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病及其急性发作的居家自我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用药的居家护理问答

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途径,正确用药可以控制糖尿病,做到早达标,早获益。各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正确选择降糖药物能够控制血糖,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一、问:糖尿病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药物控制血糖呢?

 降糖药物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就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单纯的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就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治疗。降糖治疗是个体化的治疗,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严格遵医嘱用药。

二、问:降糖药物都有什么?

 降糖药物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根据作用效果不同,口服降糖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的口服药,有磺脲类、格列奈类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另一种是通过其他机制来降低血糖的,有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是直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弥补体内胰岛素的不足,胰岛素制剂的不断发展为糖尿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如表2.2所示;GLP-1受体激动剂是新型的降糖药,通过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降糖,如人GLP-1类似物。

表2.2 胰岛素制剂的发展

三、问:磺脲类药物应该怎么吃?

 磺脲类的代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亚莫利)、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格列本脲应在早餐后服用;格列美脲应在早餐前用少量水吞服,不能嚼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都是在餐前服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类磺脲类药物在体内作用强度和时间不同,一定要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选药。

四、问:老年糖尿病患者得了肾病,还可以吃磺脲类药物吗?

 在有肝和肾功能不全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磺脲类药物使用不当会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发生,还会引起体重的增加,因此应当谨慎服用。

五、问:格列奈类药物应该什么时候吃?

 在我国上市的格列奈类药物有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需要餐前即刻服用。

六、问:格列奈类药物有什么副作用吗?

 格列奈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是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和程度比磺脲类药物轻,并且可以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是联合用药的常用搭档。

七、问:DPP-4抑制剂在什么时间服用,要注意什么呢?

 DPP-4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西格列汀(捷诺维)、沙格列汀(安立泽)和维格列汀,这类药物不受进餐的影响,餐前或餐后都可以服用。单独服用DPP-4抑制剂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和维格列汀时应注意遵医嘱,减少药物剂量。

八、问:双胍类药物是什么,有什么副作用呢?

 双胍类的代表药物是盐酸二甲双胍,它可以使体重下降,可以减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它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双胍类药物禁止用于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者接受大手术的患者。

九、问:α-糖苷酶抑制剂是什么,有什么常见的副作用?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代表药物是阿卡波糖(拜糖苹)、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以及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或胰岛素合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和排气等,服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为减少不良反应可逐渐加量。

十、问:吃拜糖苹会出现低血糖吗?

 单独服用拜糖苹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如果出现低血糖,需要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比较差,这类药物的服用方法是和第一口饭一起嚼碎后服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十一、问:吃达格列净(安达唐)要注意什么?

 它的降糖疗效与二甲双胍相当,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体重,是长效药物,不受进餐时间影响。此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生殖泌尿道感染,注意要保持外阴清洁,适量饮水,保持小便的通畅。

十二、问:刚开始注射诺和力和百泌达会恶心与呕吐,这正常吗?

 诺和力和百泌达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它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能延缓胃的排空,通过抑制中枢性的食欲来减少进食量,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并且有显著降低体重的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与呕吐,大多为轻到中度,多见于初始治疗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减轻。

十三、问:糖尿病的治疗需要达到怎样的血糖控制目标呢?

 对于绝大多数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应<1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7.0%(见表2.3)。而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和特殊情况,应注意个体化的目标,其中更严格的控制目标适合(如糖化血红蛋白<6.5%):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更宽松的控制目标适合(如糖化血红蛋白<8.0%):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显著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的合并症,糖尿病病程很长,并且尽管进行了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适当的血糖监测,接受有效剂量的多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治疗仍很难达到常规治疗目标的患者,但应该避免因为过度放宽控制标准而出现急性高血糖症状或者与其相关的并发症。

表2.3 血糖控制目标

(编者:何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