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公益:数字经济时代的公益蓝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数字浪潮下的公益之惑

第1章 公益的“新潮化”

网络热词与公益“新思潮”

两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公益行业如何反内卷”的话题讨论邀约。接到命题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当时“内卷”这个概念刚刚从人类学研究领域通过互联网传播走向普罗大众,坦率地说我还没有特别弄清楚这个新潮词汇的含义。

于是我不太好意思地询问主办方:“请问内卷是什么意思?公益行业的内卷又是什么意思?”主办方的朋友一番热情洋溢的解释之后,我发现自己在这个新兴的热词面前显然是“out”了,更无从谈起发表什么高论了,于是尴尬而又不失礼貌地拒绝了这次邀约。

当数字技术带来的互联网创新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之时,我们也经常会被每时每刻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和新热词搞得晕头转向。更可怕的是,人们对公益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地喜欢“赶时髦”,在社会热词的基础上又层出不穷地衍生出专属于公益的“新思潮”。这种情况有时候会令人焦虑又无奈——刚经受完社会热词的“毒打”,一转身又要经受公益新思潮的“毒打”,只能硬着头皮不停地去学习,接受被“内卷”的命运。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稍有不慎就陷入了尴尬的“out了”的境地。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人会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抛出一些新概念、新想法、新论争,或者蹭着热点发表一些石破天惊的“独特”思想。创新是好事,只是如果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往往一阵喧嚣过后又归于沉寂,真正带来的改变和沉淀很少,所谓破局性的变革更是鲜有其成,最终难免落得一个尘归尘、土归土、嘴炮的归嘴炮、老黄牛依然埋头当老黄牛的结局。

如果扒开这些表面的喧嚣往内里细看,其实公益的基本内核,这些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而反过去再去追问曾经追捧热潮的公益人,他们可能也是一脸迷茫,恍然不知何以自洽。

公益“新思潮”的表现

这些关于公益的新思潮虽然令人目不暇接,但总结下来大体有三种表现:

一是和各种“热词”的迫不及待挂钩。

2021年互联网界有一个大潮流就是集体diss所谓的大厂黑话(赋能、闭环、抓手等等),然而类似“黑话”在公益圈的活跃度实际上一点也不低。除了开篇列举的“公益如何反内卷”类似话题之外,“私域”、“社群”、“裂变”、“后浪”这些时髦的词汇,更是层出不穷。

当然,喜欢说“热词”无可厚非,“热词”之所以热就是因为大家都在说,并且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只是我们同时也要区分与鉴别表象的“热”与深层的“思”,不要止于热词而不能引起真正的思考与变化。

二是和社会潮流的强行联姻。

这一类情形与上一类看似相似实则不然。如果说和“热词”的挂钩,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表达看起来更时髦,那么与社会潮流的强行联姻会更加深入一层,并形成一套话语体系。“互联网+公益”、“大数据公益”、“新媒体公益”等等,这些思潮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可谓是各领风骚两三年,在同一时期,关于这些话题的会议、论坛就能开上几十场。也许过不久,我们就能看到类似“元宇宙与公益”这样的话题讨论了。当然,实际中这些会议主题的拟定会更为深刻和专业——据说很多话题的组织者,仅仅为了取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会议主题,就可以反复推敲、疯狂脑暴好几天。

这些新思潮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热度的映射,也给人们带了新的思考和冲击,但只要是潮流就有涨有落,当我们还在试图融入上一个新潮话题时,下一个新概念又以猝不及防之势扑面而来。而另一方面,很多讨论者又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的咬文嚼字,缺乏真正的知识提炼,更不要说对实践的支撑与反哺了。

三是对公益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论断。

这里所说的是“论断”并非“讨论”,而是对公益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直接下结论。关于政府、商业、公益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历来有很多讨论,但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商业”与“公益”之间关系的讨论尤甚。这种争论是有益的,能够让我们认识事物的视角更加多元化。只是在这种争论中需要引起警示的,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为了定论为定论的倾向:要么全面贬低公益的价值、唯商业为上,要么站在道德制高点、将公益放在了商业的对立面。

以上的总结或许还有欠完善,甚至可能进入了“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悖论陷阱,但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对新潮的追逐可以去芜存菁,在各种纷繁的表述中沉淀出对公益发展有益的部分。新概念、新思潮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关键我们要触及这些隐藏在概念背后的本质。

从数据看“新思潮”与公益发展

如果我们沉浸于这些新潮的话题讨论,可能会认为数字公益正以如火如荼之势快速发展。这些年令人欣喜的公益增长数据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个印象——历年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内地社会捐赠总额(含物资)持续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2020年更是历史性地突破了2000亿元;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捐款的人数和金额更是快速增长。

那么公益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与这些新潮话题之间,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关系?公益又是否真正地进入了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发展快车道呢?

我们可以从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来更加辩证地思考这个问题。2008年被公认为中国公益发展的新元年,当年发生的南方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海内外空前的慈善热潮;全民参与的救灾行动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掀起了志愿服务的热潮。从数据层面来看:当年社会捐赠总额达到了1070亿元(前一年这个数据只有309亿元);个人捐赠占比也达到了空前的54%(实际上这个比例至今也还没被超越)。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观察历年的数据走势就会发现,自2008年之后,社会捐赠总量的变化一波三折,与GDP的比值也一直处于0.2%以下,不足慈善较发达国家该数据的十分之一。

通过这些数据的展示,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初步结论:

其一:尽管话题讨论上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但并不代表公益的发展已经完全入轨数字经济,还缺少实质意义上的变革;

其二:社会捐赠总量与GDP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同步性,这也明确说明了近年来公益的发展并非拜“新思潮”所赐,而是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带动。

关于这一部分的数据分析,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并且大家还将进一步发现:虽然这些年公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发展程度与我们所处的数字经济时代相比,仍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公益的发展程度不能仅仅是通过社会捐赠总量这单一指标来衡量。除此之外,慈善组织、志愿服务、法律法规、社会关注、企业投入等更多方面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就新思潮与公益之间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关系而言,从社会捐赠总量这个指标的分析足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这些看似热闹的论辩,更多还是停留于表面的概念包装,并没有真正地带来实质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