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死攸关
要建立起一个由华人把持的日本政府,首先必须要颠覆现在掌握日本大权的德川幕府。
颜思齐深知这件事一旦开始策划,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但他并不是知难而退的人,闽南文化中有一种\"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人生有时要豪赌,赌输赢,甚至赌生死。
颜思齐将自己的想法透露给自己的最好朋友杨天生,杨天生比颜思齐小六岁,泉州晋江人,是一艘中国商船的财副。
杨天生成为颜思齐的第一个支持者,他是一个天生的鼓动家,有着非凡的组织才能,他精心制订了一个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他首先要收罗一批敢作敢为的华人海商,然后秘密结社,以中国特有的江湖结义的方式,结为异姓兄弟。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难,因为颜思齐仗义疏财的美名早已使他在平户拥有一批崇拜者,而且在亦商亦盗的海商集团中不缺好勇斗狠的亡命之徒,在杨天生招罗的名单上,所有人的年龄都比颜思齐要小,这是为了确保颜思齐龙头大哥的地位。
很快地,颜思齐与杨天生收罗了二十六人,这些人几乎都是福建人,这个不奇怪,当时平户的华人海商以泉州、漳州二地最多。
这二十六人当中,便包括了郑芝龙。
郑芝龙结识颜思齐,大概是在他到达平户之初,当时的郑芝龙还无亲无故,生活潦倒,他很可能得到颜思齐的帮助。
1624年,郑芝龙从澎湖岛返回平户,很快他就接到颜思齐等人的邀请,加入了二十八名组成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具有秘密会社的性质,成员除了颜思齐、杨天生、郑芝龙之外,还包括有陈衷纪,一名来自颜思齐老家漳州海澄的海商,莆田人洪升、惠安人张弘、同安人林福等。
颜思齐的小团体中并没有海商巨头李旦,作为平户华人商团势力最大的李旦,不可能愿意屈于颜思齐之下,而且李旦似乎也没有什么政治上的抱负。
农历六月十五日,颜思齐等二十八人正式结义为弟兄,他们举行了古老的结拜仪式,效法桃园三结义与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方式,以年龄的大小排序兄弟的位次,颜思齐作为最年长者以及海商巨头的身份,理所当然坐上头一把交椅,这一年他三十六岁,而年仅二十一岁的郑芝龙则是最年轻者,位列末席。虽然这次位次排名对郑芝龙来说显得无足轻重,但实际上他作为李旦的义子,身份自然重要,至少在颜思齐眼中,郑芝龙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
郑芝龙在日本的三年里,不仅成为李旦、颜思齐两大海商巨头青睐的对象,而且他与重要贸易伙伴葡萄牙人与荷兰人也有密切的交往,他的才能随着阅历的增长而越发的突出,他身上有海盗好勇斗狠的本性,有商人的精明与干练,这使他在众多的华人海商中脱颖而出。
不过在这个时候,包括郑芝龙在内的二十六人,都不知道颜思齐的真实意图。
杨天生在这个秘密团体中扮演军师的角色,他站在台前,而颜思齐居于幕后。
杨天生开始鼓动造反的言论,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他开始放出风声:“日本地方广阔,上通辽阳、北直,下达闽粤、交趾,真是鱼米之乡,若得占踞,足以自霸。”
这个充满煽动性的话,若是在文人书生听来,恐怕要吓出一身的冷汗,但对于提着脑袋纵横无边海洋的海商们来说,真是令人兴奋不已、刺激神经的言辞。
陈衷纪等人按捺不住激动了,反倒催促沉默不言的结义大哥颜思齐,但老谋深算的颜思齐却故意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意图,他的谨慎是有必要的,他施展欲擒故纵的伎俩,假装拒绝杨天生、陈衷纪等人的意见。
杨天生便不失时机地鼓动诸位弟兄力劝颜思齐,最后使这位龙头大哥勉强答应参予起事,他没忘记提醒众人:“事当秘密,观人而言。倘一造次,性命攸关!”
这群十七世纪的水浒英雄们开始以高昂的热情,将颠覆日本幕府的密谋转化为行动。
他们中的很多人有自己的船只甚至是船队,有武装到牙齿的私人雇佣军,有强大的财力作为支撑。他们开始屯积武器与粮食,秘密招华人中的勇士,将船只进一步改造武装起来,配备铳炮与火药。
七月十二日,在杨天生家中再举行一次秘密会议,再次重申这次行动需绝对保密,“座中诸人,敬有异心者,天其殛之。”并且共同宣誓:“富贵与共,生死匆替,若有违约者,鸣鼓共诛。”
在诸位兄弟的拥戴之下,颜思齐理所当然地被推为大首领,他在进行一番作秀的推托之后,终于接受了。
伟大的事业似乎触手可及,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今天他们还被称为\"海寇”,明天呢?是开拓海外的民族英雄吧?
这群在辽阔海洋上打打杀杀多年的年轻人,忽然感觉到他们事业中神圣的一面。在海外称王割据,这个想法并不是始于颜思齐,实际上,在颜思齐之前的二百年,就有华人先驱迈出了这一步,在南洋的苏门答腊岛,梁道明割据一方,成为三佛齐的国王。
在这次聚会之后,郑芝龙返回家中,他的夫人田川氏已经怀胎十月,一个新的生命将降临这个家庭。
可是郑芝龙必须全力以赴地将精力投放在秘密造反的准备工作上,腾不出很多的时间陪伴在妻子的身旁。
两天后,即七月十四日,西历1624年8月27日,田川氏到海滨散步,忽然一阵巨痛,她倚靠在海边的巨石上,产下了一名男婴。这个坚强的女人轻轻抱起婴儿,用长袖将婴儿裹起,抱在怀中,很艰难地走到岩石边的一棵古松下,让树荫遮住耀眼的阳光。
这个出生的婴儿,便是我们书中的主人公郑成功,但是在之后几年的时间里,他被母亲叫为\"福松”,因为他是在这棵古松之下出生。在之后将近四百年的时间,有无数的人群,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凭吊这位英雄颇不寻常的出生之地:立于海滨的巨石,并将其命名为\"儿诞石”。
小福松出生了,但还是将他先撇在一旁,继续我们的冒险故事。
新生儿的来临,给郑芝龙带来欢乐的同时,但并没有打消他的造反决心。
颜思齐将起义的时间定在八月十五日,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然而,意外发生了,在八月十三日,起义的消息不慎走露,日本的军队开始行动,准备剿灭这支海商造反队。幸好华人的势力在平户不小,而且诸海商耳目众多,颜思齐马上通知所有弟兄,紧急向海洋撤退。
八月十四日,包括颜思齐、郑芝龙、杨天生等人在内的二十八个结义弟兄,连同他们的手下喽啰,跳上十三艘船,扬帆启航,使向大海。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逃亡,撤退非常及时,因为当他们的船只刚刚驶离海岸,设置在海岸的日本火炮就开始开火,如果再迟片刻,这些船只将成为海上的浮靶,被大炮轰得粉身碎骨。
这一次颠覆日本政府的惊天大行动,在爆发之前嘎然而止,光打雷没下雨。所幸的是参予起事的二十八人,都安全无恙,但他们没有目标,只想尽快地逃出虎口。郑芝龙的第一个儿子此时刚刚满月,他不得不将妻儿抛弃在平户,去面对人生的挫折所带来的沮丧。沮丧的人不止是郑芝龙,这些下满赌注的海上赌徒们,忽然间发现自己已经输得精光。不,并没有精光,他们还剩下最后的一个筹码:希望。可是希望在哪里呢?
失去奇袭的机会,再想要颠覆日本幕府几乎不可能了。德川幕府进入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统治时代,战国时代已结远去,仅凭数百人的力量,很难能成功地推翻幕府的统治。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中国海寇,但如果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些,这些富有冒险精神与开拓的勇气的中国人,是大航海时代的真正英雄。
其实他们远远不是失败者,颠覆日本的失败,却使他们意外地走向另一个成功,而且其意义之深远,是连他们自己都料想不到的。
当十三艘船驶离平户后,漫无目的地在九洲岛的外缘游弋,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是,究竟要选择什么地方作为落脚点呢?是伺机重新在日本群岛中寻找一处浅滩登陆呢?还是另寻一块荒芜的海岛作为重振旗鼓的根据地?要在日本重新落脚的可能性非常的低,因为日本幕府闭关锁国的大政方针初定,除了平户等少数几个港口之外,绝大多数的海港全部关闭,即使登陆成功,也不可能有华商的庞大势力作为强大的后援。
陈衷纪的提议迅速得到众人的认同与支持,他将目标选择在了中国东南最大的海岛:台湾岛,他的意见是,这块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这块中国最大的岛屿一直寂莫地漂浮在西太平洋辽阔的水面上,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庞大的土地还有太多富饶的耕地可以被开发出来,数千年来,人口的缓慢增长不足以对土地构成压力,很少有人愿意漂洋过海,去往海峡的那一边建立起新的家园,只有土著居民世世代代居在这片被大海隔绝的世外桃源。
现在,一群拓荒者闯入这块神奇般的土地。经过八昼夜令人疲惫不堪的海上航行,颜思齐的十三艘船驶进了台湾岛西部的浅滩,这个地方被称为北港。”台湾岛\"这个名称,在这时并不通行,它被笼统地称为琉球,在大约一千四百年之前,中国还处于三国鼎立时代,鼎立中的一方吴国曾经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经略当时称为\"夷洲\"的台湾岛,但莽莽的丛林弥漫着令人恐惧不安的瘴气,最后染疾身亡的士兵多达八、九成。当颜思齐、郑芝龙等人登陆之后,茂密的丛林、青青的绿草、淌流于其间的小溪在平原开阔地带构成美丽的图卷,美丽的背后是一片蛮荒。
对于这群习惯在海上打打杀杀的人来说,一项艰巨的任务摆在面前:要在这片荆榛未开的蛮荒之地,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