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作用
如果情绪每时每刻都与我们共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理状态,那么它一定有重要的作用。情绪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我们的大脑在我们出生时,便配备了一些便于我们迅速应对生存问题,无须思考和推理的功能。比如,当我们遇到突发危机时,我们的大脑可以立即决定应该采取哪种行动,是逃跑还是攻击,而不需要等我们对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你在开车遇到障碍物时会突然刹车就属于这种情况:还没等你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刹车这个动作就被触发了。这里,主导我们做出生存反应的是恐惧。所以,情绪的作用是快速评估当前的情况,分析这个情况存在哪些危险或可能带来哪些好处,并立刻给出反应。当一个刺激突然出现时,即使我们还没来得及意识到相关情绪,它仍然是大脑在对外部世界或内部现实进行评估后产生的。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情绪在工作,它都像一种警报,时刻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同时也是行为背后的强大动力。有了情绪,我们的逃跑和战斗等行为才得以被激活。
情绪对评估和决策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觉得情绪“害人不浅”,因为它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能力[2]。17世纪,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将理性与激情对立起来,认为激情不利于使人保持理性。他认为,我们必须驯服激情这种动物性特征,培养智力,因为智力象征人类的尊严,也是人类优越性的终极证明。即使在今天,也有人认为情绪会干扰判断力,一个人最好不要过于情绪化,应该理性行事。他们将情绪视为奢侈品,认为积极情绪多少能够督促人们认真思考,属于一种奖励,而消极情绪是彻头彻尾的干扰项。
我们若想更好地了解情绪在执行理性行为,比如在判断或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则需要先为情绪“正名”。人生路漫漫,充满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根据大量不清不楚的、互相矛盾的信息预见后果,找出解决办法,做出行动计划并采取行动。比如,在选择职业、寻找配偶、决定要不要分居、与人发生冲突时,我们若想做一个决策,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思考。达马西奥在《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大脑》一书中描述道,人类的大脑有多个神经系统,它们有的控制情绪,有的控制身体功能,都为了人类的生存而服务。这几个神经系统协同工作,当涉及对人际关系进行判断时,我们的情绪不一定是非理性的;相反,在大部分情况下,情绪与我们面临的情况是相适应的。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什么,环境在如何影响我们。因此,情绪是我们的向导,支持我们的直觉智能。我们的感受与过去的经历有关,情绪能帮助我们考虑更微妙的部分,即事情背后的一面,让我们了解其他人的感受并预测他们的反应。
当然,过于强烈的或者不恰当的情绪有时确实会干扰我们的思维能力。比如,我们有时会一气之下决定辞职,或者和交往多年的恋人分手。一旦怒火平息,我们也会意识到错误,后悔自己太冲动。缺乏情绪的情况则更糟糕。我们的大脑有专门触发情绪的部位,科学家们观察了这一部位受损的患者,发现个体的情绪反应能力出现问题可能是其产生非理性行为的根源。达马西奥举了两个例子,某人在发生事故后触发情绪的部位受到损伤,他盲目地相信所有人,明明会亏的生意也照做不误,而此人以前绝不会这样;另一个患者同样是这个部位受损,对妻子的感受毫无同理心,这使得他原本美好的婚姻关系受到破坏。所以,当我们面临不确定、复杂的情况时,情绪虽然有可能会出错,但它能为我们提供不容忽视的信息。
反思能引发情绪。比如当我们想象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哪些后果时,会回忆起以前经历的、类似的情景,情绪便由此产生了。达马西奥把由思维和记忆引发的情绪称为“躯体标记”。躯体标记是我们通过体验获得的,它就像一个警报器,会引导或阻止我们采取某个行动;它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干预的情况下被激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不记得原始事件的具体情况,但由于情绪产生了,大脑会把我们之前的体验考虑在内,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我认为,在做决定时,我们自己大概率没有意识到情景或躯体标记引发了情绪,大脑却早已将情绪因素考虑在内。这种现象可能是直觉智能的来源,推动我们在没有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情况下做出决定。
情绪和思维是协同工作的。情绪被触发后,会像反射一样,在记忆的帮助下无意识地对外部刺激进行评估。随之而来的反应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是合适的,但在其他情况下又可能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反应都是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习得的,没有考虑原始事件与当前情况之间的细微差别。相比之下,有意识的思维就显得很重要。感觉会延长情绪影响我们的时间,使情绪渗透意识。这就是和心爱的人吵架后,悲伤和愤怒会在我们的心里徘徊好几小时的原因。情绪在我们的心中逗留,为大脑形成心理表征提供了时间,从而使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好地分析情况,指导我们做出反应。此外,情绪和图像主要是由右脑产生的,左脑负责更为理性的部分,左脑与右脑交织成一个网络,当左右脑协同工作时,我们若掌握足够的信息,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断、更明智的决定。
情绪对沟通的影响
你怎么知道爱人现在是否有时间和你严肃地谈谈或来个浪漫约会?哪些迹象表明同事需要你的支持,哪些迹象表明你最好不要管他?是什么让你发现你的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关心、安慰,即使他什么也没和你说?大部分时候,我们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一系列小线索识别周围人的情绪状态,并调整自己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情绪对于沟通而言至关重要。我们在与其他人接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风吹草动”,情绪就会自发地出现,并通过内脏、骨骼和肌肉组织等以躯体形式表达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身体姿势、动作的快慢、眼部活动、面部肌肉等来识别背景情绪。虽然情绪的肢体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我们控制,但它们是可以习得的。如果说感觉是内在的,那么情绪就是外在的、肉眼可见的。我们的面部肌肉可以表现愤怒或悲伤,在听到坏消息时,我们的脸会“唰”地一下变白,在羞愧或害羞时,我们会满脸通红……喜悦、悲伤、恐惧、沮丧等还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如冒汗的手心出卖了我们焦虑的心情,哭泣见证了我们的痛苦等。
情绪的肢体表达也是由右脑负责的,我们的右脑会自动地、无意识地触发情绪、感知情绪,并把情绪记录下来,这一切有时是在我们毫不知情时发生的。肢体交流往往比语言表达更重要,它可以传递同情、厌恶等信息。有时,在一个人还没有开口时,我们可能就猜到了他想说什么,那是因为他的情绪状态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了出来,给了我们不少线索。
克里斯托夫·德茹尔(Christophe Dejours,2001)是一名精神分析师和心身医学专家,他用术语“表达性行为”来表示这种由情绪引发的、不受控制的肢体表达。“表达性行为”反映了我们在人际交流中运用肢体的方式。在人际交流中,肢体表达总是胜于语言表达,甚至我们的身体有时比我们更早一步意识到情绪。“表达性行为”从不说谎,当我们想掩饰内心的情绪波动时,身体会背叛我们。所以,有时一个人嘴上说他没有生气,但浑身都散发着愤怒的气息,其他人一眼便能看出他的真实状态。
“表达性行为”是婴儿在被成年人照顾的过程中以及在与成年人开展亲子肢体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情绪对话习得的。因此,它带有那个成年人(照顾者)所特有的、原始的心理功能标记,并反映了他对不同情绪的舒适程度。通过这些交流,婴儿开始体验自己的身体感受,发现自己的情感,并根据在照顾者身上发现的东西,学习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方式去传达他自己的情绪状态。每个人表达情绪的能力不一样,有些人可以轻松地表达欲望、温柔、攻击、悲伤、喜悦,有些人则不然,一个人的手脚笨拙、不自然、肢体僵硬、发冷等状态都可以反映他在情绪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表达性行为”能够让我们控制对情绪的表达,若我们这方面的功能存在不足,便容易有冲动行为。“表达性行为”的缺失还会引发沟通障碍,引起误解。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为了调节身体,维持体内的动态平衡,我们的大脑会触发一系列机制,减少我们内在紧张的程度,并且大脑在争取降低我们的紧张水平,使我们保持良好、平静的感觉。个体被触发的一系列机制中,有一项便是情绪。我用一张图来描绘人类体内的动态平衡调节机制,其具体过程可简述为:一个反应被整合到更复杂的反应中并为其服务,这种整合是层层递进式的(见图1-1)。
图1-1 动态平衡调节机制嵌入图
这一递进结构的基础是体温信号、饥饿信号、口渴信号、免疫系统和代谢调节。面对危险时的逃跑反射或攻击反射,以及旨在避免痛苦和寻求快乐的行为负责协调基础结构,以便我们能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需求和动机会整合以上内容,触发冲动,推动我们寻求满足感。情绪会告诉我们自己具体产生了哪些冲动以及环境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是什么样的,这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情感调节位于这一结构的顶层,负责优化令人愉快的情绪,让我们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令我们不舒服的情绪。因此,我们能否保持健康和平衡的状态,取决于我们应对正面和负面影响的能力。当情绪调节进展良好,情绪既不太强也不太弱,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时,心理图像[3]将顺利地浮现,而心理图像是对心理的翻译。情绪会引发身体紧张,通过想象等情感调节,我们将为身体紧张提供一个心理出口,这就是我将想象称为“疗愈性思维”[4]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