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分离篇:如何更轻松地说再见
新学年伊始,当新生家长和孩子们第一次步入幼儿园的走廊时,我们都会站在电梯口迎接他们的到来。孩子的脸上写着各种表情,有焦虑和迷茫,也有欢喜和兴奋。家长的表情也是各不相同,有的眉头紧蹙,有的眼含泪水,还有的洋溢着鼓励的笑容,这些都很常见。快要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有些孩子会号啕大哭,紧紧依偎在家长身边;有些孩子则一头扎进了教室,连一句再见都没有;还有一些孩子会勇敢地抓起玩具,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紧紧不放,下嘴唇还直打哆嗦。
开学第一天,我们通常会在走廊里逗留一段时间,这倒不是为了安慰孩子(那是老师的工作),而是为了安抚家长。尽管多数家长都对开学的到来兴奋不已,但很多家长也发现,离开的时候会感到焦虑不安或矛盾重重。孩子一旦开始上学,他就脱离了你和家庭这个单位,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人生中第一次鼓起勇气走进一个喧闹又忙碌的教室,而你无法掌控在他身上将会发生什么。你可能会担心孩子无法和老师沟通,表达他的需求,或是担心他哭了没有人会来安慰,又或者担心他会受欺负。在孩子即将踏入人生的新阶段时,家长感到局促不安是很自然的。
我们俩也都记得,当初孩子第一天入学要离开我们时,我们那种不安的情绪。在爱丽丝3岁入学前,艾伦从没把女儿交给除自己父母以外的人照看过。她当时以为爱丽丝会哭着紧紧抓住她不放手,因为爱丽丝遇到陌生的环境一般都小心谨慎。没想到爱丽丝带着灿烂的笑容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教室,并向她挥手告别。目睹女儿离去的背影,艾伦哭了。她一直以来都十分担心女儿,却从没有考虑过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当艾伦意识到爱丽丝的世界正在扩大,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和家人时,她感到无法承受,而放手这一举动令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巨大的悲伤。爱丽丝的老师走过来安慰艾伦。老师不是在抚慰孩子,而是在抚慰家长!艾伦解释说,因为她从来没有离开过爱丽丝,真正分离时就特别难受。老师对艾伦说了一句让她终生难忘的话:“你和爱丽丝之间有着牢固的纽带,这是一条可以拉伸的、坚韧的纽带。”然后,老师告诉艾伦会没事的,可以走了,于是艾伦只得不情愿地照做了。几周后,艾伦发现爱丽丝对学校怀有一种天生的热情和钟爱,她的失落感也就慢慢变淡了。
南希的老大迈克尔开始上学的那会儿,她有一份时间上允许她早晨送孩子上学的兼职工作。迈克尔生性安静,南希本以为他需要一点时间才能适应学校。可她错了。迈克尔头也没回就走进去了。学校在教室外面放了一条紫色的长凳,孩子还处在适应学校新生活的阶段时,家长可以坐在那里。没过几天,老师从教室里探出头来对她说:“你现在可以走了。”南希完全愣住了。她原本计划“永远”守候在那条紫色的长凳上,以备迈克尔随时需要妈妈,可现在,没有妈妈,迈克尔也表现得很好。小女儿艾丽莎与迈克尔则完全不同,她性格外向、喜欢热闹。南希本以为艾丽莎适应起来肯定没问题,因为她陪哥哥来过很多次,对学校已经熟悉了。但出乎南希预料的是,艾丽莎花了好几周才逐步适应,她每天都紧紧抱着妈妈的腿,直到老师把她的手掰开。
多年来,我们亲眼看着数百位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我们也看到他们像当年的我们一样不自觉地把自身的期待和不安投射到孩子身上。从家庭成功过渡到学校生活,离不开孩子和父母的相互信任,而这种信任感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觉知自己对于分离的感受非常重要。你和你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难以预料的。即使是先前有过这种经历的父母也会有困惑,因为即便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的孩子,面对分离的态度也往往大相径庭。如何让分离变得更容易,并缓解你对这一过程的恐惧,家长可以做很多事。有老师的有力支持,再加上一点自我觉知,开学伊始的最初几周对家长来说就会变成一种积极的体验,从而帮助孩子进入学习和独立成长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