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57年的整风运动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党的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威信提高了,党的组织壮大了。到1957年,全国已有1200万党员,其中在党的八大后吸收的党员有200万人。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广泛和密切了;另一方面,又导致有些党员干部开始滋长骄傲自满情绪和特权思想,党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逐渐发展起来。因此,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决定在全党开展一次整风运动。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宣布,全党从1957年开始整风。这是继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后第二次全党规模的整风。其发动的宗旨,是端正党风,克服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学会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用党的八大通过的路线统一全党思想,齐心协力搞好经济建设。
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来检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并对整风运动的目的、要求、方针、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明确的规定。党中央在指示中强调,这次整风运动是一场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目的在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改进党的作风,克服最近几年来党内滋长的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服务。这次整风采取开小型座谈会、小组会和个别谈心的方式,而不要开批评大会或斗争大会。这次整风,采取“开门”的形式,既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放手鼓励社会批评,欢迎党外人士对党和政府及党员、干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予以批评,坚决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这次整风,首先从县团级以上的党组织以及大的厂矿和大专院校的党组织开始,并且从检查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入手,党委第一书记必须亲自负责,抓紧领导,贯彻整风、工作两不误的原则,把整风运动的进行同改进工作结合起来,同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解决结合起来,防止关门整风、妨碍工作。
4月29日,毛泽东召集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等专门研究有关开展整风运动的问题。30日,毛泽东召开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二次(扩大)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出席会议,就开展整风运动征询意见。在会上毛泽东提出:几年来都想整风,但找不到机会,现在找到了。现已造成批评的氛围,这种氛围要继续下去,揭露出来的矛盾在报上发表,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强调,整风运动的办法就是有意见就说,党内外打成一片,欢迎党外人士就党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帮助共产党整风,以便能够使党的作风真正得到改进。同一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举行座谈会。他说,他希望民主人士着重揭露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官僚主义,并且和民主党派负责人商定,中国共产党整风开始后,他们暂不要在各民主党派内和社会上号召整风,而要继续开展对中国共产党缺点错误的批评,以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整风。
5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正式开始。各级党组织行动起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都认真进行了部署,号召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文件,并特别重视邀请党外人士帮助共产党整风。5月4日,党中央为此专门发出《组织党外人士继续对党的缺点错误展开批评》的指示:最近两个月以来,在各种有党外人士参加的会议上和报纸刊物上所展开的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分析和对于党政所犯错误缺点的批评,大多数是中肯的,对于党和人民政府改正错误、提高威信极为有益,应当继续展开,深入批评,不要停顿或间断。“没有社会压力,整风不易收效”。[14]此后,各地党组织根据这一指示,继续以多种形式请党外人士对党政工作提意见。由此,全党整风进入集中征求党外人士意见的阶段。
从5月8日到6月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先后召开了13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5月15日至6月8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第八办公室联合召开了25次工商界人士座谈会,请他们帮中国共产党整风。这种广泛邀请党外人士参与执政党的整风,对执政党进行监督的方式,是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工作方式上一种探索。在各种座谈会上,党外人士畅所欲言,对党、政府及广大干部提出了大量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这些批评和建议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大量的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以及党员干部中的“特殊化”的批评。如在党政关系上,批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在党群关系上,批评党员高人一等,盛气凌人,宗派主义严重等。中共中央指出,这些批评和意见,绝大多数是中肯的,是出于对党和政府工作关心的良好愿望,虽然有些批评十分尖锐,但切中时弊,90%以上是诚恳的、正确的,对于我们改正错误,改善工作,极为有益。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听取这些意见和建议。
但随着运动的深入进行,形势变得复杂起来。社会上的各种批评意见急剧升温。除了对党的工作作风中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各种具体表现及危害的大量批评意见之外,有许多意见涉及对党的领导地位、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党的对内对外方针政策、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等重大问题的根本评价。这表明,一些怀疑、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右倾思潮,正在借党开门整风的机会开始冒头和蔓延。这些言论和情况引起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警惕。党中央连续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并作出了对这些反动言论暂不反驳、使右翼分子暴露其反动面目、要求各级党组织“好好掌握形势、设法团结多数中间力量、逐步孤立右派、争取胜利”的指示。[15]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第一次提出右派猖狂进攻的问题,要求注意批判党内可能出现的修正主义。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运动的主题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的进攻,由原来的和风细雨、不主张“大鸣”、“大放”,改变为赞成“大鸣”、“大放”。
5月中旬到6月初,国内政治生活的气氛十分紧张,社会上极少数右派分子借“大鸣”、“大放”之机向党、向社会主义制度发起攻击。他们把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攻击为“党天下”,公然提出“轮流坐庄”,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他们把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产生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根源。与此同时,群众中也出现了一些偏激的情绪和过火的言论。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同一天,中共中央发布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这个社论和指示标志着反右派斗争的正式开始。此后,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在全国迅速展开。但由于对阶级斗争的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和采取的方式出现了偏差,反右派斗争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全国有55万人被划为右派分子。其中绝大多数右派分子属于错划。由于反右派斗争,整风运动一度中断。反右派斗争基本胜利后,从8月开始,在全党和全民中继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直到1958年7月才基本结束。
整风运动是对全党进行的一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提高了全党的认识水平,改进了全党的思想作风,增强了全党防腐拒变的自觉性。但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派斗争,党的工作中心逐步转移到阶级斗争方面去,逐步混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界限,打击了一大批关心国家前途、有作为的知识分子,误伤了一大批好同志、好干部和好青年,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遭到破坏,对党的监督大大削弱,使党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受到挫折,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被改变,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反腐倡廉工作的方向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教训沉痛,值得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