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联系是很难的
和陌生人交谈时,焦虑、不真实和不自在的感觉屡见不鲜。哈佛商学院教授弗朗西斯卡·吉诺和她的同事进行了一项参照“肮脏感”研究的类比实验,但这项实验有一处关键差异。46他们没有让人们回忆交际经历,而是让参与者回忆他们某一次对态度、情感或观点的表达,这次表达与他们内心的感受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和交际案例相同,真实性经历回忆的参与者填出浴室用词的可能性极低,而且与不真实性经历回忆的参与者相比,他们对浴室用品的满意度更低。也许真实性是应对人际网病症的一剂解药?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不够真诚,很可能就会避免去建立新的关系,当然也就不会主动寻求这种机会。就算他还没有完全脱离社会,对自我形象的管理也会增加焦虑、情感耗竭和自我意识,从而使得他的社会互动更加尴尬、更加低效。47
我经历过那段艰难时期才知道,教学评估可以从很多角度体现教师在课上与学生沟通的好坏。第一次走上MBA课堂的讲台让我无比紧张。回想起来,有人曾给过我一个糟糕的建议——尝试模仿别人的教学风格。我尝试这么做,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年底教学评估结果公布,我是最差的,不是倒数第二或倒数第三,是倒数第一。讲课时,我表现出了显而易见的不自在感和不真实感,学生们也这么说。多数时候,我的姿势就像一块“倾斜的双圈饼干”:面朝学生,双腿交叉,双臂紧紧环抱胸前,上半身向后稍微倾斜。这很快引起了恶性循环,我不断尝试模仿各种风格——严肃的数学家、懒散的“酷”教授,更多的负面效果随之而来。后来,我的教学评估惨不忍睹,我失去了自信,变得越来越焦虑。我上了一门沟通课程,确信更有力的开场白、更多的眼神交流和明确的行为召唤能够改善问题。然而事情却并没有好转,而且问题要比缺乏沟通技巧更为严重,我从对学生的惧怕到产生了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下的敌意。到了第三年,我得服用β受体阻滞剂才能站上讲台,不久后就坚持不下去了。我放弃了模仿他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开始向我的同事求助。我开始在课上讲一些我自己相信的东西,尽管未必是学生想听的。和他人交谈时,我渐渐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一旦敞开心扉,恐惧就不复存在,我再也不怕受大众瞩目了。
华盛顿大学布鲁斯·阿沃利奥在真实型领导领域的一项研究中提到,自我觉知、自我接纳、行为和信念的一致性、关系中的坦诚度是真实性的核心。48
要变得更具真实性,我们首先需要具备更多的自我觉知。首先是注意你在不同的社会互动中的感觉。什么时候、和谁在一起让你感觉很舒服?什么时候你会心跳加速,浑身起鸡皮疙瘩?什么时候你觉得需要强装笑脸或闭口不谈?什么时候你只是单纯地想要夺门而出?有了自我觉知,你就可以开始接受并挑战自己。这有什么好怕的?
人既非真实的,也非不真实的。有时,我们会(感谢上天)进行自我呈现。老实说,我不希望我的同事们把真实的自我带到工作中。在许多场合,我们必须要适应环境。作为老板,我的工作是放下自己的负面情绪,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的负面情绪与他们无关,他们不需要知道或看到,他们需要的是获得帮助。
对真实性的误解会让人产生自满情绪。“当我们把真实性视为一种坚定不移的自我认识时,我们就很难接受新的挑战或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伦敦商学院教授埃米尼亚·伊瓦拉表示,“事实是,人们是通过经历来学习和改变自己的。”49但是,难道这种改变很容易吗?
就算没有道德上的排斥,结交陌生人依然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想象一下,你正处于尴尬的社交场合——手握酒杯、身子紧贴高脚桌、无数次假装看手机、目光所至没有一个你认识的人。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你试着猜测房间另一头的一位蓝裙女子是否会找陌生人搭讪。
只要知道她是否羞怯,你就能清楚地判断出她对陌生人的吸引力有多大。但是,知道她是否羞怯,以及她这种羞怯的性格是否会改变,可以让你的判断更精确。
拥有固定心态的人往往赞同这样的说法:“我的性格就是如此,我无能为力。”50他们会给自己下定论:合群、不合群,或善于交流、不善于交流。这一现象符合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对固定心态的定义。51而拥有成长心态的人,认为自己的性格会随着时间和场合的变化而改变,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羞怯的难题。
性格羞怯的人总是比性格活泼的人更少参与社交,这并不令人意外。但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珍妮弗·比尔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同样是性格羞怯的人,那些拥有成长心态的人比拥有固定心态的人更有可能与陌生人搭讪。
作为研究环节的一部分,研究人员选择一批人作为观察员,观察员事先不知道性格羞怯的参与者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比如拥有固定心态还是成长心态。观察员观看社会互动的视频,评价这些接受实验的参与者的社会技能、别人对他们的好感度以及他们在“增进了解”交谈中的享受程度。该“增进了解”交谈进行多次,每次 5 分钟。实验表明,同时具有固定心态和羞怯性格的人不太讨人喜欢,也不太擅长社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时具有成长心态和羞怯性格的人,与那些具有活泼性格的人,他们的行为会越来越趋于一致。52
这种规律在社交商上同样适用。从广义上讲,社交商是一组人际能力,它影响你与他人相处及在社会互动中游刃有余的能力。正如《情商 2》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所写:“我这里提出的社交商,其组成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交意识,即我们对他人的感知;社交技能,即我们利用这种意识做些什么。”53社交商(如羞怯)和智商,也可分为固定的和成长的。
对自己的社交商抱有固定心态的人不大会参与社交活动,因为他们觉得社交活动带来的回报十分有限,而且社交活动让那些具备社交天赋的人如鱼得水,他们认为这并不公平。54但就像羞怯一样,社交商也并非固定不变。
现在,假设之前那位蓝裙女子朝你走来。你们聊了几分钟天气,然后你无意中发现她认识一个人,恰巧你很想见这个人,而她也十分乐意帮你介绍。交谈过后,人们常爱琢磨之前的对话。“我是不是说得太多了?”“唉,我真希望我没讲这句话。”或者是,“噢,真尴尬,我们都没什么可聊的。”
振作起来——交谈进行得比你想象的大概要好得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包含 5 项研究的一系列实验,实验对象既有耶鲁大学的学生,也有“如何与陌生人交谈”研讨会的英国参会者。研究人员如此描述该研究的发现:“别人比我们所知的更喜欢我们。”55埃丽卡·布思比和格斯·库尼为首的这项研究再次将陌生人配对,再次进行增进了解的交谈。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并没有观察事态如何发展,而是让每个人先评价与之配对的对方,再猜测对方对他的评价。
一直以来,人们都低估了对方喜欢交谈的程度,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称为喜欢偏差。
无论交谈时长是 2 分钟还是 45 分钟,哪怕是交谈时间较长的参与者比交谈时间较短的参与者更兴奋,喜欢偏差也一直都存在。而且在关系中,这种错觉还会持续存在。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所认为的别人对自己的喜欢程度,与他们对自己的真正喜欢程度,这二者之间的偏差能够持续存在 5 个月。
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对自己在交谈中的表现,人们似乎会异常悲观。”56在生活的大部分领域,人们都以最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他们倾向于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有创造力、更值得信赖、更快乐、更健康。57该倾向被心理学家称为中等偏上效应,在与陌生人的交谈中却不存在。
研究人员假定,这是因为人们在交谈中太过全神贯注,担心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结果缺少了微笑、放声大笑和身体前倾等动作,以至没能将享受交谈的信号传递给对方。
人们经常会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持有一种自我贬低和失败主义的态度。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初次见面中,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自己的社交生活不如他人的精彩。在塞巴斯蒂安·德里、沙伊·戴维达和托马斯·吉洛维奇所做的 11 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寻找了 3 293 名参与者,包括逛街的人、学生、可作为美国人收入代表性样本的人士,询问他们自己与其他人的社交生活相比如何。58 受访者认为,其他人参加的派对更多、拥有的朋友更多、外出就餐的次数更多、活动的社交圈更多、与大家庭团聚的次数更多。受访者的年龄、教育背景、收入和政治观点各不相同,但结论相同。
三名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很自然地拿自己去对比了朋友之中最喜欢社交的人——扩张者。正如他们所写:“看上去,外向的人、社交达人比内向的人或居家的人更容易在他人的脑海中浮现。所以,如果使用如此严格的标准进行比较,人们就会得出自己的社交生活质量低于标准的结论。这种比较方式,让他们不但觉得自己的社交能力不如别人,还会从总体上更不满意自己的生活。”59当研究人员让他们与圈子里那些不善社交的人进行对比,这种现象就消失了。
把你自己和你圈子里的弗农·乔丹相对比,或者拥有固定心态,这两者都会使你的感觉产生偏差,包括对人际网的能力、效力和自立程度的认识,从而让交际显得徒劳无用。这种无用感阻碍了人们对自己的人际网进行有意识的反思。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桑原科的研究反过来表明,这些感觉还会使人际网更小、更单一化。60
事实是,别人比我们所以为的更喜欢我们。但是,与陌生人交谈的尴尬感会让你很难获得真实性。不真实性就像交际一样,会让人觉得对方心思不纯,进而转身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