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呵护肠道,调整肠菌很重要
孙丽红教授主编的《生了肠癌,怎么吃》之样稿,笔者花几天时间,认认真真看完了,十分欣慰,很有感慨,想说几句。
孙丽红教授多年前带职攻读博士,主攻的就是饮食营养与癌症防治。当时,她已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与饮食健康相关的教学工作,她一边上门诊,一边做课题,所做的博士课题就是常见癌种与饮食营养的关系。研究后明确得出结论:城市里的许多癌症——特别是肠癌、乳腺癌等,很大程度上就是吃出来的!
博士毕业后,她一直从事营养学教研工作,同时在全国各地奔走,研究、讲学及科普等,希望通过饮食调控来帮助芸芸众生防范肿瘤,远离癌症。在当时,关注此问题者寥寥无几。她的结论是借助实证性研究得出的,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之空白,而且,说服力很强。故这些年来,孙丽红教授一直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领头羊。特别是她还致力于现代媒体(包括各地电视台等)的科普宣传,让普罗大众知晓相关知识的同时,也使她成为该领域的“网红”。
言归正传,关于肠癌,20世纪后半叶不是很多见,至少,发病率没有排在前几位。但近年来,肠癌发病率在快速飙升之中,现在已居四望三了,可能很快会占据中国城市癌症发病率的前两位。对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前总干事陈冯富珍的告诫是很有价值的。陈冯富珍是中国香港人,任职前她曾是香港卫生署署长。世纪之交(1999年),在特首董建华的提议下,当时香港准备推行“中药港”计划。为此,她曾来上海访问,我当时任上海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接待了她,两人交谈甚欢。此后一直关注她的言行。她在2011年莫斯科的WHO会议上,以WHO总干事的身份,专门谈到了中国政府需要帮助国民控制及改善饮食,优化膳食结构,如此可减少中国40%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对此,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一位有中国人背景的世界级专业人士如此强调饮食营养的重要性,且是针对中国而谈的,很少见,值得重视。而这里主要涉及的就是肠道及乳腺等与饮食营养关系密切的癌症。而当时的背景就是这些癌症患者正在快速增多之中。至少,可以肯定地说,通过管控饮食营养,优化膳食结构,减少肠癌及乳腺癌等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并非天方夜谭,空穴来风,而是有扎实的事实依据及专业背书的!故本书可谓防控肠癌等的“葵花宝典”,值得芸芸大众认真学习、奉行。
其实,我对肠癌等的认识起步不晚:我作为手术台上的拉钩助手,1978年在奉贤县人民医院做的第一台手术,就是一位50来岁的男性肠癌患者。手术做了七八小时,医师们都累趴了。没有多久,该患者就死在医院了,似乎手术恢复得并不好。此外,我清楚记得刚刚上大学时(20世纪70年代),老师讲到医学史时,特别提到肠癌是“帝国主义癌”(与此有“同等”待遇的还有乳腺癌等)。本人纳闷:“癌还分社会主义、帝国主义?”下课便问老师。他回答说:“虽历史上中国就有肠癌等,但很少见!”“现这些病主要发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他还补充说,大都是因为西方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所致……当时,不甚解其意。等学识见长后始知,的确,肠癌等的发病率,当时欧美大概是中国的4~5倍。当然,那是当时(70年代)的情景。时过境迁,肠癌现在也已是中国临床最常见的大癌种之一了,涉及患者众多,几乎身边时时都会碰到。现在肠癌疗效不差,方法很多。新世纪以来,我亲手诊疗的晚期肠癌肝/肺转移等患者,满意康复且安全至今的,就有多例。有的已20多年过去了,成了至交。
肠癌绝大多数是腺癌,相对比较单纯,容易控制些。根据癌变部位,肠癌又可以分出很多:如升结肠癌(最常见,往往在回盲部附近,可能曾有阑尾炎病史)、横结肠癌、降结肠癌(含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肛管癌等。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其中,应该说直肠/肛管癌是相对较麻烦的。因为这些部位较特殊,手术施展余地不大,周边血管丰富,易于转移到肝肺等处。其他部位的肠癌,都是比较好控制的。当然,前提是医生诊疗时不应该有大闪失,患者自行积极配合,包括中西医药物的坚守和饮食营养等的优化、调整等。
肠癌多多少少与膳食结构不合理、偏油腻有关。特别是生活条件好的家庭,往往肠癌患者就多。在我诊治的肠癌患者中,一家几口都生此病的,不在少数。或许说是家族史,但我发现更可能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当:父母亲、老两口、父子/母子等都生肠癌,这提示可能是共同的生活方式不当、膳食结构有问题。
虽然一般教科书都说肠癌患者以胖人为多,但这只见于男性患者;女性肠癌患者不一定胖,甚至瘦的也不少。在我们观察看来,除饮食因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与炎症有关,这更常见于女性患者。追问其病史,很可能二三十岁时右下腹隐隐作痛,有过慢性阑尾炎史,或保守治疗/或有过手术经历,这可以说也是升结肠癌的危险因素。此外,胆囊炎也是女性肠癌——包括横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也许,胆囊/胆管/胆道炎症,促使胆汁成分改变,影响到肠道生态,导致肠菌紊乱,肠腔/肠壁炎症不断。此外,习惯性便秘,或大便行为不正常也是后半段肠癌(横结肠癌、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横结肠/乙状结肠癌患者中,很多患者平素有慢性结肠炎史。这些也是肠癌的高度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中,多少都夹杂着肠道菌群的紊乱。因此,除调整饮食外,控制肠道炎症,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等,都是重要的纠治措施。
很多女性的肠癌是因为长期便秘。便秘这一不健康行为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重视。很多女性年轻时便有便秘,她们常认为不是病。也许年轻时怕脏,很多人能憋就憋。其实,憋大便不是好习惯。因此,要倡导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为保持胃肠道健康,一定不能憋大便,一定要及时排便。
相对来说,肠癌比较好控制。这在常见癌症中,可以说是个例外。即使已有肝肺等转移,只要措施得当,没到终末期,还是有办法控制或稳定的。即使一些患者对很多靶向药物耐药,也没到黔驴技穷的地步。我有一位肠癌晚期患者,肝/骨转移,对很多药物都不耐受。他本人是三甲医院院长,对中西医药物都了解,最后用中医药控制至今,非常理想。他自己也认为创造了奇迹。但在我们看来,理论上说,肠癌的控制并不是很难。倘若肠癌的治疗不同时采用中西医药物配合,加强饮食结构调整,改善肠道菌群等,那往往是事倍功半,甚或劳而无功的。
肠癌有个特点:有人手术时并没发现有转移,结果手术/化学治疗结束后的一年间,突然冒出了远处转移。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该患者可能早就有远处转移,因为肠腔内有巨大病灶,激发产生抗原,诱发体内有强大抗体存在;在抗体的持续作用下,远处转移灶难以肆虐。但当病灶去除后(手术切除、化学治疗结束),抗原也逐步消失,抗体因此也趋于低水平。故一段时间后,远处转移灶因失控而“春风吹又生”。此时,及时中西医结合治疗,还是可以很好地控制住的,大可不必因又见转移复发而灰心丧气。
医学界有个要求,即人到中年后,必须定期肠镜检查,且注重饮食习惯的优化等。在定期肠镜检查中,常发现有肠道息肉。息肉,特别是腺瘤样息肉,往往是肠癌的前驱病变,需加强调控。此时,既要改善肠道菌群,又要调整饮食。对此,我们还推荐每天用“果蔬方”,打成汁,喝下去,这是个不错的方法。本人已奉行此法20余年,感觉很好。也建议成千上万患者试用了,能够坚持下来的,效果都不错,几年后,息肉不再出现了!方法很简单:每天早晨选择一些蔬菜水果,洗净,加一根西芹,共同打汁,连渣一起吃下去,借大量含维生素、纤维素的果蔬汁,长期“清洗肠道内壁”,重建良好肠道生态。至于水果蔬菜,可以任意选,怕凉的,可以稍微加热,很方便!
最后,举两个典型的肠癌例子收尾:大家都知道邵逸夫先生是肠癌患者,他年轻时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并不好,但老年患了肠癌后,痛定思痛,彻底改变了,且热心于公益,全国各地留下很多“邵逸夫”楼。结果,他活得很精彩,很潇洒,活到107岁,几近于奇迹!
我有一个女患者,姓乐,1949年前的老大学生。93岁时确诊患了肠癌,升结肠部位。她很有文化,高龄了,不愿意做手术。老太有个儿子是院士,搞免疫学的,也不主张母亲开刀。结果,就用中医药方法调整,两三年后,老太吃腻了汤药,不愿意再吃了。当时,她临床症状也有所改善,故我帮助她制成丸药,她很乐于接受。她当时有一个目标:就想活得超过宋美龄。结果,如愿以偿,她真的超过宋美龄,活到107岁!这些案例,都可以提示各位:肠癌并不可怕,及时治疗,调整饮食等,人们都可以从容应对。
总之,肠癌的发病率还会继续上扬。但加强注意的话,其防范控制并不难。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善,人人都需重视自己的肠道健康问题,加强对自我肠道之呵护,这非常重要。至于怎么呵护,应该从调整饮食做起,这才是最关键的,这也可以帮助人们尽可能远离诸多慢性病及癌症。对此,孙丽红教授的这本《生了肠癌,怎么吃》可能就是生活上的最佳指导。
相信你开卷后便会收获满满的益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前任会长
中国健诺思医学研究院创始人
何裕民
2021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