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者有助:农村贫困残疾人群帮扶政策评估及建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农村扶贫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从研究内容看,农村扶贫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1)从宏观上对农村扶贫历程进行回顾、总结与展望,总结扶贫开发历程中的经验特点,对未来的中国农村扶贫进行展望,提出对策[8]。(2)对中国农村扶贫中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如农村致贫因素[9]、扶贫瞄准[10]、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分析[11]、人力资本和教育与农村扶贫的关系[12]、农村扶贫中政府行为分析[13]、农村扶贫的新趋势[14]、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分析[15]和反贫困政策反思[16]等。(3)对农村扶贫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的研究。如根据不同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类型提出相应的扶贫对策[17],重视片区贫困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制定具有地方适应性和有效性的扶贫攻坚战略[18],重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跨域治理[19];另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比如对贵州省内三个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的比较研究[20],对贵州乌蒙山区[21]、西藏改则县[22]、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的河池片区[23]、武陵片区[24]的贫困现状的研究。

残疾人反贫困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探讨残疾人扶贫开发进程中的经验,对残疾人扶贫政策进行评价。有学者将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划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扶贫措施,基本经验是政府主导,残疾人组织发挥特殊作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坚持扶贫到户到人,坚持直接救济与开发扶贫相结合[25]。一些学者回顾了农村残疾人扶贫历程,指出在扶贫过程中存在重扶贫、轻社保,重工程建设、轻人力资本开发等问题[26]。(2)关于残疾人贫困现状的研究[27]。学者的研究表明,农村残疾人普遍面临着生存难、摆脱贫困难、就业难等问题[28];另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残疾人及其家庭之所以更容易陷入收入贫困,主要原因在于残疾人残疾程度高、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短缺,并遭受社会排斥[29];研究表明,制度缺失造成残疾人经济参与机会缺失,即使参与,质量也比较低下,从而造成贫困[30]。(3)残疾人脱贫对策研究。有学者提出,农村残疾人扶贫要在家庭之外挖掘其他社会支持资源,尤其是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和扶助残疾人方面的主导作用[31];另一些学者认为,残疾人扶贫,首先要建立兜底的社会保护政策,并完善积极的贫困预防制度,建立远离“贫困文化”的社会回归体制[3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33]

(二)国外文献综述

发达国家残疾人及其家庭的贫困问题并不突出,针对残疾人的专门扶贫政策较少。这些国家更多强调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并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况,建立特惠性的社会政策,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残疾人贫困状况则相对突出,尤其是农村残疾人的贫困问题十分普遍。在贫困与残疾的关系上,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残疾与贫困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一些学者认为,贫困更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并进而导致残疾,从而形成贫困—残疾—更加贫困—残疾加重的恶性循环圈[34]。一些学者甚至建立了一个“贫困-残疾”模型,对残疾与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35]。还有学者对相关国家的残疾人扶持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政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瞄准误差,导致扶贫效果不佳[36]。有学者认为,与城市拥有更多、更好的资源和条件相比,农村地区最不能满足残疾人需要;[37]还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因缺乏资金、公共交通、私人代理机构和人力资源以及招募困难等问题,许多居住在农村的残疾人无法享受到康复服务[38]

(三)综述评价

关于中国农村扶贫的研究比较多,从宏观上的农村扶贫历程的总结,到微观上关于农村扶贫中的某一具体方面,比如扶贫目标瞄准、扶贫资金使用、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人力资本教育与扶贫的关系、农村扶贫效果分析等都有所涉及。而且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出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中国农村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011年以来有一些学者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以某一片区为例进行该片区的贫困现状与对策分析。在残疾人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方面,与残疾人就业、康复和教育方面的研究相比,扶贫研究的数量较少,且多是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对残疾人扶贫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残疾人扶贫历程及贫困现状描述、残疾人扶贫政策评价和残疾人扶贫政策改进。现有研究鲜有对于连片特困地区残疾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在当前以连片特困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农村残疾人贫困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连片特困地区残疾人贫困现状,了解影响残疾人家庭生活水平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残疾人扶贫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