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传习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成拳之善学

学拳要多听,一个东西要反复地听,反复地聊,聊通了,理就懂了。弄懂一个东西是需要时间的,有人说,你去年给我讲的,我现在明白了。孙禄堂(1)说,三年内不可一日无师。现在人用功夫练,没人看着,很容易按自己的理解、习惯去修炼,惯性的力量很容易把自己拉跑了,自己还不知道。练拳的过程半点都不能少,一步一步的,没有捷径可走,你该听五遍听明白的,即使一遍就听明白了,过两天也会丢了。

要多接触一些杰出人物,感受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国拳术有成就的人,他身体一动,你即使暂时不理解,也能感觉到怎么这么好、这么妙、这么厉害。所以要善学,大部分人都不会学,这个学虽然难得很,但处处留心就能学到。对方强,你就把他的强拿过来,加上你的强,融进你的拳里面,对方就望尘莫及啊,他就不知道、不理解你的拳是怎么回事了。

学拳最重要的,是方法要对,心性要变。先忘了自己,不停地向优秀人物的长处吸收借鉴,你的生活方式就改变了,认识问题的方法就改变了,这样就会学了。包括练各种拳法的人,都可以跟他们学。不是跟他们学套路,要会学,学真东西。首先自己心里要干净,认识论、方法论变了,不要抱着很强的自我意识:“别人都不行,某某某不行那个拳不行”,一句话就把别人的优点拒之门外了。

每个人身上都能学到不同的思维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会学就无孔不入了,变了,人性变成水了,上善若水啊!我是水,你有缝我就进去了。练大成拳就是恢复自然,水有缝就进去了,是自然的,不是有意的。

跟人聊天的时候,人的那种表情、神态你就学到了,人对事物的判定、心动的那种变化,一下就学会了,同时就与人相合了。

要始终比别人快:心比别人快,空比别人快,劲、神比别人快。这样,谈事情对方不行,做事情对方也不行,打拳对方也不行,对方在你面前什么都不行。他如果没缝,就得托着你走;他一有缝隙,你就把他破坏了。你身体一变,变成水了,就不用刻意去做,遇见了就是。按这种方法来培养人,不仅是培养拳术,任何学问按照这一套体系培养都会很快。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很多人把这句话解释得很正确很到位,但只是解释了这一句话,但他的生活不是这样,认识问题不是这样,做事也不是这样。而咱们能做到这句话,怎么做到的呢?咱们说的事情,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这样的(就是这句话),我为了让你更能理解这个事情本来就是这样,我用了这句话,这就是本。你不能仅仅学了这句话,学完了就没有了。事情就是这样,事情就是法,法要落到实处。

拳学研究的方向对了,把这个本放到心性的变化中去。以心应物,拳理、做事情,就是契合了上善若水,(3)不是按上善若水来做,本身就是上善若水。拳就能跟这个东西和上。理和法是脱节的,对不上,这是不行的。

我在研究拳学的过程中也反反复复思考了很多问题,自己跟自己较劲,有时候很苦恼,找不着,不能确定,不能确认。我曾经在北京紫竹院练过好几个月,有一天晚上,驾车去长安街过了一下,当时我的气就散了,就泄了。我说我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地练拳是为了什么?街上这么热闹、这么好玩,都跟我没有关系,没我的份儿。不过回去以后我还是继续练。那个时候追求不到,光用功夫,但是找不着。虽然找不着,别人也帮不了你,还有人跟你学,还认为你很高。哎呀,心里那个难受。

一次在甘肃兰州,朋友见我比画了两下后说:你功夫这么厉害!我心里更难受,我说这还不是我追求的东西,我还没找着呢。

这都是过程,过了就敢肯定了。因为现在心变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变了,有法了。法是什么?法是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生机。

站桩有功夫了,别人在你面前开口讲话,行走动作,甚至于不开口、不走不动,只要对上眼神,他的心就对你暴露无遗了。同理,学拳只有跟老师合上了才能学,所以要经常在老师跟前练习,就是你的认识论要变,心要变。我的想法就是有不同领域、行业的老专家、学者坐在一起,我讲拳,他们听。然后他们从自身的角度给我提问题,我用他们的问题完善咱们的拳。这样咱们的拳就是“政治拳”,就是“军事拳”等。这个拳你学好了,你就能打仗,这才是武之极则文,体现出咱这武就是道,和万物,和万法。

这些年我在外面不断地学习,不是仅仅为了多见见世面,而是为了让咱们的拳更滋润,更丰满。有一次在成都与一帮朋友一起吃当地的兔头和肥肠,一个北京人说:你看四川的佐料和配菜这么香、这么好,肥肠却这么少,不像北京的肥肠实惠,全是肥肠。我听后给大家说:中国的官本位、饮食、文化、人性和地域都是一脉相承的。北京的肥肠“牛”,就是显示自己的面子,满满一大盆。四川的肥肠是不显而显,里面的配菜搞了很多辣椒、花椒、萝卜、洋葱等,你吃肥肠的时候要在里面挑才能找得着,这肥肠的味道香得了不得。这些配菜熏出来的肥肠真香啊,而且它还不怕被那些配料淹没了,配料再多也是滋润它的,大家还是挑肥肠吃,不吃配菜。和北京的肥肠就是不一样:四川肥肠少了大家反而挑着吃,它已经不是单纯的肥肠了,再少也不会被淹没。咱们练拳悟道就跟吃四川肥肠一样,其他事、物、拳术都等于是洋葱、萝卜、辣椒、花椒什么的,让这些东西滋润拳而已。肥肠还是肥肠,但是味不一样了。

咱们的拳法是什么?咱们这拳法在生活中是什么?咱们的拳法是中和之道(4)的拳法,你的生活就是中和之道。咱们的生活跟拳是一样的,只是两个面而已,一个是拳术生活,另一个是生活拳。拳术生活就是用桩的状态,拿拳学的思想来生活,生活当中体现拳学思想。生活拳就是生活之中要以各种形式体现实践拳术的功夫。

拳学是一个大学科,是综合学科。有了方法就不难深入,只要你在社会上生活就行。综合学科不是大杂烩,一条线也能入进去。综合学科不是说你要学了儒释道后才能学拳,也不是说你要学了其他行业才能学,而是你学了大成拳就容易通达其他学科之理,大成拳就是学术之体。

大成拳要怎么入手,这是细节方面。常见的问题是仅仅掌握了微观的一技之长就以为是全部或整体了。如果你掌握了一点微观方面的技巧,但不知道宏观的目标,你就不敢迈出下一步,因为不知道方向,不知道要往哪里去,老是守着这儿,就失去了拳道的真意。

知道达到宏观需要怎么做,这样就明理了。理明了,路就清了,就知道在哪儿用功夫,在哪儿用力。接下来,在哪儿用功夫,怎么用功夫,功夫怎么用,这就是法。这样就有一条很明晰的主线,拳道就能传承下去了。


(1) 孙禄堂,20世纪最伟大的拳学家,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俱得真传,著有《形意拳学》等。其《拳意述真》记述了前辈先贤的拳论等。

(2) 见《论语·学而》。

(3)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 宋末元初李道纯论曰:“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动中之体,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