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是成长路上最难跨越的坎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①以求之者也。”
注释:
① 敏:勤奋敏捷。
有人跟孔子说:“你是圣人,你厉害,我们普通人做不到。”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人喜欢将别人封圣,喜欢神化天才。比如莫扎特钢琴弹得很好,大家就会说:“我们没法比,他是天才,五岁就会作曲。”有人说贝多芬厉害,马上就有人说那也是天才;有人说华罗庚厉害,同样会有人说他是天才。
有些人往往把别人的一些长处归于天赋,从而给自己的不作为找理由。
人就怕认知失调,做了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事情,从而引发内心的不舒服。我觉得自己是个很厉害的人,为什么我就达不到莫扎特的水平?如果觉得自己不如莫扎特有天赋,自己在钢琴方面天生笨拙,莫扎特能做到的我做不到,这就会感到痛苦,感到很难过,怎么办?人就会想办法找借口。很多人没有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艺,并非天赋极差,而是因为不愿意去做大量而有针对性的练习。
既不愿意下功夫练习,又想解决认知失调,只好说莫扎特是学不来的:他是天才,几百年就出这么一个。这样给他人贴上一个神圣的标签,自己就得到了借口和安慰,但莫扎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他说:“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孔子也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是圣人,我不是那样的人。但是老百姓和学生希望孔子是这样的人,因为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轻松了,不用像他一样学习,不用那么努力,解决了认知失调。这就是人们喜欢给出色的人贴圣人标签的原因。
有的同学也会认为学习好的同学是因为他们聪明,甚至有的家长也会说:“你看这孩子从小就很聪明,所以现在学习也很好。”这种说法实际上忽略了别人成功背后的努力。每个人的天赋是差不多的,就连孔子都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过多强调别人的天赋只会让你失去前进的动力。
我们如果真的有志气,就要相信,孔子能做到的事,自己一样能做到。王阳明十八岁的时候,在江西遇到大儒娄谅(lóu liàng)。娄谅的一句话,让王阳明改变了整个人生的方向。他说,“圣人必可学而至”,这意味着,人们通过学习也是能够达到孔夫子这样的圣人那个程度的。只要努力学习,其他人也能成为圣贤,这让王阳明豁然开朗。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周围那些厉害的、很棒的人,贴上“天才”“神童”“天赋异禀”的标签,那我们就给自己找到了不努力的借口,这样就算自己有天赋也难免泯然众人矣。
孔子在这儿跟他的学生强调:我根本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不是天生就什么都明白。
接下来,孔子说“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其实就是爱学习,孔子喜欢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闭门造车。
孔夫子解释过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提倡,对于学习知识,要非常敏锐、勤奋,讲求主动、能动地学习。“敏以求之者也”,差不多就是这种求学状态。
要想把这句话理解透彻,推荐你阅读《刻意练习》这本书,它点破了关于天才的神话,告诉我们像莫扎特、帕格尼尼这样的人,全是靠勤奋练习才取得的成就。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讲出了这个道理。
孔子把人做了分类:最上的人叫圣人,生而知之;其次,学而知之;再次,困而学之,就是有疑难了才去学习;最次者,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被问题困住了还不学,每天生活得很痛苦,在痛苦里挣扎,天天(duǐ)人、骂人、难过,就是不学习。
孔子说他没见过生而知之的人,这种人可能有,但他没见过。他认为尧、舜可能是圣人,孔子对死去的人一般比较宽容,死去的人得一个“圣”“仁”名号都是可以的。
但如果一个人活着,孔子不会说这个人是圣人,这个人是仁人。他也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通过学习这一节,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相信“敏以求之”,相信“好古”,去努力地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说厉害的人都是天才,其他人没法达到他们的程度。
本节打卡小知识
· 孔子少年时母亲去世,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孔子一个人身上。为谋取生存,孔子担任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牛羊的小官,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即使生活艰辛,他仍坚持对知识的汲汲追求。一有空余,孔子就会专心读书,读完自己的书,就四处去借别人的书。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孔子,将生活和工作的辛劳都一扫而空,并且还收获了求知的快乐。用孔子后来的话讲,就是“贫而乐”。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虽然未曾像贵族子弟一样接受过正规教育,但由于他刻苦好学、敏而好问,很早就掌握了贵族子弟必修的“六艺”,并以博学和知礼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