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组织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集体或团体,包括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学校、医院、机关等。由于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业界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定义组织。
【管理研究】管理学大师理查德·L.达夫特对“组织”的定义
理查德·L.达夫特认为,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组织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实体: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精心设计的结构与有意识协调的活动系统,同时又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1]这一定义描述了组织的三个典型特征:第一,组织是一个有明确目标导向的实体;第二,组织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结构并且有意识地进行横向与纵向协调;第三,组织不仅与内部的子系统相互联系,而且组织与外部环境也是有机统一的。
事实上,有关“组织”的观点在学术界也经历过不同学派的迭代与发展,包括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组织理论、系统组织理论等。
古典组织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古典组织理论的着重点是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的一般规则。那时候的研究内容更多地聚焦于组织中的秩序、稳定性、目标、标准化及规章制度等。提出官僚组织模式的“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是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想的官僚组织具有六项基本特征:一是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二是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三是组织中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四是组织中的每位成员都是根据其资格限制,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录用的;五是明确每位成员的工作范围及权责,并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工作效率;六是按职位支付成员工资,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
20世纪30年代后产生了第二波组织理论思想浪潮,其核心是行为组织理论。行为组织理论更加看重组织中的行为因素,如组织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协作关系、激励、参与等。行为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梅奥、马斯洛等。这一时期的组织结构理论强调人的参与性。因此,分权型层级制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包括事业部制、矩阵式等。
伴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组织理论也发展到了第三阶段,即系统组织理论。系统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一个系统,以此来分析组织的内部结构、管理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组织理论的侧重点是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其研究内容主要考虑生命周期、技术等。系统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巴纳德、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等。这一时期的组织结构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强调有机式组织或协作系统。
总体而言,组织理论的发展是基于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演进的,从注重对“事”的研究到侧重对“人”的研究,进而强调“人与事”并重。不同的理论学派都有其合理之处和需要优化的地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更加清晰地认知组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组织的构成要素、组织类型与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