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内经》理论精要
第一章 人与自然
《内经》认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存在着人类赖以维持生存的必要条件。《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就是说,人的生命是依靠天地之气上下交感,相互结合而产生,是依靠自然界而生成。《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以五气饲养人,地以五味饲养人,人类赖以生存的呼吸之气和饮食之气是由自然界供给的。因此,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变化,都会对人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都会在人体引起一定的反应,故《灵枢·邪客》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也。”这一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理论,便是《内经》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它具体贯穿在中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并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一、生命的唯物观
生命起源于宇宙的运动,这是《内经》最基本的认识。《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彰。”这是说,无比辽阔的天空,是宇宙变化的原始基础,是万物生发起始的依据。五行之气充满宇宙,不断地运动,促进万物的生长发育,总统着生养万物的大地。“九星”悬耀于天空发出明亮的光芒,“七曜”依照一定的规律周行运转。天道有阴阳性质的变化,物候有柔刚性质的区分,昼夜相互交替,寒暑依序往来。这样,自然界万物得以不断地生长变化和发展,人类也必然在宇宙的运动变化中不断地产生和发展。由此可见,生命作为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生命本身就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这一唯物自然观的思想理论,确已在《内经》中初步形成。
《内经》从物质运动出发研究生命的起源,把生命看作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宝命全形论》又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在《内经》看来,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形气相感”的化生过程,所谓“形气相感”,就是指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感,也就是天之气与地之形的相互结合。天地形气相感,才能化生万物,毫无疑问,人的生命也是禀天地之气所生成的。《灵枢·本神》所谓:“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明确指出形气相感然后才有生命。它说,天赋予人的是德,所谓德,《韵会》云“四时旺气曰德”,因此这里的德当指天之正常气候而言,如阳光雨露之类。地赋予人的是气,所谓气,在这里是指大地给人类生存所提供的一切物质,如水土五谷之气等。只有天德下流,地气上交,才有生化之机。换言之,天之正常气候与地之物质基础相结合,才能产生生命。由此可见,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起源,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内经》生命唯物观的基本思想,也是《内经》认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理论依据。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就是说,自古以来,懂得天道的,都认为生命的根本是本之于天地阴阳变化。凡是天地宇宙之间,四方上下之内,无论是地之九州、人之九窍、五脏、十二关节,都是与天气相通的。
二、天人的相应观
人生存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要受自然变化的直接影响。人体的脏腑、经脉、生理、病理和自然界阴阳五行之气的演变也是密切相应的。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旸。故治不法天之纪,不明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它说,天的精清之气通于肺,地的水谷之气通于咽,风木之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山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犹如水泽之气灌注。如果以天地的阴阳来比喻人身的阴阳,那么人的汗,就好像天地间的雨;人的气,就好像天地间的风;人的暴怒之气,像天之雷霆;人的逆上之气,像阳热之火。所以养生若不取法于天地之理,就会发生疾病。《内经》这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把人的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结合的“类比”方法,用以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形成了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这一思想理论不仅长期地指导着祖国医学的理论研究,而且还长期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纵观《内经》原文中有关的具体内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6个主要方面。
1.五脏生理病理与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相应
《灵枢·本藏》说:“五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它指出,五脏的生理功能是适应自然,配合阴阳,通连四时,随着五行的节序而变化的。因此,在病理变化上,《素问·金匮真言论》则指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中央为土,病在脾。”“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qiú)衄(nǜ),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内经》以五脏应四时,则肝为风木之脏,与春气相应;故春天的病变易发在肝经,多病在头部,多病发鼽衄(鼻塞流涕及鼻衄)。心为火热之脏,与夏气相应;故夏季的病变易发在心经,多病在心脏,病在胸胁部。脾为湿土之脏,与长夏之气相应;故长夏季节的病变易发在脾经,多病在中焦而为里寒泄泻。肺为燥金之脏,与秋气相应;故秋季的病变易发在肺经,多病在肩背部,多病疟疾。肾为寒水之脏,与冬气相应;故冬季的病变易发在肾经,多病在四肢,发生痹厥(冷痛麻木)病证。此外,人体发生疾病后的变化转归也与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相应,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这一段论述直接说明了五脏的病变受四时五行之气的影响。它指出,肝有病,愈于夏天;若夏天不愈,到秋天病情就会加重;秋天如果没有发生危亡,至冬天则病情呈相持状态,到了次年春天,病情又会有些起色。这是因为肝属木,合于春,而夏天属火,火为木之子,故肝病愈于夏;秋天属金,金能克木,故肝病至秋天加重;冬天属水,水为木之母,故肝病持于冬;春天属木,与肝相合,故肝病起于春。肝病如此,其余心病、脾病、肺病、肾病均可按此原理类推。征之临床,五脏病变虽不定绝对按这种规律去变化,但《内经》这种五脏病变与四时五行相应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它是临床诊断疾病、确定治则、判断预后的一条重要理论依据。
2.人体经脉之气与四时阴阳相应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肝属木,旺于春,肝与胆为表里,春天是足厥阴肝和足少阳胆的经脉所主。心属火,旺于夏,心与小肠相表里,夏天是手少阴心和手太阳小肠的经脉所主。脾属土,旺于长夏,脾与胃相表里,长夏是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的经脉所主。肺属金,旺于秋,肺与大肠相表里,秋天是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的经脉所主。肾属水,旺于冬,肾与膀胱相表里,冬天是足少阴肾和足太阳膀胱的经脉所主。不仅如此,在《灵枢·五乱》及《灵枢·阴阳系日月》等篇中还提出人身十二经脉与十二个月相应,如《五乱》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阴阳系日月》又说:“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这里指出了十二个月与十二个足经的相合关系。在一岁之中上半年为阳,故前六个月分主阳经;下半年为阴,故后六个月分主阴经。又人身左为阳,右为阴,而一岁中的正月、二月、三月为阳中之阳,故正月、二月、三月分主左足三阳经。四月、五月、六月为阳中之阴,故四月、五月、六月分主右足三阳经。七月、八月、九月为阴中之阴,故七月、八月、九月分主右足三阴经。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阴中之阳,故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分主左足三阴经。《内经》的这些认识,并用以指导针刺治病,《素问·诊要经终论》所说的“春刺散俞及与分理”,“夏刺络俞,见血而止”,“秋刺皮肤,循理”,“冬刺俞窍于分理”,即是其例。所以《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明确指出:“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就是说,针刺如果不懂得四时经气的所在,不了解疾病发生的情况,盲目针刺,以从为逆,则使正气内乱,邪气与正气相搏,就会发生严重的变化。其临证意义,由此见矣。
3.人体水液输布与气候寒暑相应
《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天气炎热,则人体腠理开发,汗孔舒张,津液随着阳气外泄而汗出;天气寒冷,则人体腠理密闭,气涩而不能外达,津液不能发泄为汗,故下流膀胱而为尿与气。天热常表现汗多尿少,天寒常表现汗少尿多,这是人体适应自然变化最明显的例子,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内经》这一人体水液输布、排泄与气候寒暑相应的理论,为临床对津液病的辨证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理论依据。比如暑热多汗,寒冷多尿,由此可以推知,暑病必多汗出,所以《素问·热论》谓“暑当与汗皆出”。后世则进一步认识到,夏暑之令要慎用辛温发汗药,以免助汗亡津。反之,小便过多或遗尿,又多因于阳虚寒冷,比如《诸病源候论》说:“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仁斋直指》又说:“下焦虚寒,不能温制水液,则尿出不禁。”所以治疗小便过多或遗尿病证,又当主以温摄法。
4.人体气血盛衰与日月盈虚相应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nào)液(当作“淖泽”)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灵枢·岁露》并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瞧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上述原文表明,《内经》不仅认识到人体气血活动与天时变化密切相关,并且还认识到海水受月球的影响而有涨有落,人体的气血活动亦随之而形成有规律的盛衰变化。因此,人体的发病也与日月的盈虚相关,于是《内经》提出了“因天时而调血气”的针刺法则。即《八正神明论》所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这一理论成为后世“子午流注”针刺法的理论依据,并且对于如何适当选择用药时间,增强某些药物的效力,适应机体变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5.人体阳气消长与昼夜阴阳相应
《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一日之中昼夜阴阳有其消长节律,而人体的阳气亦随着这种节律而消长。于是在生理上,则“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病理上,则可以出现如“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不同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清早阳气生发,病气便衰退,则使人精神爽慧;中午阳气旺盛,正气胜于邪气,病情趋于安定;傍晚阳气开始衰退,邪气渐长,于是病情加重。夜半阳气潜藏于内脏,邪气独居身形,所以病情更重。这种变化既与人体本身阳气的昼夜消长变化密切相关,更与自然界阳气的昼夜消长变化密切相关。《素问·藏气法时论》并且指出:“肝病者,平旦慧,下晡(bū)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四季指辰戌丑未四个时辰),下晡静。”这说明五脏病变在一日四时之中,亦随着阴阳的消长而有不同的变化。由此推知,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六经病的欲解时间,如“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以及论阳明病之“日晡所发潮热”等,很显然是根据《内经》的理论提出来的。
6.人体营卫运行与昼夜阴阳相应
《灵枢·营卫生会》指出:“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这里所说的“太阴主内”,是指手太阴肺经主营气的运行;“太阳主外”,是指足太阳膀胱经主卫气的运行。营卫之气在运行过程中,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循环全身,在一昼夜中各自循行于人身五十周次,至夜半于内脏会合。其中营气行于经脉之中,随经脉循行;卫气行于经脉之外,白天行于头面体表四肢二十五周次,夜晚行于内脏二十五周次。这便是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如张景岳《类经》所说:“营气始于手太阴,而复会于太阴,故太阴主内。卫气始于足太阳,而复会于太阳,故太阳主外。营气周流十二经,昼夜各二十五度。卫气昼则行阳,夜则行阴,亦各二十五度。营卫各为五十度以分昼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