视。他的平等意识非常强烈,一旦触及他“身份低下”这一点,他就会非常愤怒地进行反抗。
当然,他对玛蒂尔德这位侯门小姐的爱情有比较多的理智成分,掺杂了比较多的目的性,他的目的是向上爬,并不是真正喜欢玛蒂尔德的性格,是野心支配了他的行动。最后,他的野心受到了挫折,贵族阶级坚决反对平民跟他们平起平坐。
从这个层面来看,《红与黑》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主要场景有两个:一个是叫维立叶尔的小镇;另外一个就是巴黎。但是《红与黑》不是一部单纯的爱情小说,还是一部政治小说。
《红与黑》作为一部有强烈政治倾向的小说,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揭露了复辟王朝的腐败、黑暗,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小说塑造了德·雷纳尔市长,他是外省贵族的一个代表,兼有贵族的狂妄和资产者的贪婪,由于镇压革命有功,当上了市长。他意识到实业的重要,所以很早就办起了工厂,靠这个工厂发了家。他不是不想跟他的夫人离婚,但因为他的夫人是富有的女继承人,能继承很多的家产,所以,他宁愿忍气吞声,甘愿戴绿帽子。
在这个小城里,收容所的所长跟市长是对头,两人争权夺利。收容所的所长靠管理穷人的福利,资产翻番,飞黄腾达,步步高升,最后还做了省长。
在这个社会里,人人都想着怎么捞钱。比如,于连入狱后,他的父亲前来探监,于连提起他赚了一些钱,他的父亲马上改变了对他的态度,要于连还给自己预支的伙食费和教育费,于连不禁感叹这就是所谓的父爱。
教士同样在收受贿赂。教会的权力很大,能够随意拍卖、分配职位。书中对神学院的描写也很精彩,神学院中的学生钩心斗角,但于连并不知道,中了圈套,在成绩表上被列为一百九十八名,其实,他学得是非常好的。
贵族们都清楚,如果发生革命,像于连那样的下层阶级,会把他们都杀掉。
在当时,小资产阶级青年的不满情绪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于连在法庭上是这样慷慨陈词的,他说:“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农民,一个起来反抗他的卑贱命运的农民。”于连的死,表现了贵族阶级和平民之间尖锐的对立。
这是小说里描写的一种社会矛盾,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也直接涉及剑拔弩张的党派斗争。德·拉莫尔侯爵的沙龙是个典型的聚会场所,一般在这种场合,人们根本不敢提起重大事件,在波旁王朝时期,保王派的报纸和反对派的报纸进行着尖锐的斗争,党派报纸的盛衰是党派活动的一个晴雨表。小说里面描写了相当复杂的政治斗争,反映了当时混乱的形势,预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
《红与黑》对现实抨击最尖锐的地方,是在下卷第二十一到二十三章,其中写到贵族团体企图依靠外国势力干预政权。第二十一章《秘密记录》,是对1818年“秘密备忘录”事件的影射。当时波旁王朝感到局面难以控制,想向国外求援,由英国人出钱,召集外国军队入侵,所以在1818年的夏天,极端保王党策划了“水边阴谋”,想迫使国王改组内阁,或者强迫国王让位给阿图瓦伯爵——即未来的查理十世。斯丹达尔将历史事件放到1830年,使得矛盾更加尖锐。
斯丹达尔为什么要写政治呢?他认为政治非常重要,他把自己的主张借出版商的口说出来,而“自己”则提出反对的论据。他说:“在妙趣横生的想象中有了政治,就好比音乐会中放了一枪。声音不大,却很刺耳。它和任何一种乐器的声音都不协调,这种政治必然会惹恼一半读者,并使另一半读者生厌……”
出版商就反驳说:“如果您的人物不谈政治,那他们就不是1830年的法国人了,您的书也就不像您要求的那样是一面镜子了……”
这个描写非常有名,好像跟小说有些游离,但实际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出版商以现实主义的“镜子说”为根据,显然代表了斯丹达尔的见解。镜子说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主张,而又有所发展。
他在小说中说:“小说是人们在路边来回移动的一面镜子。”这句话也是很有名的。“镜子”表明人物和他们生活、成长的社会得到毋庸置疑的反映;“来回移动”表明了作者不断活动,为的是表现得更加鲜明;“路边”表明视野宽广,作者并不局限在室内,而是参与社会的实际活动。
“镜子说”在很早的时候,比如莎士比亚就提到了,但到了斯丹达尔,明确了作品要反映政治生活。《红与黑》在国内20世纪50年代大批判的时候,是被批判的对象。那时候我在北京大学念书,就参加了批判《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活动,和好多人一起写过文章,后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奇怪的是,1960年左右电影《红与黑》却在我国上映了。1958年左右批判,过了几年反而电影上映了,有些莫名其妙。我跟另外几个同学写了一篇关于小说与电影比较的文章,八千字左右,经过了专家的审核,也在《中国电影》上面发表了。怎么一下变化那么大呢?后来看到一些材料才知道,原来毛泽东最喜欢的一部外国小说就是《红与黑》,而且为于连的行为辩护,认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起来有什么不好呢?所以电影《红与黑》才放映了。
于连这个形象从来就有不同的评价,我后面还要说于连这个人物该怎么来理解。这部小说不仅一般人认为好看,有些政治人物也对它加以肯定,说明尽管加进了那么多内容,但是它依旧非常成功,它不只是一部爱情小说,还是一部政治小说。
爱情小说未必是政治小说,《茶花女》是爱情小说,但不是政治小说,它和政治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联系,而《红与黑》深入到复辟王朝的政治,是批判复辟王朝的,这样的书是不多见的。梅里美的小说,也没有尖锐地涉及政治,甚至包括巴尔扎克,在刚开始起步时,他的小说也没有深入的政治斗争描写,但这部《红与黑》一下子就把爱情小说提高到政治小说的高度,这是很少见的,而且把二者非常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很不容易的。《红与黑》这部小说之所以成为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之一,不是没有原因的。
《红与黑》还是一部风俗小说。小说描写的小城维利叶尔,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一个地方,这是一座位于偏僻山区的小城,但是已经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了。小城里办起了小型企业,市长靠钉子厂赚到了一幢大宅,而于连家的锯木厂又是另外一个景观了。随着工业兴起,唯利是图也就成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乞丐收容所这个福利机构成了所长发财致富的工具。
神学院是社会的另外一个缩影,它像监狱一样阴森可怖,于连的行李经过神学院的门口,要被仔细地检查,里面的信件往往被扣压。人家寄给他的信,他却无法收到。神父和学生互相倾轧,虚伪做作笼罩了一切,院长同副院长有矛盾,选择谁做自己的忏悔神父,关系到依附于哪一派,因而这成了一种重要的抉择。
德·拉莫尔侯爵府是巴黎上流社会的中心之一,也是阴谋和伪善的中心之一。侯爵是个精明干练的政治家,复辟王朝的红人,而这个贵族府邸在灯烛辉煌的外表下面,不免也露出了一点衰败的征兆。贵族抵制自由思想,生怕再出现罗伯斯庇尔式和拿破仑式的人物,表现了他们的虚弱反动。所以说,《红与黑》的风俗描写广泛而深入,提供了一幅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真实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