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脾胃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南方地域的临床实践促使中医学术改革

宋金南渡后,江南经济文化日益繁盛,在此背景下,学术水平较高的医家渐次增多,突出者为浙江的朱丹溪,他在融前人学术之常的基础上,大力赞扬金代医家的创新,但又明确地指出其不同(刘河间为寒凉派、李东垣为补土派、张从正为攻下派),其立论的基础强调地域区别。由朱丹溪开始,江南名医辈出,使中医学术面貌出现较大变化,及至明末清初,经过5位江南医学家(吴又可、叶桂、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的努力,确立了温病学说。江南医家们在常年接触的大量病例中,积累了诸多与北方医家不一样的实践经验,也经历了二三百年之久的酝酿,创新形成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温病辨证体系。

寒温分立,一直引起许多争论,但持平之论者,多能从地域角度进行讨论。如清代程钟龄说:“东南之地不比西北,隆冬开花,少霜雪,人禀常弱,腠理空疏,凡用汗药,只须对症,不必过重。予尝治伤寒初起,专用香苏散加荆防等药,一剂愈,甚则两服,无有不安。而麻黄峻剂,数十年来,不上两余。可见地土不同,用药迥别。”他针对麻黄汤指出:“此方不宜东南,多宜于西北。西北禀浓,风气刚劲,必须此药开发,乃可疏通,实为冬令正伤寒之剂。若东南则不可轻用,体虚脉弱者受之,恐有汗多亡阳之虑。”

从地域角度来看,这些中医学术的变化是因客观条件而促成,并非某些医家的“标新立异”,参考现代临床科研的概念,可以说地域条件的差异越大,气候条件和病证特征越典型,同时可供观察的病人数量越大,就越有利于理论与治法的发现与创新。而这种创新当然不会否定其他典型地域诞生的理论,它们都可以并存于中医学术框架之中,从而带来中医学认识的深化,这也说明了中医理论的包容性。

同时,基于地理环境、四时气候、人群体质及临床疾病的多样性,虽然各个学说诞生的地域不同,但它们在所有地域都有其应用价值,只是如果从“大数据”来看各地应用的比例有多有少,范围有广有狭而已。这就在总体上表现为不同地区的医药特色各异,成为地域医学流派分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