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③。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① 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
② 悱(fěi):想表达却说不出来。
③ 发:启发。
我们常说教育就是“启发”,便是从这里来的。
“愤”是一个人有话憋在心里的感觉。孔子说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那种憋在心里说不出来的痛苦和挣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问题,就不要着急地去启开他的思路。“启”的意思有点接近于提问,指的是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通过回答问题,最后自己得出答案。
“悱”就是话到嘴边了,组织不好语言,表达不出来的那种感觉。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到这样的时刻,就不要跟他讲明白。
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老师培养一个学生,最好的状态是“啐啄(cuì zhuó)同时”。鸡蛋要孵开的时候,小鸡在里边拿嘴啄蛋壳。外边的母鸡一看,小鸡拿嘴啄蛋壳了,也啪地在蛋壳上啄一下,小鸡就出来了。
假如母鸡不等小鸡在蛋壳里有反应,就着急地梆梆梆啄开了蛋壳,小鸡很可能就没命了。相反,假如外头的母鸡看到了小鸡使劲啄蛋壳,但不帮忙啄破,小鸡就会被憋死。这里讲的道理就是里外一起努力,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类似。
这种教学策略相当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翻转式教学”。老师让学生先讨论、先体会、先发问。学生心中对一件事真的感兴趣,觉得自己太想知道答案了,心里好像有点感触,但又说不清楚,怎么办?这时候,老师再给他启发、提问、指导,进行引导式教学,这样学生的收获才会最大。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是什么意思?“隅”就是桌子角,一张桌子有四个角。就好像老师讲明白了其中一个桌角,学生若不能自己明白其他几个角,就太不会变通了。孔子希望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动脑,学会自己推演。
“则不复也”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比较残忍。孔子虽然是有教无类,但并不保证教会所有人。对于不能举一反三的人,他就不再教了。
我个人认为不是这个意思,在教育学生方面,孔子是很有耐心的人。从《论语》中就能看出,孔子除了因为德行问题批评学生,很少说某某不是他的学生。
第二种解释认为孔子不是不教,而是不希望代替学生去思考,进行填鸭式教育。当他讲清楚了一个角,学生想不明白其他几个角的时候,孔子便不再往下讲,而是让学生好好体会他讲的第一个角,直到其理解后能推测其余的几个角为止。
有的老师给学生讲明白一道题后,当学生遇到同类型的题依然不会做时,老师只是继续给予讲解。这样的老师虽然很负责,但并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去思索,学生也就很难对这个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遇到稍有变化的同类题型依然不会。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引导,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举一反三”。当老师讲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你能不能想到另外相关的知识呢?整理错题的时候,你能不能从每一次的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保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像这样培养自己发散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你的学习效率会得到很大提高。
《认知天性》讲人的大脑内部要产生摩擦:大脑使了半天劲,无论是想出来了,还是没想出来,都有收获。最怕的是大脑不使劲,老师讲了一个角,学生说还有另外一个角也不会,老师再给讲另外这个角。接下来,学生再问下一个角……虽然老师全面地讲解了很多知识点,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获得本质上的感悟,只了解到表面的知识点,因此这种教学往往收效甚微。所以,孔子提倡“举一反三”,应该让学生自己好好思考问题的本质。
在我看来,孔子的教学方法相当科学。作为一个老师,孔子可以带那么多的学生一块儿出去郊游,在野外、在树下、在河边、在玩的过程中,吃着饭、聊着天,身体力行,就把学生给教了。这是多么不容易。
与孔子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灌输式教育方式”:教室里坐着非常多的学生,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在我小时候,中学的一个班要坐七十多个学生。课堂上,至少有一半的学生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还有一半的学生早就懂了,没有耐心听下去。老师只能讲大部分人听得懂的东西。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浪费了时间,有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就这么随大溜(liù)地学。
一些同学脑子很聪明,但是因为在某个环节有一个概念没学会,可能就会被耽误了。比如有的同学在很小的时候没学会分数,将来他的高等数学能学好吗?有可能他这一辈子就被落下了,因为没有老师能帮助他补足没学好的分数知识盲区。
孔子针对每一个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内在生出动力来,他才给点破,这样每一个学生会沿着自己的方向,去更好地成长。
教育不是注满一盆水,而是点燃同学们内心中的那团火。
我希望同学们感受到学习本身的魅力,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寻求答案,主动去尝试攻克有难度、有挑战性、需要技巧的问题,先“愤”,再“悱”,先“举一反三”,然后带着问题问老师,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解决一个个难题。慢慢地你们会发现有些知识很容易便能学会。
教育跟造汽车完全不一样,造汽车是把一堆不会动的钢铁整合到一起,变成一辆能按照操作程序开动的汽车。但同学们本身就会成长、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老师唯一要做的,应该是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的人生,让他们主导自己的成长,仅此而已!
但现实中由于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很多同学讨厌学习,甚至不愿意上学。这是多么失败的教育。所以,我们也希望所有成年人可以一起来读《论语》,学一学科学的教学方法。
本节打卡小知识
· 孔子曾向子路、冉求、公西华和曾点询问他们各自的志向。
子路马上说:“让我到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去,我保证三年就能使那里的人都勇敢,而且懂得大道理。”孔子听完只是微微一笑,转而问冉求。
冉求说:“一个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可以使那里的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让贤人君子去做吧。”
孔子又问公西华。
公西华说:“我也就是试试学一些礼乐事宜吧,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之类的场合,当一个普通的司仪。”
孔子最后问正在弹瑟的曾点。曾点站起来说:“我和他们仨不一样。”
孔子说:“没事,只是各人说各人的志向而已。”
于是,曾点才说:“暮春时节,穿上春服,和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洗洗澡,在祈雨的高台上吹着和风,然后吟唱着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我赞成曾点的志向啊!”
孔子鼓励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没有褒奖或批评的言辞,只是对自己赞许的给出了评价,激发每位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