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学之理
大成拳之载道
中国拳学的精义在于“道”,合于道者,就是上乘拳法。大成拳(1)的道就是“中”,依“桩”(2)而得。大成拳与其他拳术的区别在于着手的不同,习练大成拳是直接从道开始,其他拳术多半是从术开始,而最终必须也归于道。
大成拳是以一个桩成就无穷之用,所以,桩里面有太多的东西,要靠站桩慢慢变化,慢慢领会,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领悟。刚练时,要多听多站,听不听得懂没关系。多听是为熏习;站久了,身体变化了,再听,“哦”,原来说的是这个东西,就明白了。接着就要“摸”、“看”,看别人怎么比画,摸着了,把自身的东西运起来。一个人的桩,没有检验。站桩必须有检验,别人用力推我或打我,我要以不被破坏的站桩的态势应敌,这时用什么动作都对!所以,桩不是一种固定形态,而是不拘一格、活泼灵动的状态。站桩不是练“不动”的东西,站着别人推不动,只是检验自己桩里东西满不满,这不是“用”。真正“用”时,不能让你挨着我,三尺之外,七尺之内,我用无形的“中”(3)以精神笼罩着你,人未到,气先接,“先发先到,后发也先到”。先发,是精神笼罩,威慑对方;后发,是气在形先,接住对方。问:意可放到多大?答:无穷大!把意空掉,即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境界,全部都在意里面了。此时,就能达到“心无怖畏”之境,别人怎么动,对你而言都是静态的。《拳论》说“无形无意”,实际不是无意,是意满了,全身都在意中,所以感觉到无意了。
这里说检验,也是一种方便。大成拳没有检验的东西。大成拳就是“灵机”,灵机一动鸟难飞,随时都处于欲接未触的状态下。王芗斋(4)说:外表不动,里面真动。外表不动,是说身、手、意随敌而动,形没有动;里面真动,就是“灵机”,灵机动时,全身弹性不能丢,全部都是松的,别人在身上就落不住,人挨着一碰就没有了。
意动身随,那意怎么动?它不是主观的动,是以对方之意为意这样的动。不能执着,不能是我要怎么样,是对方要你怎么样你才怎么样。所以大成拳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用考虑,出手就是,它是本能拳法。境界就是无人相、无我相。要达到这种状态,没有别的办法,就是站桩,只有站桩,意动身随才能出来。老先生说的是意紧身松。意紧身松有点抽象,其实不是紧,是身体松下来,提起精神,它不是紧也不是紧张,是拿起精神。这个拿起精神,第一步就是诚、诚中、浩然正气,就是你往这儿一站,整个屋子里其他东西都不存在了,自己就把空间给占满了,这是实,这就是大成拳的第一个境界。第二步境界叫虚、虚中,它不是把这儿占满了,它本身是一种虚幻的,不是这个实,它是实的另一面,就是应物自然,你来就落在我这个虚的里面,现在的很多太极拳家都想追求这个。自己虚,把对方弄实,在接触的一瞬间把对方弄虚,自己变实,让对方的实补自己的虚,把自己补实了,对方没有了。第三步功夫是无我、无敌,无这件事情,三轮体空,叫空中,也叫灵中。大成拳是种禅境,禅的境界。以《金刚经》(5)为心印,是这样的拳法。
佛法智慧圆融无碍。站桩在理上契合于佛法,以《金刚经》为心印,就是大成拳。少林寺实战的这部分拳法,也是以《金刚经》为心印。民国时候,有个人叫尊我斋主人,写了一本《少林拳术秘诀》,(6)里面讲少林拳法技击的要求,要不动心;还要破生死关,就是你干这个事情,要把生死置之度外,这实际就是无我相、无人相,就是这个东西。
拳学(7)有句话叫生理可作用于心理,心理反过来也能作用于生理,有非常实际的作用。我们讲三道合一,人生之道、生命之道、拳学之道,在我们的拳里能体现出来,能做到就能普世。实际上这三道就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都包含了。我们的拳学之道可以印证很多东西,它不光是实战搏击,一个人站桩的时候是这种状态,两个人试劲的时候、应敌的时候还是这种状态。应敌的时候也破坏不了你这种状态,你还能保持你的状态,始终如一是这种状态。它是要经过一层一层的检验的,并不是仅仅拿来应敌的。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以这种形式来悟道。
有了以拳载道这个思想、恢复良知良能(8)的思想,就慢慢地理解了这个拳,理解了这个桩,第一步就理解对了。然后,摩擦步、试力慢慢就能对了。有些人对这个拳、对桩的认识很盲目,他站着站着感觉有劲了,练别的东西也感觉有劲了,就往有劲上找。实际上不对。形、劲、意、力等,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良知良能,通过站桩可以恢复激发出良知良能。他的那个只是培养劲了,培养不出良知良能。这是分水岭,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分界线,是目的性的分界线。
激发良知良能要随时调整全身的松紧,不是那种肌肉的一松一紧,该松的地方一定要松下来,让它通透,让它空明,让良知良能进来,让纷杂的东西出去。心里干净,才能出来无穷的力量。
要通过生命的学问再反馈到心性之学,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了解生命,身体作用不到本心,这两个就脱节了。古人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9)学问之道也是文武之道,实际上就是生命之道、心性之道。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过去大儒有武之道者得武之精神,文人有武之精神是道,武没有文不是道,而是术,是技。王芗斋说:“武至极则文。”练拳要达到道的程度,这是根本。
一般的拳想当然的东西太多,大成拳是往回找。返本能,返先天,越不动越好,越慢越好,越安静越好。很多拳是越快越好,越激烈越好。
大成拳不是简单的一个拳而已。孔老夫子是大成至圣先师,他代表整个中国文化的根,整个中国人文的正脉,大成拳合这个脉。所以它不是简单的拳术或者功夫,而是通过拳学之道先把身体改变了,用改变了的身体去改变心,然后再拿这个改变了的心,就是先贤所谓恢复了良知良能的心来生活,这个具备良知良能的心就成为生活的主体了。它是成就君子、圣贤的学问。修炼的方法就是先从身体入手,以身证心,再以心印物。理论上很完备,方法也很具体清晰。不是在理论、文字上做功夫。
修炼大成拳能感知身体的智慧、生命的真意。在中国人的思想体系里,岐黄医术是身体范畴,宋明理学是心智范畴,五行八卦六十四易是事物的变化范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人文范畴。但这些离人自身似乎都有距离,得不到体证,有些能得到体证,但又没有能量。要有能量就需要“整”,身体的整是肌肉可以整,骨骼可以整,但你的心、意能不能合上去整?气血、筋骨能不能整?呼吸能不能合着一起整?你呼吸的时候能不能息息归元?大成拳的修炼就能实现这种高度合一的整,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看得见、看不见的整。“身心一如”,当你的心能安下来的时候,身与心就是一家。心是看不见的身体,身就是看得见的心。和心连在一起的有很多东西,中国人讲心神,讲神不守舍,神不守舍的时候,身和心就不是一家。大成拳讲究神圆、气圆、力圆,你把自己纳入到这个体系,经过训练以后,就能进入这种状态。接续中国文化正脉,从身体的觉知、心的感知开始。大成拳就是研究人的感知系统的能量,并经过身心的修炼,把它开发出来。
身体的修炼可以改变人的气息。气息,就是心,自己的心,改变了这个东西就改变了人的“味道”。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味道,古人讲同气相求,气味相投,意思是气息能和在一起,互相就不排斥,它跟那种异性相吸、同性相斥是两回事。就像有的人,性格变了,脾气变了,本质上是他的气息变了,心性变了。这就是通过练身修心,心一变什么都变了,全凭心意用功夫。这种知识是灵性的东西,是感知世界里的,是必须通过身体的修炼才能得到的。感知世界的东西是非逻辑的,现实中很多重大的事件、变故、决策,都是依靠直觉,表面看起来是实在没办法了,试一下,事实上它还真不是试,事情还就是(直觉的)那样子。它不是建立在很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就是把心放空,身体放松,让这种气息在一个好的环境下面、大的环境下面去起作用,这是天底下最有用的道。王芗斋对武学最大的贡献、对中国人最大的贡献就是这个。
形成一个新的思路很容易,而要形成一个合乎自然之道、对人类有用的思想体系,从而帮助人们解决现实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对社会一些跑偏了的东西进行斧正,是比较难的。但这一切又无外乎是人的身心修炼和改变,只要人的心朝这个方向走,在这个过程中心就会摄取、采集各种有用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心灵高度。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心,就是认识自心、认识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大成拳的修炼之道。
(1) 大成拳,王芗斋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新兴拳学,废弃套路、招法、迷信等,以站桩立禅为修炼手段,以《金刚经》为心印的恢复挖掘良知良能的自性拳学。
(2) 大成拳站桩,也称立禅,是大成拳最重要最根本的修习方式。
(3) 大成拳的中就是机,就是道。
(4) 王芗斋,20世纪最伟大的拳学家、思想家、养生学家。他创立的大成拳学理虽和于儒、释、道、医等,但为独立之一门。著有《大成拳论》等书。
(5) 《金刚经》,佛教重要经典。公元前994年间成书于古印度。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6) 作者尊我斋主人,民国四年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7) 拳学的真实含义是通过拳术、拳功、拳道的追求,达到以武化人之功。武化相对于文化而言,武是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储备,武是一个人的魂魄,武是自强不息,武是生生不已,武是充满生机之活力。
(8)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选杰说过:“大成拳法,妙在本能,动静处中,有感即应。”
(9) 《孟子·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