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的消极预测会让你失去信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人生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没有绝对或必然。每个人都经历过失败与成功,积累着自己的人生和感觉经验。在以往生活的基础上,我们也会形成对未来的预测与期望。人对未来的预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乐观的,相信不管遭遇什么,将来一定会变好;另一种则是消极、悲观的,认为将来注定失败、失望。
也许你觉得不管哪种预测,都不过是预测与期望,对人生没有多大影响,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叫作“自我实现”,也就是你的预测很可能变成事实,变成你真实的经历。
孙平是个普通孩子,从小学起他就不突出、不显眼,功课还行,但不算优秀拔尖;体育还行,但参加比赛总拿不了冠军。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孙平觉得自己无法超越别人,无法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
带着这个念头,孙平升入了高三。当同学们更加拼命地学习时,孙平却懈怠了。他像往常一样早起到校,上完晚自习回家,但在课堂上总是愣神,心思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有时干脆就趴在桌上睡觉。任课老师批评了他几次,却没有任何效果。后来班主任找他谈话,批评他:“你看看你,都什么时候了,还上课睡觉!能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孙平低着头不说话。班主任又说:“你的成绩在中上水平,如果好好努力,考上好一点的大学不是没可能,你现在这个样子,那就真别想上大学了。”孙平的头更低了。
孙平的妈妈也发现,孙平在家学习也不在状态,做练习题或看书没多久就会不耐烦,偶尔还拿书敲打桌子,显得很烦躁。孙平的妈妈想说他几句,又怕影响他的心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春节,孙平的堂哥和他聊天,才搞清楚情况。
原来孙平觉得自己成绩不突出,而他就读的学校也不是重点中学,他觉得自己考上大学的可能性不大,没什么希望。可是他又想读大学,害怕考不上大学自己一辈子就这样完了,心里不由得纠结起来。一方面觉得自己努力也难以成功,另一方面又不甘心,结果搞得心神不宁。
堂哥听了他的话,说:“你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坚定的信念,那怎么行呢?”
“可是我们学校,一年能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才几个?我可不行,我怎么拼得过人家大城市的学生?”孙平面无表情地说。
堂哥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别想以后能不能考上,现在你就先努力一把试试。你想,你努力了无非两种结果,一种是如你所料,没考上重点大学;另一种是你发挥得不错,考上了。说不定就考上了呢?如果你现在一点都不努力,那么结果就只有一种,你明白了吧。”
堂哥的话让孙平若有所思,慢慢转变了想法。
面对未来,我们有时候会像孙平一样,心怀忐忑,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对未来产生预期,而这些预期会折射出我们的人生态度。孙平的预期是消极的、悲观的,他认为自己即使努力也不会成功,于是丧失信心,想要放弃。在外在表现上,孙平表现出焦躁不安,而这些表现的根源在于他对未来的预期。
根据心理学的分析,焦虑、不安的情绪是与未来相联系的。如果一个人觉得未来前途不明,无法把握,就会产生忧虑,而这种对未来的担忧正是引起焦躁不安的根源。只有改变消极预期,改变不安情绪,人才能安心,保持自信,劲头十足地去做一件事。
所以,当你觉察到自己的内心出现对未来的消极预期时,不妨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而不是未来不好的结果上,就像孙平的堂哥建议的那样,注重当下应该做的事,而不是一味地担忧结果,那么你的情绪就能得到调整改善,心态也会变得平和。如果你感觉一时很难转变自己的注意力,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消极预测自助练习。你可以把你的消极预测写下来,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看看这个预测究竟会带给你什么影响,是不是值得你惶恐不安。
对未来产生消极预测还源于自我决定感的缺失。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查德·莱恩曾提出:“人生来就有三个普遍性的愿望,分别是能够自己掌控事物的‘自律感’、渴望与人交往的‘关系性’和渴望发挥自身能力的‘有能感’。当这三个愿望得到满足时,人才会觉得人生和未来能由自己决定,从而体会到幸福,在工作中产生金钱等报酬难以替代的动力。”这个理论被称为“自我决定理论”。当人可以把握自己,把握人际关系,可以在与他人交往中发挥出自身的能力,他就会产生一种“决定感”,即未来是可以由“我”决定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人就不会在面对未来时忐忑不安、心生悲观了。
所以,适当给自己更多的成功体验,给自己一些“我可以”的心理暗示,逐渐培养起心中的“决定感”,也能减少消极预期的产生,让你对人生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