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德教化的失落
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而不是制造无灵魂无情感的物质产品的地方。正如中科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所说:“我们的教育,一定是‘育人’,而绝非‘制器’;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而远非只训练技能。”[17]高校如果丧失了自己本真的灵魂,那就不再是学校,而是工厂、公司。有人说,当今社会已陷入人性危机中,人性已被现代社会分裂成碎片而片面化了。
毋庸讳言,目前德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
第一,片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虚高,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片面强调牺牲性、付出性、遵从性的道德,缺乏报偿性和支持性的道德。第二,单一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教师满足于传递特定的价值准则,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主体的发展和学生独立情感的体验。第三,空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陈旧,与现实生活和时代发展相脱节。片面强调远景目标,忽视生活目标,等等。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教会顺从”。
“现在的大学生真不如以前?”“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他们自私自利,毫无进取心,感情空洞,精神空虚,生活盲目,没有目标。”“现在大学到底怎么了?”诸如此类的言辞不绝于耳。我们自身已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事实出发,全面反思当今道德教化的状况。
一 因强化而弱化
当前,各种教育改革花样翻新,但效果不甚理想,并出现各类教育冲突。道德教育直接关涉学生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等,一旦扭曲,满是恶果。学生谩骂、殴打父母,甚至对父母行凶,是为不孝;学生欺友骗朋,是为不义;学生残杀暴虐,是为不仁。一旦学生种种劣迹成风,社会各界总是会质疑吐槽:“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学校怎么把我们的孩子教成了这个样子?”等等。
教育陷入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境地,不断替学生选择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又怎样作为,然后依据制定的一系列条条框框,评一个“三好学生”“五星学生”,以此说明该学生多么品学兼优!道德是不可评比的,道德有层级秩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制度设计到课程设置,看起来做了许多的事,但那只是成为我们可以陈列出来摆放给别人观赏的东西,这些我们又是做给谁看的呢?道德成了纸上文字,而不是成为学生个体的内在品质与精神。总体看来,实质上道德教育却因强化而至弱化,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
灌输太多,自由性缺乏。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实质上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反思当下,我们的道德教化不也就是一种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吗?教育扮演“家长式”的角色,是我国教育根深蒂固的传统。在学校里,教师不断照本宣科,德性教育成了德性知识教育,学生按照条目背下来,期末考出一个合格的成绩就可以过关。扪心自问,道德教育是考试合格就可以过关的吗?是你之外的人说你道德品质合格就合格的吗?你此时此刻合格了,不代表你一辈子都会合格;你在此处合格了,不代表你在他处也可以合格。道德教育是人一辈子都要修炼的,孔子尚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灌输的后果是学生可自由选择的余地太少,学生拿到一张纸就可以肯定或否定自己,拿到一句评语就可以为所欲为或是不再作为。我们并不否认灌输及间接经验的价值,但是过分而为就大而不当了,它的一个重大弊端就在于忽视了间接经验的时代性。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样,间接经验的价值就需斟酌。
道德教化是修己修身的学问,是学生主体在学习生活中自由选择的。自由选择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底线触碰不得,什么善又是可以无限扩展发挥的。学生在自由选择活动之中,比被动灌输的印象会深得多。好似在《秘密花园》上涂抹色彩,如果我们必须按照色彩学中三角形该涂什么颜色,正方形该涂什么颜色,太阳花该涂什么颜色,牵牛花该涂什么颜色,一一规定下来,千篇一律,看似色彩斑斓,其实着实无味,毫无美感。让学生自由发挥,率性涂画,那才是“这边风景独好”。在这种情境之下,德性一旦养成,学生就会一生受益。实用主义者认为:“合理的道德教育必须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上面的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规律。”
共性要求、外在要求太多,学生自主性丧失。中国的学生好似“泥娃娃”,任由你捏,家长这么捏,学校那么捏,社会说不行,这样的我不要,必须按照我的要求来塑造。学生没有自主性,也由不得他们有自我要求的余地。教育失了本性,教育不是关乎学生自己的事,而是他人的事,一切由他人说了算。教育不再是“成人”之学,而成了“起跑线”的角逐;教育不再育“人”,而只在乎育“才”——状元之才;教育不再“学理”,圣人之道只是湖光掠影,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在这个时代转换成“物我关系”。一块好的木料,不依它的质性雕琢,也不能够呈现它的美妙。何况是人?
湖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楚廷曾说:“人是一种美的存在。”这种美是什么呢?首先,人是自然之灵,人是自然造物,却与禽兽不同,被动地受制于自然,人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发现自然的美,规避自然的恶。其次,人是智慧的存在,人可以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人能够在苦难和喜悦的成长历程中完成内心的成长、成熟。最后,人是道德的存在,人不是“物”,人有情感意志体验,而且可以控制自我情感意志,能够依据社会准则以及自我认知做道德判断,良好地处理物我关系、他我关系,使社会运行于“人”的秩序世界之中,而不是物的规律之下。人有自主性,对其万不能干预太多。
强制太多,自觉性不足。我国高校德育基本上是依据政治理性展开的。政治目标往往是我们高校德育的唯一取向,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唯命是从。德育成为政治的工具而丧失它“育人”的功能。在德育过程中,我们用“统一的目标”要求学生,用“统一的课程和教材”教授学生,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使得学生在强制力下按照“统一标准”成长。教育“生态”恶化,教育何谈作为?学生生长环境过于恶化,学生德性何以长成?自由是人的本性,教育要以人为本。道德教化必须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设有利于人整体精神健康成长的环境,从而使人到达永恒的“自由王国”。如果德育仅仅表现为一种控制,人性的缺失和褊狭必不可免。
二 因泛化而淡化
无本原无根基的道德教育是无益的。不扎根的道德教育,好似浮萍,漂泊不定,易随波逐流,放浪形骸,不知所踪。而且一旦满池浮萍,就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不会有半点涟漪,这绝不是美的所在。
不少人将道德教育视作道德知识加以灌输,将重点放在道德规范的制定和宣传上,并以社会道德评价,或褒扬,或惩戒的方式,力图使人们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由于必须对道德规范作出理论的概括,因而形成了对所有人都适用、都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体系。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有稍嫌高迈、抽象和过于纯粹的地方,因而难以针对具体情况加以实践。
道德教育泛化的根源在于随着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构成等)的变化,价值的多元化,人们缺乏自主性,没有“主心骨”,以致思想观念混乱;人们在多元的世界里到处碰壁,不辨方向,以致思想行为紊乱。生病则乱吃药,药方不对,病却越来越重。如今高校德育的情形与此有些类似,到处找药吃,德育的“病”却越来越严重。道德教育一旦丧失本真,不再以培养人为目标,不再视人内在精神品质的养成为依归,人们不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对它丧失了概念和感觉,道德教育也就完了。且看我们的德育怎么了。
其一,泛政治化。
认为道德教育就是政治教育,将政治课视为德育课。张楚廷曾说,历史表明,德育课是随着政治被泛化而泛化的,而政治在逐步理清自己的时候,德育并没有仔细清理自己,这是德育的落后。德育的理念以政治为导向,德育的内容以政治学为主体,德育的目标以培养接班人为指引,德育的方式方法僵硬老套,德育的评价标准统一,等等。德育被无边无际地泛化了。如果德育以政治理性为“金科玉律”,以共性培养替代个性培养,无疑是对教育本真的一种践踏。
其二,泛法律化。
以法律规范替代道德约束。法律是社会人关系世界的底线,而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最低标准,它是人作为一个“人”的底线。西方文明的精髓就是法律。法律是西方社会构建的基石,它是人们保护自己自由的基本准则,是西方关系世界的准绳。自从“西学东渐”以来,我国一直走在向往现代文明的路上,建设法治国家,培养法治理念成为我们国家一百多年来几代人不懈努力奋斗的方向。现代文明社会离不开法律,法律组建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关系网络。我国要向现代化社会迈进,依法治国,使社会有法可依,必然要重新建构以法律为社会关系基本原则的关系世界。传统伦理关系被打破,在转型时期必然会造成多样的社会道德伦理问题。
现代文明以法律为基础,并不意味着构筑人精神世界的人文道德的消亡。法律可以成为行为规范,但不是道德,道德更不是法律。道德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内容、手段与表现形式等与法律都不一样。人之为人就有了道德的雏形,而法律是私有制及私有制社会出现的产物;道德是人们维护人之伦理世界关系的准则,法律是人们维护社会关系秩序的准绳;道德旨在使人达至“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圣人境界,法律旨在形成公正严明的社会秩序。
法律教育并不能等同于道德教育。人们懂得守法,却不知道为善;人们知道要学习法律知识以防卫、保护自己和家人,维护正常的社会关系,却不知道扩展人本身的善心、仁性,那么,何以“亲亲”“仁民”“爱物”,以使天下和美大同呢?道德教育不是法律教育,道德教育体现人性,法律教育体现社会性,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因而,我们不能将法律知识教育、理念教育泛化为道德教育。
三 因恶化而虚化
孔子言:“庶之、富之、教之。”今天我们是富裕了,却缺失了“教”。德性之教,从哪个阶层看都是缺失的。“社会本位”和“集体本位”成为德育所遵从的唯一准则,个人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被忽视。个性培养的缺失导致个人精神的片面性。个人个性的丧失,个人完整人格的离场必然导致个人道德行为的失范,甚至引发社会性犯罪。这些都是道德教育逐步恶化所带来的惨烈结果。逐步恶化的道德教育使得人们整体对道德教育感到失望,道德教育形同虚设。
人们不得不在空虚的快乐中饮鸩止渴。追问“我们的信仰在哪?”“我们有宗教信仰吗?”“该不该信宗教?”等等,这是人们在道德教育离场后思想陷入混乱和迷茫,精神空乏和无助的典型表象。
人是独立自由的存在。没有独立自由的自我,关系世界定是一团乱麻。人在共在的世界里首先要有“我”,才会有“我—你”“我—他”。只有在共在的世界中,人才会创造自我,形成人的世界,人的生活世界。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变的社会,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以及多样性必然会改变或冲击人的内在以及外在的关系世界。道德教育如果不能培养人的自立自主,使人整体精神养成,使其首先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那么它就是失败的。如果不能使人在共在关系世界中确定自己的存在,人失了自我,道德教育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实际上,无论是道德教化的强化,还是泛化,抑或是恶化,都是道德教化中主体性缺失的表征。道德教化仅仅从外部强制地塑造人,必然会导致人内在整体精神的不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