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管理的任务
现在可以说,学习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一般性参考答案达成更好的“知”。如果说得更具体一些,可以说学习管理有三大任务。
任务一:吸收
第一个任务,是吸收经典的一般性参考答案。
这里面有四个关键词:吸收、经典、一般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前面讲过了,“吸收”比较容易理解,我讲一讲另外两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性
前面讲到刘澜管理问题公式:解决管理问题=一般性参考答案+具体情境。从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我们重点要学习的是一般性参考答案。
有句话在管理界很流行,据说是马斯洛说的:“如果你只会用锤子,你就会把所有问题看作钉子。”[22]这可以称为锤子谬误。
我们之所以犯锤子谬误,是因为把一般性参考答案(锤子)应用到错误的情境(非钉子)之中,还因为学到的参考答案的一般性不够强。比如,一个多功能工具(比如瑞士军刀)就比锤子更具有一般性,适用于更多的情境。当然,还可以认为是我们学到的一般性参考答案还不够多。如果你掌握了很多一般性参考答案,比如在锤子之外,你还会用锯子、钳子、剪子、矬子等,你就更不容易犯锤子谬误。
锤子只适用于一种情境,瑞士军刀适用于多种情境,但是瑞士军刀的使用更复杂。这个例子也说明:一般性增加,往往简单性就减少。许多时候,学习更具一般性的理论,对我们的能力要求更高。
关键词:经典
尽管都是参考答案,但是有些答案是经典的,是比其他答案更值得参考的答案。我们要重点学习那些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经典答案。[23]
即使只是聚焦经典,我们也不一定能聚焦得过来,因为经典之作有很多。在经典之作中,我们还需要聚焦。我的一个重要建议是:聚焦在少数作者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
你需要找到两三个适合自己的老师,精读少数老师的思想,同时泛读其他老师的思想。
在管理上,我为自己找到的老师,一个是德鲁克,另一个是马奇。这两个老师都符合我为老师设定的三个标准。下面我讲一讲这三个标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选择老师的三个标准
先说第一个标准:鹅卵石人格。
鹅卵石人格是指既要自信,又要谦卑。马奇就是这种人格的代表,他说:
我知道我只是沙滩上的一颗小鹅卵石,但是我是一颗非常坚硬的鹅卵石——就是这样一种感觉。[24]
德鲁克则表现得自信有余、谦卑不足,比如他说自己发明了管理这门学科,发明了战略这个分支等。不过,当马斯洛说他错了之后,他不是公开承认自己错了吗?
第一个标准其实是指自知之明。你不妨想象一个圆,你知道的东西在圆周之内,你不知道的东西在圆周之外。如果你只看到圆周之内的东西,你就会自信;如果你同时也看到圆周之外更大的未知领域,你就会谦卑。我们要同时看到圆内和圆外。
大师们一般都很自信,所以这里更需要强调的是谦卑:知道自己提供的只是参考答案,只是对模糊、复杂的现实世界的一种猜测,而且其他人会做出甚至已经做出更好的猜测。马奇说过,那些以为自己新发明了什么东西的人往往是读书太少。
再说第二个标准:π型知识。
有人提倡T型知识结构,是指既对某个领域有很深的钻研,又有广泛的涉猎。我则进一步提倡π型知识结构。管理者需要对少数几个领域有精深的研究,同时还需要有广泛的涉猎(这是T或者π的那一横)。
我认为,只掌握一个领域的人其实没有真正掌握那个领域,因为他没能跳出那个领域来考察那个领域。所以应该是π,而不是T。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战略专家,那你很可能没有真正掌握战略。同理,如果你只是营销专家,我也不觉得你真正了解营销的精华。
如果你只是管理专家,那么你并不真正懂得管理。德鲁克以政治学者的身份跨界进入管理领域,同时还是日本美术的专家。马奇则在管理之外,还担任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教授,最早还讲授过心理学。
最后说第三个标准:3/3/3感受。
“3/3/3感受”是指好的老师给我这样的感受:他有1/3的思想(著作)让我拍案叫绝,有1/3我似懂非懂,还有1/3我完全不懂。
第三个标准跟第二个标准有些关系,符合第二个标准的老师既精深又博大,肯定有许多东西是你一时难以理解的。但是,这个老师必须要有一部分思想(著作)让你拍案叫绝,唤起你的共鸣,你才愿意投身门下,并对剩下不懂的部分充满期待。
1/3这个数字是可以变的,也可能是1/2的思想(著作)让你拍案叫绝,1/3让你似懂非懂,还有1/6让你完全不懂。
一个老师,如果他的思想(著作)百分之百都让你拍案叫绝,其实学习价值不是那么大。这个道理,你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
任务二:建构
第二个任务,是建构自己的参考答案。
我接触过的绝大多数经理人都读书太少,他们不知道经典的参考答案是什么。但是,也有少数经理人会犯另一个毛病:读书太多。这样的经理人会引用德鲁克怎么说,明茨伯格怎么说,但就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
读书太少的经理人需要先完成第一个任务:吸收;读书太多的经理人则需要完成第二个任务:建构自己的参考答案。完成这个任务有两个步骤:第一步,选积木;第二步,搭房子。
选积木,就是从自己吸收的那些经典参考答案中,选出自己觉得最有用的少数关键模型。需要注意的是,“选”虽然可以原封不动地借用,但常常需要对原模型进行修改。
搭房子,就是在你选出来的模型之间建立联系,把它们建构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这两步在时间上其实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选积木时就要想着搭房子的需求,搭好一部分房子后可以继续选积木对房子进行补充和扩展。
这本书,就是我选了一些积木搭成的房子。
任务三:反思
第三个任务,是在实践中应用自己的参考答案并进行反思和修正。
曾子式反思
《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孔子讲学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且在适当的时候实践它,真是愉快啊!
在古代,学习是两个词,学是效仿,习是实践、运用。实践是运用所学以追求卓越的行。是否做到了卓越,这需要反思。
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曾子有一段著名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曾子在一边实践,一边反思。但是,曾子式反思的层次不够高,只是在“做没做”的层次上反思。
双环反思
阿吉里斯提出的双环学习模型[25](见图1-2),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
图1-2 双环学习
双环学习模型指出,在行动之后的学习(也就是反思)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环学习,反思的是行动是否需要改变;第二个层次是双环学习,反思的是引起行动的控制变量是否需要改变。
很多时候,也许单环学习就足够了。但是经理人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双环学习不够,在需要双环学习的时候只进行了单环学习——只反思了是否应该改变具体行动,而没有对行动的控制变量(比如目标和战略)进行反思。
比较根本的控制变量是心智模式。前面讨论过的知对行的影响,也就是心智模式对行动的影响。管理者自己建构的参考答案,就是其心智模式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行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人的心智模式比其他人的更有效。管理者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心智模式是否有效,并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进行调整,这就要求管理者进行双环学习。
改变心智模式是针对一般性参考答案进行改变,显然比只改变具体情境中的行动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