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成为卓越:西蒙学习法好在哪儿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年)在很多领域取得过顶尖的学术成就,并通过众多学术成果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多数学者,我们一般不会将其称为科学家,而是某领域的专家,例如心理学家、管理学家。但对西蒙,用科学家称呼他则更贴切,因为他是20世纪科学界的奇才,也是个通才。他是世界上第1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管理学家,也是第1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同时也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西蒙涉猎的学术领域非常广泛,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政治学、社会学、运筹学、心理学等领域。他是人工智能、信息处理、决策制定等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为多个领域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很多人认为,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做深”,了解不同领域需要“做广”,而深度和广度不可兼得,一个人一生能把一个领域研究透,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已经很难得了,不可能成为不同领域的通才。但西蒙向世人证明,这种观念其实只是人们的固有认知。
西蒙在很多科学领域都有建树,各个领域的世界级大奖他也拿过不少,西蒙获奖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西蒙获奖情况
很多在某一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学者终其一生都很难获奖,西蒙却能在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获得最高荣誉。
为什么西蒙可以在这么多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
西蒙并不是什么过目不忘的“超人”,智商也没有高到让人望尘莫及。西蒙的卓越,主要得益于他的学习方法。西蒙曾说,只要方法得当,肯下功夫,具备一定的基础,人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任何一门学问。
学习法是关于学习的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的方法,是“掌握万法之法”。而西蒙学习法,又是各种学习方法中被世人公认高效的。西蒙本人的卓越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掌握西蒙学习法后,就有可能快速学会许多知识。
本书接下来的内容将会深度解析西蒙学习法的原理,并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更多学习方法论,探讨西蒙学习法的延展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说:“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其实学习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因为人在学习的时候,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想,但不学习的时候,什么都要想。
西蒙和中国有非常深的渊源,算是个“中国通”。他先后10次到访中国。除美国外,他在中国度过的时间比在任何其他国家都要长,加起来足足有一年。他还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西蒙有个中文名叫司马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厚粲回忆,这个中文名是西蒙和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的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得主荆其诚先生一起取的。
荆其诚与西蒙私交甚好,曾多次邀请西蒙来中国。1983年,西蒙受邀来到北京大学讲授认知心理学。后来,荆其诚和张厚粲根据其授课内容,形成著作《人类的认知》。
西蒙的英文名叫Herbert Alexander Simon。美国人的姓名结构一般是名字·名字·姓氏,姓氏在最后,名字在前面。Simon是西蒙的姓氏,Herbert和Alexander是西蒙的名字。
美国人的中间名一般只在家族内部使用,有点儿类似中国父母给孩子取的小名。美国人书写自己的名字时一般只保留中间名的首字母,有人则习惯省略不写。除生活中比较私人的交流外,外人一般不会称呼对方的中间名,法院也不承认中间名是法定姓名,所以西蒙的英文名也可以为Herbert Simon。
西蒙的姓氏是Simon,中文的书面翻译习惯将Simon翻译成“西蒙”。但实际上,Simon的英文发音更接近“赛门”,“西蒙”更像是某个法语名的发音。荆其诚跟西蒙说,在古代,中国有不少姓“司马”的名人,例如司马光、司马懿。Simon的发音“赛门”跟“司马”有些类似,所以西蒙的中文名可以姓“司马”。
中文姓名一般是2个字、3个字或4个字。姓用了复姓,名还可以取1个字或2个字。西蒙的名字是Herbert,读音类似“赫伯特”。荆其诚觉得可以取“贺”字,一来与Herbert的首音发音相同,二来恭贺西蒙来到中国,三来“贺”字也有喜庆、祝颂的含义,是个寓意正面、人们喜闻乐见的好字。
西蒙对“司马贺”这个中文名字很满意,在中国时一直使用自己的中文名字,向中国人介绍自己时,也喜欢自称“司马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