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人数增加的原因
日本曾是一个“全民皆婚”的国家,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选择结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当时日本男性和女性的终身未婚率均未超过5%。终身未婚率超过5%的年份,男性是在1990年,女性是在1995年。
那么,是什么导致日本走向未婚化社会呢?
这其中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经济环境的变化,即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破裂。1995年兵库银行破产,日本国民曾坚信永远不会倒闭的银行也都由此开始相继倒闭。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也从1991年的顶峰值84万人开始逐渐减少。当时在第二次婴儿潮中出生的人们也正好处于就业期,这样一来,就业就变得相当困难,日本由此进入了“就业冰河期”,很多年轻人无法成为正式职员。随后,“自由职业者”“无业游民”等词语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年轻人的就业成了社会问题。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作为日本特有的公司制度,被整个社会视为标准,根据年龄和任职年数决定升职加薪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制度是与安定的未来相互绑定的。但是在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以后,许多企业开始从年功序列制向成果主义制转变。成果主义制的好处是,如果你的业绩提升,工资就会跟着上涨,同样,也就会有一些人就算干了好多年工资也不会上涨,甚至会降工资。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残酷的现实问题。
在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样的制度下,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相对比较单一。大部分人都拥有持续且稳定的经济基础,因此,何时结婚、何时生子这些人生计划都是比较好规划的。终身未婚率的急速上升正是出现在这种持续性和稳定性消失的时候。从男性的角度看,选择不结婚是因为“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在经济不稳定的状态下是不能结婚的”,而女性则是考虑“不能与没有固定收入的对象结婚”。
除了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日本走向未婚化社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女性就业情况的变化。1986年日本政府实施《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职场女性的数量开始增加,女性自身意识也开始转变。“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按照性别来分工的意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全民皆婚”时代是毫无违和感的。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性在结婚前做的都是临时性工作。日本的特有词汇“寿退社”(1)就反映了这一现象。当时,日本的职业主妇家庭数量远远大于双职工家庭的数量。职业主妇家庭与核心家庭(2)共同构成了昭和时代的家庭形式。对于当时的女性而言,结婚就是自己的工作,也是获得经济基础的一种手段,是关系到自己生存问题的大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全民皆婚”的时代,大部分男性都能结婚是因为对于当时的女性而言,并没有“不结婚”这个选项。
从图1-3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以后,相亲结婚的比例跌破50%。事实上当时与相亲结婚一样占比较大的就是职场婚姻。坦白说,职场婚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相亲,只不过是在公司内进行的。或许男女双方原本打算恋爱结婚,但考虑到早点结婚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自己都比较好,就会选择早点结婚。很多职场夫妇都是在这种无形力量的引导下结婚的。
相亲结婚与职场婚姻加起来超过50%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图1-3)。正因为如此,到了80年代,日本的终身未婚率依然没有上升。也就是说,无论是女性的结婚意识,还是公司的体制,都在推动着男性选择结婚,所以才会有“全民皆婚”的时代。对于现在60岁以上的已婚男性而言,他们一直享受着当时那个时代的恩惠,只是他们自己没有发现。反过来看,这也能证明男性是否能通过自己的力量结婚。因为,如果周围人没给男性筹备好结婚的必要条件,男性就无法靠自己的能力结婚。
图1-3 夫妻双方相识方式的变化
来源:2005年日本劳动研究杂志《职场婚姻的盛衰与未婚化的发展》
前文中已经提到,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日本女性开始逐渐走出家门,步入职场,靠自己也能够取得一些收入。这样一来,结婚就不是她们获取经济收入的必要方式了。也就是说,女性们没有必要为了经济条件再勉强自己结婚。我认为这是日本走向未婚化社会的一个主要原因。
当然,也有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人。他们认为“结婚和工作是两回事,虽然女性拥有自己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但并不意味着女性就不需要结婚了”。确实如此,但也并非仅仅如此,因为这二者密切相关。
那么,为什么女性在职场上的活跃会导致日本走向未婚化社会呢?我会在其他章节中详细说明这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