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何谓道德与道德教化
没有清晰的概念就没有清晰的问题。一切学术研究必须以准确清楚的概念为前提。关于“道德”“德育”“教化与道德教化”内涵的界定,古今中外,依据各自的逻辑和标准,其含义各不相同,却有着一些共同特点。弄清其概念,有助于认识问题。
一 道德与德育
(一)道德
“道德”是由“道”和“德”组成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其意思是说人心之道,就在于执守中正之道,诚挚恳切,一心一意。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十六字心传”就体现了“道”之微妙与抽象的本质。《易经》也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大全,并不是实体,是具体事物和具体行为的抽象意义与内在本体。“德”即“得也”,就是得道,也就是个体对道德本体的领悟与获得。道并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意义,一种精神的呈现,“得道”也就是道德,就是人的精神、心灵的升华,自我获得,自我成长。
在苏格拉底看来,道德即知识,“此乃不知德不足以成德”。而其弟子及后继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更是理性,是使人生知、情、意的各种活动得以和谐配合,并获得幸福的途径。康德认为,道德是人在现实生活中依理性而自定规律,以至奉行的方法。
如今,在我国道德特指一种社会规范或社会价值观念,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古今汉语实用词典》就明确定义说,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中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通过社会舆论起约束作用。概而言之,道德的含义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德是人的道德,只有人才有道德,人始终是道德的主体。人类在长期的生产与发展进程中,逐渐有了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要。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道德作为一种关系调节的规范在个体身上萌芽并发展成熟。
其次,道德作为形而上的社会意识,体现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或规范。道德从本质上说是主客观精神的统一体,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表现为一种规范、知识或价值。
最后,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2],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道不远人”,道即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3]。人不能离开生活及自身实践而言道德。儒学大家唐君毅就认为,道德是实践之事,而不是理智之事。鲁洁也认为,人的现实生活才是道德存在的基础,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实践性、整体性、生成性是生活世界道德的主要特征。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不仅体现为精神或是某种抽象价值,而且指向人有目的的行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里,道德所导向的就是人的目的的实现。
(二)德育
不同的德育含义反映了不同的德育理念,并指导着人不同的道德行为。德育从狭义来看,就是指道德教育,这层意思并没有异议。但从广义来看,德育的名目繁多,纷繁复杂。这里需要理清并言明“德育”在本书中的意义。
从定义外延上讲,顾明远认为,德育是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在中国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4]王道俊、王汉澜也同样认为,德育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5]这样的意义在鲁洁和王逢贤那里也得到了认同,他们认为,德育应该包括其外延的所有组成部分,即政治、思想、法制、道德等几个方面的教育。
不仅如此,近年来,德育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泛,环境教育、民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无神论教育等也进入了德育的范畴。陈桂生有趣地说:“‘德育’是个框,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头装。”[6]在檀传宝看来,德育概念的界定应该坚持“守一而望多”的原则,不应过于“泛化”,德育即道德教育,“大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道德教育,同时兼顾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7]从而他认为德育就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事实上,檀传宝是从内涵上指定德育作为人的活动的内在本质的。除此之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将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成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孙喜亭在《教育原理》中指明,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不管是“转化”还是“内化”,都从实质上说明了德育活动是一个“化人”的过程,从现代化意义上说,就是“化现代”,使人成为一个具有自律精神、理性精神、创造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开放意识的现代精神的现代人,是主体整体性内在生命生长的活动。因而,我们认为德育就是人之主体性的活动,是人在关系世界中的活动,是人之生命个体的德性自主建构的活动,其目标旨在使人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现代人。
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时刻的大学生,都有一个十分丰富的活生生的内心世界,并时时刻刻处在一种对世界和自身思考的过程之中。他们根据其所受到的周围的各种影响,校正自己的价值观,调整对自我的认识,选择自己的政治方向,改造和完善自己的性格,确立今后的发展道路。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德育的首要作用,就是给大学生思想发展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拥护党和社会主义,并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因而笔者提出,要将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要求转化为德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
我们不参与德育外延所包含意义的讨论,而是要追问“德育”活动的本真到底是什么,从其过程和目的来看,德育是人之追求自我完善,在世俗生活中不断自我建构,使之成为一个现代人的活动。
二 教化与道德教化
人类文明的每次进步发展都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类每前进一步就会不断将其道德、价值及文化等进行传递与延续,这个过程即教化的过程,而每一种教化无不蕴含着道德教化的意义。古往今来,“教化”与“道德教化”的意义也发展变化着,仁人智者给出了不少相关定义,这就有必要对其含义进行梳理,厘清其规定性。
(一)教化
在中国话语里,“教化”有多重意思。在许慎《说文解字》里,“教”即“上所施,下所效也”;“化”即“教行也”,教化即是使国家社会认同的道德规范、政教伦理措施等在社会中得以施行,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品格,以指导人们的实际行动。在这个意义上,“教化”即是“明人伦,兴教化”中的“教化”,也就是说,“教化”是作为一种国家行政手段或工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伦理秩序及其情理意蕴进入人们的心灵,成为人们的行为范式、情感依托、价值根基,“化民成俗”,以维护国家秩序与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化是社会性的。
此外,教化也指个体心灵情感在某种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引导下,潜移默化,性与习成。个体心灵或精神有了某些获得,得以转变的状态与结果,即是教化。对于个体来说,“教”就是用“善”或者某种“好”的价值观念等进行启发或引导,个体则诚心诚意地实践而自我获得,即所谓“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这就是“成德”。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教化”不仅蕴含着社会教化的意义,而且包含了个人品德成形的含义,人的自我塑造成形,有一种主动性的、内在性的品质,“人的自我教化”,指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现实个体。
在西方文化情境中,“教化”(paideia)的主要意思是“教并使习于所教”,即受到某种熏染,通过“矫正”“惩戒”,生成良好的德性与习惯。柏拉图《理想国》描述的就是人的灵魂逐步上升的过程。柏拉图认为,纯粹知识只有神才能够拥有,人只能够爱智慧,并永远地追求智慧,也只有通过爱美才能够接近智慧和善,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精神得以升华,也即得到了教化。
在德语传统中,教化是指人性通过不断的精神转变而达到神性的完满。在德国人文主义者如歌德、席勒、施莱尔马赫、赫尔德尔以及洪堡等人的努力下,教化蕴含了“崇高人性的塑造成形”含义。“他们都对思想塑造生活的力量和个人自我修养的能力有着共同的信仰,认为个人可以修养到自己的内心冲突得到克服而与同胞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程度。[8]
大哲学家黑格尔完整地阐释了“教化”一词的意义。黑格尔认为,教化即是自然存在的异化。人在现实环境之下,通过不断的自我意识活动,把自己变得符合现实。人并不是天生就是他应该成为的样子,而要在生活的个体修养中成为他理想的样子。人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获得精神上的提升。通过这个过程,人才能从大自然中脱离出来。因而人的教化,也是个体心灵的教化,是人精神领域的活动,它涉及人的全部精神、情感、理智、意志等,是人整体生命的化成。康德说:教化必须引导个人知道他生命需要达到的理性目的。
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阐释“教化”的含义。
其一,教化贯穿于一个人生命的整个过程。
这就是自我生长的过程。“教化的结果并不是完成了某种技巧上的目的,而是超出了塑形和教化的内在过程,因此教化的结果就是处于不断的继续和进一步教化中。”[9]人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变化无穷、形态万千的世界,人的生活不断延展进步,人的教化也永不止步。
其二,教化过程指向生活实践。
教化过程中主体多元,并且扎根于现实生活,指向实践。教化是一种实践的智慧,不可以简单地运用抽象理性进行认识。个体的教化是以社会现实环境为依托的,教化过程也总是处在一系列关系世界之中。“教化大行”而至“化民成俗”“天下和洽,万民安仁乐宜,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10],体现的就是一种超出单一个体、寄予生命的实践智慧。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还有“孟母三迁”从侧面反映出只有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之中,“化境”才得以产生教化功能,人才能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
其三,教化目标指向心灵提升。
教化目标个体的整体素质和内在本质的提升,涉及人的心灵、情感默化与升华。雅斯贝尔斯说:“教化观在活动中完成,它的目标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11]教化就是个体整体性品格的养成。“教化是面向个人灵魂的内在和谐的形成,为此,教化提高个人对灵魂的自我理解、自我治理、自我更新的能力,它是一种灵魂的治理和自我治理的统一。教化导向心灵的健康,导向个人的理性与欲念的和谐、德性与利益的和谐、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和谐、道德知识与行动的和谐。”[12]
(二)道德教化
以“道德教化”代替“道德教育”来谈道德问题,是希望以更加柔和的情怀、更广阔的视野,用中国话语来谈道德教育的活动。中国古代不说教育,而常言教化,“中国则言教化,一天人,合内外,更重自然方面。孔门四科首德性,德本于性,则人而通天,由人文而重返自然”[13]。因而,道德教化更加体现为一种人文的精神活动,它用人类一系列优秀文化,比如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艺术哲学等来启导人,为人个体生命精神的升华提供途径,以创设人的精神空间。“我们总是在做事中做人,在处世中处己。人不是天生就有道德的,所以,人需要道德教化。”[14]教化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它指向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精神成长。在教化的过程中,人的精神升华进程总是离不开对真、善、美的追求,离不开人德性的养成。“任何教化活动都包含着伦理道德的旨趣,德性的教化乃是教化的核心。”[15]
道德教化是个体的整体精神的全面涵育和成长。人之生命成长与生命的觉解,必然要在现实生活及其关系之中完成,通过涵养德性,达到自己生命的精神高度,成就自己,完成自己。反过来说,人不可能离开自己的现实生活及现实伦理而成人成己。道德教化也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对于人的德性来说,知识的作用非常微小,但是其他条件的作用却很大,而且比什么都重要。道德教化并不是知识的学习,或是人某一方面的教化。
道德教化的实质是“人之道”。因为道德教化是在人与己、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通过对话与交流,变化气质,以改造自身。而且道德教化的着眼点在于使人成为自己。道德是人的气质的养成,是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质,更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于外,个体能够与自己、他人和世界和谐相处;于内,个体精神空间得以饱满,品性得以成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批判了“猪的城邦”,主张将人从“猪的城邦”中提升出来,使人们懂得是非、善恶、荣辱。这就是柏拉图所认为的道德教化。因而“道德教化”具有如下的意义:
其一,道德教化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情理”[16]统一的个体。
一个人的精神层如果有了形而上的理性精神,在个人情感中融入理性,就可以冷静、淡然地看待一切事物,胸怀宽广,目光远大,从而他就不会为一点点的小利所诱惑;他个人的情感就会平和、通畅、浑厚,因而不会矛盾、粗暴,也不会存在情感隔膜,而是一种内在整体性的统一,敏锐而灵活,因而不会为人的私欲所诱惑。一个经过道德教化的人,他的个体精神是深厚、正大、雄浑的,并能够形成举一反三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他能通理,明白事理的当然和必然,在重大困难面前不会不知所措,情感失调,这样才可以说一个人有了道德品质。
其二,道德教化是对人的生命的启导。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稳定的情感品质,不是偶尔产生的。个体德性品质并不仅仅靠学校的道德说教,或是由社会教条式的规范养成的,道德教化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升华和塑造,贯穿人的一生,是整个生命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涵养和熏陶。而个体具备的独特性和自主性,本身也要求道德教化不能忽视各个生命的特殊性,所谓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或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五年计划”等,是很难真正实现道德教化的。
其三,道德教化是一种实践的智慧。
道德教化的实践,就是依靠对个体生命的激励与引导来完成的。道德教化促进人的德性养成,调节人内在的冲突,使人整体和谐,这本身就意味着不能简单粗暴地硬性规定和要求人成为什么样的人。道德教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激励和引导,启导性地使人成为一个积极有为的生命体。如此,将人引入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德性自我追求过程之中。
这样才能使得人通过自我教化,对生命万物充满敬畏,使个人精神境界得以提升,使自己完满的德性得以生成,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升华,使个人生活得以美好而不断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