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两个曾是男孩的男人的自白
我们两个是男性心理学家,擅长男孩的心理治疗,一起工作了30多年。我们见过很多男孩,充满愤怒的,爱踢东西的,但更多的是沉默不语的。我们和这些男孩一起玩弹子球、打篮球,美其名曰“治疗”。我们边搭乐高积木,边交谈;边给玩具士兵排兵布阵,边说家长里短。为了让男孩放下戒备,我们一起到街角便利店买零食,然后回到办公室边吃边品评。我们的心理治疗,经常发生在剑桥市的街上、比萨店里、餐桌旁和汽车里。在我们的办公室里男孩很随便,他们蹦上沙发再“砰”的一声跳回地板,害得楼下同事抱怨不已,而我们只能深表歉意。治疗就应该安静谈话而不是上蹿下跳,这我们当然知道,可我们面对的是男孩啊!
后来,不出所料,有男校请我们就任驻校心理老师。丹和我去的这两所男校都很优秀,让男孩们收获了尊重与学识。然而,也有一些男生奉教导主任之命,怒气冲冲地走进我们的办公室。体育教练也会把一些男孩留在心理治疗室门口,自己却抽身走了。还有一些心事重重的学生被老师带来见我们,他们静静地坐着,不知从何说起,我们只得先跟老师谈。有的男孩随家人前来,他们生气地坐在家人旁边一言不发。有的孩子不肯下车,我们只好到楼外的停车场去跟他谈话。
总之,我们奋斗多年,以求那些悲伤、焦虑和愤怒的男孩敞开心怀。我们想尽办法,有成功亦有失败。有时我们等上50分钟才能换来5分钟的真情告白:“爸爸总是批评我。这次考试我有两门功课从C考到了B,还有一门没有考好,但他只看到了我没考好的那门,把我骂了一顿。为什么当爸爸的会这样跟孩子说话?”有时我们要等待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能盼到那扇紧闭的情感之窗终于开启的时刻:沉默与愤怒背后是压抑已久的悲伤和困惑,等那一刻来临,男孩会突然把这些情绪展示给我们看。
我们的工作经历,以及我们对男孩的担忧,促使我们写下本书。我们愿意帮助那些深爱男孩的人——父母、老师和精神导师,让他们穿透晦暗的表面,看见男孩的内心,懂得他们的欢乐和悲伤。我们想让你——我们的读者,了解男孩精神上的痛苦及其肇始。我们深切地希望父母、老师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男孩的表层需求上。虽然男孩看似为简单的需求发脾气——要买忍者神龟,要买耐克鞋,要买刺激的电子游戏——但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似乎每个男孩都想做迈克尔·乔丹,但事实并非如此。男孩的需求往往是多样、复杂而矛盾的。有的想做莎士比亚,有的想做比尔·盖茨,有的想做爱因斯坦,还有的想成为惠特曼那样的诗人。要是我们不透过表象去看男孩的内心世界,我们怎能满足他们如此丰富多样的需求?
有名言说:“儿童是成人之父。”这样说来,我们就更应该去发现男孩内心的真相,不再以带着文化偏见的目光去看待他们,敞开我们的心去倾听他们。因为如果要说我们从工作中获得了什么感悟,那就是除非我们给男孩提供另外一条出路,否则,今天这些愤怒的年轻人,明天将注定变成孤独、愤恨的中年人。
我们二人共同创作此书,是因为我们都觉得男孩的命运堪忧。虽然我们所受的训练和专业领域不太一样,但殊途同归,我们得到了相同的研究结论:我们的文化正把男孩引上一条充满孤独、羞耻与愤怒的人生道路。本书尝试对两个问题做出回答:男孩怎样才能成长为情感健全的男人?我们的文化倾向于压抑男人情感、塑造“硬汉”形象,这种文化会让男孩付出怎样的代价?
因为是合作之书,本书大多数情况以“我们”为主语。但是具体到每个案例时,我们会指明是我们两人中的哪一位负责该案例,此时便以“我”为主语。
这两个“我”将作为向导,带领诸位读者出发,进入男孩的内心世界。动身之前,我们先说说自己,说说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的男孩,现在又长成了什么样的男人。
迈克尔·汤普森
我对男孩的见解,来自我在学校和个人诊所的工作经验。30多年前我大学毕业,先后担任了公立中学和私立高中的老师。后来我成为一名校园心理老师。再后来,我成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并在马萨诸塞州的芝加哥南部地区和剑桥市工作。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渐渐形成了对男孩性格特点的看法。但这种看法不完全是从工作中得来的,也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
我是在一种非同寻常的环境与机遇下成长起来的,因此我的童年经历可能并不让我具备评论大多数男孩童年的资格。我们一家住在纽约市上东区,我父亲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小时候的宠物是两匹马球马。我上的是精英私立学校,同学都是名人富豪的子女。我经常随家人去看百老汇音乐剧或歌剧,去卡内基音乐厅听伦纳德·伯恩斯坦为年轻人演奏的音乐会。但话又说回来,我当时只是一个男孩。
六年级的时候,我去朋友托尼家玩。他的家在一所公寓,位于第12层,可以俯瞰整个公园大道,家里挂满了毕加索的油画,那是他父母的私人收藏,可以说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毕加索作品私人收藏。我们想到一个好玩的点子:把湿卫生纸从窗户扔下去,朝路过的出租车挡风玻璃上砸。我们找来几卷卫生纸和一碗水,竟然正中好几辆出租车,这让我们十分得意。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种“轰炸”行为对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来说是多么危险可怕。一位市民无意间看到了我们在窗边的行为,他意识到了这样做的危险。他数了一下楼层,要求公寓的门卫允许他进来。正是在这间博物馆一般的高级公寓里,警察悄无声息地走进来,拍了拍我俩的肩膀,把我们抓了个现行。我到现在都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的恐惧及羞愧。
我的父亲是位成功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他雄心勃勃也奋发图强,几乎将一生都奉献给了“en charrette”——这是法国建筑领域的一种表达,意思是“争分夺秒,如期完工;一日三餐,不离职场”。虽然他在事业上颇有建树,但个人生活却艰辛而麻木。在他9岁的时候,他失去了父亲和跟他关系最亲密的哥哥,但他却像大山一样把悲伤深藏起来。很显然,他一生都害怕强烈的情绪和感受。他无法维持和家人的亲密关系,在我和我哥哥成长期间,他显然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与儿子们相处。我13岁的时候,就开始觉得我的情感比父亲的更加成熟。
我父亲从来没有跟我一起玩过接球游戏(他大概一辈子都没有玩过棒球或是橄榄球),我们经常拌嘴,让对方生气。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他身上继承了一些品质,这让我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富有游戏精神吗?是因为他喜欢烤一些奇形怪状的馅饼吗?是因为他爱玩桌游和拼图吗?还是因为他不像别人的父亲那样喝酒读报,而是选择跟孩子们在游泳池里嬉戏呢?
我母亲是个深情而忧伤的女人,我的共情心就是从她那里继承的。母亲过去常说:“我得把迈克尔和他父亲分开,因为他俩总是吵架。”我倒希望她那个时候不去干预和调解我们的关系,她不理解我们父子之间的较量、冲突和压倒对方的渴望。我们一直在努力建立亲密关系——直到我父亲去世。他如今不在了。他离世的时候,我还未能写完这本书。但是现在,我常会想起杰弗里·沃尔夫在《欺骗公爵》中的话:“父亲永远存于我心中一隅。”
我哥哥彼得对我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他一直比我高大,我们之间的竞争很激烈,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他总是能打败我。有一次,那时我14岁,他16岁,我们两人都怒火中烧,拿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势——我抓着一个大玻璃烟灰缸,他挥舞着一瓶威士忌。等我长到17岁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终于比哥哥高大了,那一刻的满足令我终生难忘。现在哥哥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把小时候的“张牙舞爪”用在了网球场上,这真是恰到好处。
现在我自己也是一位父亲,我有一个13岁的女儿和一个8岁的儿子,我的生活就像一场高难度平衡木表演。我总是担心我的儿子威尔,因为他不喜欢运动却酷爱乐高积木和画画。他不太喜欢跟男孩们一起嬉戏打闹。而我自己,说起来有点儿虚伪——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飞到全国各地办讲座,告诉家长们要多花点儿时间陪孩子。我有时会拿自己的生活和我父亲埋头工作的一辈子相比较,但我问心无愧。
要问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我希望借助自己作为男人的亲身感受、儿时记忆和给男孩(还有男人)做心理治疗的经验,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儿子。我愿意打开办公室的门,展现青春期男孩是如何与悲伤做斗争的,以及他们是怎样习惯把悲伤转化成对别人的轻蔑和对自己的憎恨的。我最愿意做的,就是为父母照亮男孩的内心世界,好让父母不放弃他们的儿子,也不会再因为儿子变了而感到受伤或是困惑不解。我想向父母示范怎样运用“情感语言”和男孩建立沟通——这种语言让男孩乐于接受,这种沟通是深刻而持久的。有了这样的交流渠道,男孩就能顺利地走过残酷且冲突不断的青春期。
丹·金德伦
我的职业生涯主要是在哈佛医学院度过的,在那里我担任教授与研究员,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尤其是打架等暴力行为。我就像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员,通过观察数据,追踪暴力、自杀、药物滥用这个市场的“走高”迹象。这些数据背后是活生生的孩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男孩。
数据无法告诉我们这些男孩的内心想法。在给学校里的男生做心理治疗的时候,我发现太多男孩想把自己塑造成主流媒体宣扬的“硬汉”,这种形象俨然成为男孩群体的通行证。很多男孩出于自我保护,觉得只有尽力保全大男子主义形象才能获得尊重。为了稳住这道防御线,他们几乎拼尽全力,像惊弓之鸟一样,以为处处都是威胁,害怕别人入侵自己的孤独堡垒而先发制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心理治疗师能够清楚地看到男孩们这些悲伤的现实,然而父母、老师——那些最应该了解他们的人却看不到。他们只看到了男孩的愤怒,却不理解这愤怒来源于害怕——害怕流露情感并因此受伤。
我在临床实践中总是安慰自己:时代不同了。时代确实不同了,但没有大不同。如今,有更多的男人似乎愿意承认自己的脆弱,乐于做个奶爸,并认为男人可以是刚柔并济的。但是,在学校或心理治疗室里我也见过一些男孩,用吹嘘自己的酒量和性爱经历来掩饰内心的恐惧。而在他们的同龄人中,这种情况并非少数。太多男孩想要靠自己一个人“挺过去”,太多男孩不想和其他人建立有效的情感沟通方式。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们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坚强意味着不带感情;二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站在情感的立场上思考和做事。有太多男人无法成为好父亲,尽管他们很想成为好父亲。他们常常怀着敌意、带着挑剔眼光看待他们的儿子——虽然他们的初衷并非如此,但这是他们唯一会用的沟通方式。他们把儿子逼进一个期望值过高的角落动弹不得,还总是否定儿子的感受。
如果说男孩的情感工具箱中缺少了什么,我想到的是“灵活性”。青春期的各种变化令人应接不暇,灵活性是男孩在这一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很多男孩被大男子主义过度束缚,失去了做男孩的快乐。回想我的童年,灵活性让我学到了父母各自的优点。
我父亲有三个儿子,我的童年充满了乐趣,多数是对抗和棒球这样的户外活动。我也读了很多书来满足自己旺盛的求知欲,常常是战争主题或关于棒球的书,也有介绍科学家和探险家的书。再看看现在的我,我发现自己并没有抛弃童年的爱好。在我的床头柜和地板上,零散地摆着20本以上的书,其中有3本书的书名提到了“葛底斯堡”,还有6本是关于战争的。
我对战争史的兴趣,一部分来自参加过“二战”的父亲。我小的时候对军队很着迷,问了父亲很多问题,比如他杀过多少德国士兵,或者开坦克是什么感觉。我经常偷溜进他的卧室,拉开他放袜子的抽屉,怀着敬畏之情,仔细端详静静躺在绒布礼盒中的勋章。直觉告诉我,这些勋章是他作为男子汉的重要铁证。
那时候6岁的我,要是被问起理想,我的回答里一定有“士兵”二字。但是,等到我可以服役参加越南战争的时候,我的世界观已经完全变了。我考虑的不是该去参加陆军还是海军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如实回答征兵委员会的问题并拒绝参军。我听不下去父亲说的什么大道理,因此我们的聊天总是不欢而散。
看着我的枕边书,想到越南战争与父亲给我带来的纠结情绪,我不禁要从心理学角度琢磨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对战争与男人的片段如此念念不忘,或许是想要洞穿战争的神秘魅力,建立起父子情感的深层联系。
我的另一项童年爱好——棒球,也源自我的父亲。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当时在芝加哥有两个主赛场——柯米斯基公园球场和瑞格利球场,这是男孩们心中的圣地,对我来说简直比去做礼拜的教堂还要神圣。和迈克尔一样,我也有个哥哥,名叫蒂姆,当时我很崇拜他。他早年对棒球有一种狂热的爱,虽然我年纪小、个子矮,打棒球也没什么天分,但我还是尽可能追着他不放。现在,我马上就满45岁了,依然在一个棒球联盟里打比赛,有时比赛还挺激烈的。等我拿到这本书的稿费以后,我想买的东西不是别的,只是一台能够放在后院里的棒球练球机。
战争和棒球,几乎算是男孩爱好里的标配。但是由于我和母亲之间的亲密感情,我得以探索传统男性活动以外的天地。母亲教我做饭和缝纫,都是我美好的回忆,我现在依然喜欢做饭,只是没有再碰过缝纫机。因为我跟母亲经常一起干这些家务活儿,后来与女孩相处的时候,我总是轻松自在。和母亲一起待在厨房里,我学会了如何与女性交谈,如何倾听她们。这应该是我这段经历里最宝贵的收获。
我与父母相处的方式是不同的,这种对待不同关系的灵活性让我在成年以后能够在两性世界里游刃有余。这种灵活性还有助于辅导青少年做心理治疗,因为我很容易就能放下成年人的架子,变身为形形色色的青少年:招人喜欢的、特立独行的、聪明的、学习吃力的、循规蹈矩的、喜欢捣乱的……我很珍惜这种情感灵活性,于是就去鼓励男孩更为自由地探索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和这些感受的成因。
现在我也是一名父亲,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我一想到她们将来会遇见什么样的男孩和男人的时候,我就觉得,关注男孩的情感成长,不仅仅是一种工作需要。我不希望我女儿认识的是那种躲在愤怒和防御外壳背后的家伙,不希望她们爱上不能亲近、不懂信任的男孩,不希望她们把真心交给那种只会借酒浇愁的男人。我希望我女儿的男友和丈夫有着丰富的情感:有同情心,善于表达,有责任感。我希望我女儿遇到的男人,既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又能享受丰富的情感生活。
在我们看来,男孩从小被引上了歧路,丰富的情感渐渐转变成了沉默、孤独和猜疑。这种转变是怎样发生的?这就是本书的主题。在此特别声明一点:这不是一本排斥女孩的书,也无意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男孩身上而冷落女孩。另外,我们认为,一个经过指导能更好地经营自己情感生活的男孩,并不会失去阳刚之气。我们尊重这样的前提:如果男孩得到更多理解,如果我们鼓励他们增加对情感的认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从中受益。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男孩的书,我们希望它也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如果你要问:“男孩是怎样成为现在这样的?”本书无法给你一个理由,寻求简单答案的读者还需要另觅去处。本书呈现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观察男孩的新视角,是我们心理治疗师为你打开的一扇“特权”之窗,让你通过它看到男孩的内心世界,看他们是如何在成为“大男人”的道路上艰难挣扎的。作为男人,我们自己也经历过(并仍在经历)这样一段忐忑的旅程。
我们起初想写一本规范指南,为父母改善自己的养育方式提供可行性建议。最后我们发现,我们所能提供的最好建议,就只是去了解男孩真实的一面——不是表面,也不带我们的主观愿望。我们想试着拉开紧裹男孩的面纱,为的是让你一窥他们的内心和思想。希望本书能让你更好地认识到我们的文化是如何暗中限制并破坏了男孩的情感生活的,希望本书能加深你对男孩的理解和好感——尤其是后者。我们非常喜欢我们的心理治疗工作,喜欢与各种各样的男孩打交道。他们的活力让我们赞叹不已,他们含糊不清的表达让我们痛惜,他们的困惑牵动着我们的心。有时候我们也会由衷地佩服他们,因为他们能洞穿社会强加于男性的成见,并一语道破人的本性——包括男孩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