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演化:那些心理学研究无法摆平的心理冲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总结

• 威廉·哈兹里特是第一个将偏见定义为“对任何问题没有经过仔细研究就预先做出判断”的人。他认为偏见是“无知之子”。

• 戈登·奥尔波特强调,偏见包括“毫无根据的判断”和“情绪基调”。

• 奥尔波特认为,偏见是预判的结果,来源于“与‘像自己一样的人’相处才更舒服自在”这一观念。

• 奥尔波特认为,分类和分离是偏见形成的两个重要元素。有些分类方式随着“核心真理”而形成,但有些则是非理性的。面对任何非理性的言论,人们都有非常简单的策略来坚持自己的分类,“当事实与认知领域不相符时,例外就被认知,人们则会慌忙地使出防御机制来填塞认知漏洞,不允许危险地开放”。

• 人们常说“有好的黑人,可是啊……”这样的论调,就是强化防御心理的一个例子。

• 奥尔波特根本没有考虑,偏见的主要成分是否完全存在于潜意识中。

• 当涉及种族偏见时,奥尔波特只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意识范围内的认知,而不是最初激发它们的无意识情感。

• 一些心理学家从进化角度看,人们了解他人的首要判断就是此人是敌是友,他们是否有能力(即他们实际上的威胁有多大)。这两个由“友善度”(朋友/敌人)的判断和“能力”(大威胁/小威胁)定义的维度非常重要,有助于理解我们对其他社会群体的情感和认知反应。

• 杏仁核似乎对不同种族群体的人的形象做出反应时至关重要。它面对不同种族的人会被触发的方式和习惯也不同。

• 患有威廉斯综合征孩子不存在社交恐惧,而社交恐惧似乎是种族刻板印象的基本前提。

• 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可能会激发偏见,而这会在无意识层面发生。

• 情感往往先于认知。我们可能会先有一种情绪状态,并倾向于在这种情绪状态下行动。认知有时则可能允许我们用理性或看似理性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情感。

• 戈登·奥尔波特曾写道:“生活中的偏见很少能一帆风顺……这种对立的力量很难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融合。”

• 当我们在筛选简历时,对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人的内隐(无意识)态度有可能会引导我们下意识的眼球运动。我们对合适候选人的“理性”判断是基于带有偏见化的固定模式。

• 这些更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过程在个体中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是“对立力量”存在于个人内部的一种现象。


注释

[1]温啤酒,在英国被称为“真正的啤酒”。这是一种回归到原始状态的啤酒,没有经过过滤,没有受过任何化学物质的污染,没有会产生气泡的二氧化碳或氮气,甚至也未经过高温消毒,就在常温下一直在木桶里持续发酵。——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