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黛之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钗黛合一”论

在拥林派和拥薛派争论得火热的同时,也有个别有影响的论者对两派之说都不以为然,而对钗、黛皆取贬抑的态度。如嘉、道年间的太平闲人张新之就持这种看法,在他的《红楼梦读法》中有说:

写黛玉处处口舌伤人,是极不善处世、极不自爱之一人,致蹈杀机而不觉;写宝钗处处以财帛笼络人,是极有城府、极圆熟之一人,究竟亦是枉了。这两种人都作不得。[23]

张新之只挑别人他认为的毛病来加以否定,这显然不是科学的方法,因为谁找不出毛病来呢?那岂不都成了“作不得”的人了?所以他的这种看法,自然是“曲高和寡”,成为绝唱了。

而同样与拥林、拥薛派观点不同、且又和张新之的看法完全相反的意见也同时存在,那就是对钗、黛都加以肯定,予以褒扬。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钗黛合一”的论调。

提到“钗黛合一”论,大家都以为这是俞平伯提出来的,这自然不错。不过最早多次表示过这种意思的却是比俞平伯要早两百多年的脂砚斋。试看:

“甲戌本”第五回有夹批曰:

此句定评。想世人目中各有所取也。按黛玉、宝钗二人,一如姣花,一如纤柳,各极其妙者。然世人性分甘苦不同之故耳。[24]

“庚辰本”第四十二回有回前总批:

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25]

其实“脂批”之外,也还有其他人有类似的看法。如话石主人,他在对宝钗有时亦有贬义的同时又说:

写黛玉处处可怜,何忍厌其小性;写宝钗处处可爱,何必怪其藏奸。读书不容着己见也。[26]

不过由于以上这些看法都只是作了简略的表述,并未有最起码的阐释,也无任何针对性,所以在当时钗、黛优劣之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这种“双誉”的看法也和张新之的“双贬”的看法一样,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也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钗黛合一”能最后成为一种论说,并一直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现时还有不少论者信奉它,其倡导者当然是俞平伯。

1923年,俞平伯出版了《红楼梦辨》,其中卷有《作者底态度》一文说道:

作者在《红楼梦》引子上说:“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是曲既为十二钗而作,则金是钗玉是黛,很无可疑的。悲悼犹我们说惋惜,既曰惋惜,当然与痛骂有些不同罢。这是雪芹不肯痛骂宝钗的一个铁证。且书中钗黛每每并提,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相下,必如此方极情场之盛,必如此方尽文章之妙。若宝钗为三家村妇,或黄毛鸦头,那黛玉又岂有身分之可言。与事实既不符,与文情亦不合,雪芹何所取而非如此做不可呢?[27]

1951年,俞平伯又出版了《红楼梦研究》一书,其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图说》一文中又说:

《红楼梦》一书中,薛林雅调称为双绝,虽作者才高殊难分其高下,……[28]

俞平伯之说,比前面提到的“双誉”“双贬”说明显不同的是,他的立论不但有论据,还有所阐发,或许因此,响应此说者甚多,不但有文章,甚至有专著。它的影响不绝如缕,直至今天仍受到论者的崇奉。

在这同时,也有论者表示不完全认同俞平伯的评论方法,而主张用“评价文学人物的另外的角度”来评论钗、黛。如王蒙的“钗黛合一新论”。此论对钗、黛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从这种角度来看,林黛玉、薛宝钗各代表作家对于人性、特别是女性、应该说是作家所爱恋、所欣赏乃至崇拜敬佩的女性性格的两个方面,也可以称之为两极。如果说作家在《红楼梦》的开头极力表达了他对于女性的推崇的话,那么这种推崇首先体现在林黛玉、薛宝钗上,这已经不需要任何司空见惯的引证。[29]

在王蒙看来,也就是说,曹雪芹对林黛玉、薛宝钗这两个人是同样的“爱恋”“欣赏乃至崇拜敬佩的”,这在实质上和俞平伯的观点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许正因为如此吧,所以王蒙虽称自己的分析方法是新的“另外的角度”,可在本质上毕竟还不讳言是“钗黛合一论”。

在今天,“红学”里的钗、黛之争除了“钗黛合一”论颇为流行之外,还有一个新的情况出现。就是在拥薛派中,直接、正面贬损林黛玉的言论明显地少了,而赞许薛宝钗或为其做种种辩护的言论却大大地增多。在这方面比之旧时的拥薛派,理论上有了不少提升。如果再深一层去探究它们的实质,则“钗黛合一论”的倾向也势必成为他们发展的归宿。

从上面简单的历史回顾中,我们能从中感觉到,“旧红学”时期拥薛派对林黛玉的指责带有明显的封建卫道特点,而拥林派对薛宝钗的贬斥却具有明显的直觉色彩。两者都具有该时期评点派的共性,显得三言两语而又语焉不详。这对评论《红楼梦》中两个性格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像薛宝钗这样的人物形象来说,其分析方法和力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进入“新红学”时期,他们的代表人物当然是不能认同“旧红学”对林黛玉的那种指责,而拥林派对薛宝钗的贬斥如前所说,本身就缺少力度,而且“新红学”的代表人物用力处多在考据方面,对作品人物的研究实在谈不上深入,甚至还没有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对拥林、拥薛两派带有某种调和味道的“钗黛合一”论,就自然显得更合情理而易于为当时多数读者接受,并被一些研究者承袭下来。

因此,时至今日,钗、黛之争仍未得到起码的解决。由于作者塑造薛宝钗的特殊手法以及现实思想基础、社会状况方面的种种原因,认同、赞赏薛宝钗的还大有人在。对薛宝钗其人作一个稍微深入的剖析,就可能比分析林黛玉要花更多的笔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