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营销管理
基于前述的幸福定义和营销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幸福营销管理的定义。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花费一点笔墨,讨论一下幸福和营销之间的关系,以及营销是哲学还是职能的问题。
营销是哲学还是职能呢
对于营销是哲学还是职能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一类把营销作为经营的哲学,或者思维的态势;另一类则把营销作为与生产、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相提并论,主要针对特定活动的一类管理职能。[34]我们认为,营销在本质上包括营销哲学和营销职能两个范畴,二者融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营销管理过程。
营销管理哲学,简称营销哲学,是指导营销管理活动的价值观和思维范式。营销价值观,主要体现为营销者的使命和目标。营销思维范式,主要体现为营销过程的决策思考逻辑。由图2-2所示的营销管理范式可以看出,营销哲学不仅决定着组织长期和短期目标的选择,而且还影响着该组织目标顾客、营销定位,以及营销组合策略的确定。因为这些决策是营销的职能方面,所以它对组织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反过来也是如此,营销职能是营销哲学的接受者,没有营销职能和行为,就无所谓营销哲学,营销哲学也就失去了意义,另外营销职能通过实施效果会反作用于营销哲学。以上两者一个属于思维层面,一个属于行为层面。可见,营销职能离不开营销哲学,否则就会失去营销管理的原则和方向,同时,营销哲学离不开营销职能,否则营销哲学就会失去作用的对象和客体。基于前面的相关讨论,就容易得出幸福和营销二者之间的关系:幸福是营销的哲学,营销是幸福的职能。
然而在实践中,重视营销的职能方面,已经成为各类组织运营的习惯,因此一个组织成败的关键不再是营销职能方面的缺失,而是营销哲学的缺失或者不适当。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曾解释组织为什么需要经营哲学:“第1个理由,所谓‘哲学’,首先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第2个理由,所谓‘哲学’,它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企业的目标,即要将这个企业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第3个理由,这种‘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35]这意味着,营销哲学可以为组织提供行为准则,规划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塑造组织本身的优秀品格。因此,我们不应该仅重视营销职能,而忽略营销哲学。
营销哲学的核心
价值观层面的使命和目标。营销学者认为,营销哲学的核心是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营销者主要关注企业自身利益,20世纪70年代主要关注顾客利益,21世纪之后开始关注社会利益。基于此,有学者进一步拓展,提出了全方位营销的概念,对顾客、雇员、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等)和财务圈(股东、投资者、分析师)等进行关系营销,对高管人员、营销部门、其他部门进行内部营销,对企业和社会等进行绩效营销。[36]不过,较为全面的解释,还是应该回归到营销的通用定义,它将营销目的确定为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或价值,那么营销哲学核心就应该拓展为处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比较好理解,利益相关者则需要清晰地界定。
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具体包括消费者、竞争者、媒体、雇员、特殊利益集团、环保主义者、供应商、政府、地方社区组织、公司所有者、消费者权益倡导者等。[37]也有学者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归纳为六大类别:顾客市场、中介市场(代理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供应商市场、招聘市场(招聘代理、猎头公司等)、影响市场(政府、政治团体、行业协会等)和内部市场(各部门和雇员)。[38]
思维方式方面的决策逻辑。这是指目标顾客选择、营销定位决策,以及营销组合四个要素组合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简称营销逻辑。
幸福是营销的哲学
“幸福营销”中的“幸福”,是指营销哲学,且主要是指营销的价值观和逻辑(即方法论)。“幸福”一词,本身就属于哲学的范畴,用于营销理论并没有使其发生变化,仍然承担着营销哲学的功能。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哲学问题。由人组成的组织为什么存在?也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个人活着是为了幸福,一个组织存在也应该是为了组织成员和利益相关者的幸福,至少说存在着这样的组织或企业。
幸福是一些组织营销的目标之一,也是这些组织营销行为的重要准则。早在2003年,奚恺元就曾经提出“企业应该追求幸福最大化”,人们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的幸福,企业管理不只是要满足员工金钱需要,主要是满足他们的幸福感需要。[39]2007年5月《经济视点报》进行了河南幸福企业的调研,倡导构建幸福企业,指出“幸福企业是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吸引力,给人以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40]。2009年有学者提出了幸福管理理论,主张实施“企业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幸福最大化的终极之善的管理”[41]。也有中国企业家提出,幸福的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它“能够满足员工(包括老板)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具有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敬和健康长寿五大标志。[42]营销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因此营销管理也必须秉承幸福的哲学。早在2009年,白领服饰创始人苗鸿冰,就提出并尝试进行幸福感营销,当时强调的是给顾客以幸福感。[43]这与幸福企业管理理论提出者更多地强调员工幸福有所不同。可见,无论是从幸福企业管理视角,还是从营销管理视角,都存在着幸福作为营销管理哲学的理论和实践。
综合前述观点和我们的思考,给出幸福营销哲学的定义,它是指企业或组织在营销活动中,为实现利益相关者幸福的行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即逻辑),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鉴于企业管理哲学包括“为什么存在(使命)”“成为什么(愿景目标)”和“如何存在(经营理念)”三大层次,幸福营销哲学也应该体现为这三个层次:为利益相关者幸福而存在,成为一家持续幸福的企业,为利益相关者创造幸福。将其落地需要进行逻辑营销,这是营销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幸福营销哲学还包括:依幸福的使命和目标,进行目标顾客、营销定位和营销组合决策的逻辑方法或思维。
营销是幸福的职能
“幸福营销”中的“营销”,是指营销职能。“营销”一词,本身就属于职能的范畴,用于幸福理论并没有使其发生变化,仍然扮演着营销职能的角色。
纵观世界营销学的发展历史,始终是以职能为核心进行演化的,一般将其分为四个阶段:①1900~1920年,营销学出现期的经济学范式阶段,此时诞生了“marketing”(营销)一词,但是主要关注经济变量的研究,诸如生产和分销效率、投入产出价格、消费收入水平等,大多基于宏观视角的分销和销售问题研究,这时营销还是分销和销售的含义;②1920~1950年,营销学形成期的职能范式阶段,此时尽管营销的定义仍然类似于分销或销售的定义,但是更加突出了企业职能,使用了沟通、商品、定价、宣传、物流和终端等职能描述的词汇;③1950~1980年,营销学发展期的管理范式阶段,营销职能不仅仅局限于分销和销售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突出了分析、计划和实施的管理过程;④1980年以后,营销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出现了多种范式,主要体现为营销目的表述不同,但是还是将营销作为职能来对待,具体表现为对目标顾客、营销定位、营销组合策略的分析、计划和实施的过程。[44]
因此,我们可以给出幸福营销职能的定义,它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幸福,而对目标顾客、营销定位、产品、价格、分销、传播等营销要素进行分析、计划和实施的过程。
幸福营销管理的定义
有学者基于销售、关系营销和幸福营销概念的比较,提出了消费者幸福营销的定义。他们认为,幸福营销是指通过体现消费者福祉的企业经营理念,引导企业从事产品开发、价格制定、分销和促销策略的选择,以提高消费者幸福感,并对社会、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企业利润长期增长。[45]这个定义与我们的思路一致,即把幸福作为营销哲学,把营销作为营销职能。
由此,我们得到了这样的认识:幸福营销中的“幸福”是营销的哲学,幸福营销中的“营销”是哲学的职能。哲学需要通过职能来落地,职能需要哲学来引领,二者融合就构成了幸福营销管理的定义:营销者秉承创造幸福的哲学或使命,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幸福为目标,选择关注幸福的目标顾客和幸福的营销定位点,组合产品、价格、分销和传播等营销要素,以及构建关键流程、整合重要资源的分析、计划和实施的过程。
按我们给出的幸福营销管理的定义,将相关内容还原至图2-2的营销管理框架之中,就能得出幸福营销管理的一般框架(见图2-3)。深度阴影部分为管理范式,非阴影部分为营销范式,浅度阴影部分为两种范式的融合,合三为一就是幸福营销管理理论范式。
图2-3 幸福营销管理一般框架
为了便于幸福营销管理真正落地,我们将前述幸福营销管理的概念和逻辑,进一步还原至营销管理瓶模型,[46]就可以构建一个幸福营销管理理论框架(见图2-4),左侧为幸福营销管理的步骤,右侧为幸福营销管理的逻辑,另外左侧除第一步之外,其余均可归属于营销职能的范畴,右侧可以归属于营销哲学范畴。具体内容包括:①确定创造幸福的哲学及使命;②依幸福哲学确定营销目标;③依使命目标选择目标顾客;④依目标顾客选择幸福的营销定位点;⑤依选择的幸福营销定位点进行营销要素的组合;⑥依突出幸福定位点的营销组合构建关键流程;⑦依关键流程整合重要资源。这七个步骤之间是有逻辑的,前一个步骤为后一个步骤提供决策的依据。图中表示的“四要素”是指营销组合的基本要素:产品、价格、分销和传播。对于无形的服务行业来说,需要改成营销组合的“六要素”:产品、服务、价格、地点(店铺位置)、地点(店铺)环境、传播。
图2-4 幸福营销管理理论框架
[1]吉尔伯特.撞上幸福[M].张岩,时宏,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33.
[2]奚恺元,等.撬动幸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3.
[3]奚恺元,等.撬动幸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3.
[4]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8.
[5]陈嘉映.何谓良好生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202.
[6]吉尔伯特.撞上幸福[M].张岩,时宏,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37-38.
[7]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汪冰,刘骏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2.
[8]莫里斯.幸福之源[M].傅悦,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3.
[9]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57-58.
[10]弗洛克.享乐主义手册[M].小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39.
[11]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606-607.
[12]吉尔伯特.撞上幸福[M].张岩,时宏,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37.
[13]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59.
[14]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赵昱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5-17.
[15]格雷.人类幸福论[M].张草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
[16]汪丁丁.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13.
[17]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13.
[18]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版)[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8-30.
[19]麦克坎德莱斯.信息之美[M].温思玮,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71.
[20]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汪冰,刘骏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88.
[2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越裔,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122-123.
[22]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汪冰,刘骏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99-102.
[23]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67.
[24]李飞.中国营销学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40.
[25]孔茨,奥唐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外国工业管理教研室,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74.
[26]罗宾斯,库尔特.管理学(第11版)[M].李原,孙健敏,黄小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9.
[27]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周安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5.
[28]孔茨,奥唐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外国工业管理教研室,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2.
[29]德鲁克.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M].李维安,王世权,刘金岩,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30]日本产业能率短期大学.管理者[M].孟起,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4:68.
[31]李飞.全渠道营销理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2]李飞.全渠道营销理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3]李飞.营销定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49.
[34]贝克.市场营销百科[M].李垣,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5]稻盛和夫.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M].曹岫云,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42-53.
[36]科特勒,凯勒.营销管理(第15版)[M].何佳讯,于洪彦,牛永革,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1-21.
[37]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0.
[38]佩恩.服务营销[M].郑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36.
[39]傅盛宁.企业应追求幸福最大化[N].深圳商报,2003-04-15.
[40]陈媛媛.幸福企业的光荣与梦想[N].经济视点报,2007-05-31.
[41]蒲德祥.企业组织的幸福管理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6).
[42]卢俊卿.幸福的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N].中国经营报,2012-03-26.
[43]苗鸿冰.白领品牌的幸福感营销[J].纺织服装周刊,2009(14).
[44]李飞.中国营销学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22.
[45]SIRGY M J,LEE D J.Well-being Marketing:An Ethical Business Philosophy for Consumer Goods Firms [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77:377-403.
[46]李飞.营销定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