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
这本书探讨的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大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前几千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马尔萨斯的答案是人口增长的内生性导致人均收入落入马尔萨斯陷阱。本书把马尔萨斯模型从单一生存品扩充到生存品和效用品两部门模型,并且引入达尔文式的族群竞择机制,由此得出的结果与历史数据更相吻合,推断出达尔文式的族群竞择陷阱比马尔萨斯式的单纯人口因素陷阱更有解释力。当年达尔文是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启发而发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机制并写作《物种起源》的。吴乐旻的《富种起源》运用达尔文式的竞择机制来解释人类经济发展进程,是很有意义的研究探索。经济学研究非常需要这种乐于思考重大问题,勇于挑战权威论述,并且通过建造新模型来给出新解释的学术工作。
钱颖一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通过发现社会演化和群体选择,本书构建了一个深刻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试图说服经济学逃离马尔萨斯的阴影。中国的经济学家必须有发展普世性理论的勇气和担当。
唐世平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这是一本探讨与推翻马尔萨斯陷阱的科普著作,既有否证成见的解说,也有激发读者脑力的分析。它重新打开人口论这只潘多拉的魔盒,梳理了本来晦涩难明的运作机制,让这个困惑世人的黑箱透出一道曙光。即使未必精确点到死穴,也足以让此九命怪猫惊愣。作者年轻、博学、充满激情,文字生动,史料广博,说理清晰,引人入胜,篇章安排颇具巧思。马尔萨斯陷阱这个概念,固难免(不)信者恒(不)信的遗憾,但我认为本书的核心信息,很能与国际学界产生有意义的对话。典范转移亦是科学史上的常态。作者在这个题材上,已经历长期的孤独考验。希望皇天不负苦心人,让他的坚持成为学科的新起点。就算此书的论点全错,也属于熊彼特所说的“闪亮错误”,远胜于无创造力的正确。
赖建诚 新竹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史的趣味》作者
这是一本才气横溢的佳作。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不断挑战权威,将发展经济学与生物进化论的一些重要基本原理融会贯通,娓娓道来。被作者集中火力挑战的,是200年来被奉为圭臬的马尔萨斯原理。本书所涉及的经济学、生物演化学、人类历史学的知识甚为丰富,读来令人胸胆开张。无论这本书是否找到了问题的终极答案,我都认为它是一本不可多得、能启发思考的好书。
文一 美联储圣路易斯分行助理副行长、《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作者
在经济学论著中,很少见到这样成功的、循循善诱的写作,用的虽然是大学本科经济学里最基本的技巧,剑锋却直指最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经济史学近年的一个焦点是重新认识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的位置。本书对族群竞择、制度竞择的讨论均可与此呼应。在本书框架下,竞择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效应,为把国家引入增长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彭凯翔 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
这部书立意命题之宏大、意义之深远绝非大部分聚焦于个别现象的经济类书籍所可比拟。作者不仅巧妙地在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开发了一个考虑人口平衡的二元模型(囊括马尔萨斯作为一个不切实际的特例),而且用第一人称和叙事散文般优美的语言把这个理论讲述成引人入胜的故事,像一个胸有成竹的导游一样带领读者去探访珍奇的宝藏。深入浅出的经济理论,信手拈来的文史典故,丰富可信的历史数据,严谨又不失亲和的逻辑表述,和风行水上自然成纹的小幽默,让探宝的旅途充满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意趣。
王红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会士
一本出自经济学者之手的《人类简史》。
兰小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大胆反思探索而充满深邃洞见的著作。作者从效用的生物学基础出发,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对马尔萨斯理论提出反对意见,雄辩地论证前工业时代人均福利增长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并非马尔萨斯机制,而是族群选择。人无时无刻不在一个巨大的囚徒困境之中,时刻置身群己的永恒斗争之间;个体为生存繁衍机会而展开的骄奢淫逸的竞争,反过来蚕食着族群的生存机会。人类文明在这一过程中变动不居。本书的深刻洞见并非没有争议,但显然重要非凡。阅读本书必是一场激荡人心的思想之旅。
董志强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走出贫困,人类的生存处境在一系列福利指标上得到了大幅改善,历史为何突然发生跃迁,一直成谜。乐旻的这本《富种起源》敢于挑战马尔萨斯陷阱的传统解释,以优美的文笔和严密的逻辑,向我们展示了他给出的别样阐释,值得推荐给所有对人类历史和前途怀有兴趣的读者!
李井奎 经济学者、《大侦探经济学》作者
几个月前读罢书稿,我又一次体会到十几年前彻夜看完《三体》时的感受。我又通宵翻看数遍,对于很多地方,还是忍不住拍案叫绝。一个经济学家的最高人生理想无非两样,一是对最权威者的勇敢挑战甚至颠覆,二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深度探究。这本书兼而有之,不仅散发着思想的美感,还浸透着历史的悲壮。繁华似潮水起落有常,文明如草木万类竞存!不管读者能否接受其观点,作者天马行空、纵横八荒的发散思维,缜密推理、精巧论证背后的学术素养,破旧立新、一言叙尽的宏大野心,都让人感到酣畅淋漓,由衷钦佩。
单新宁 丰e足食首席执行官
15年前——刚认识乐旻师兄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进化生物学和经济学,这两个英格兰大师和苏格兰大师(达尔文和亚当·斯密)的学科之间的联系。15年后,我竟从自己的师兄笔下读到《富种起源》,多年来我脑中模糊不清的思绪豁然开朗。这本书能启发我们对历史进程的全新理解,是对人类思想的一份独特贡献。
王自干 香港大学金融系助理教授
作者把人类文明上万年的沧海桑田浓缩成一个优美的故事,美得如同五月的晚风。破解人类社会的奥秘需要一个勇者。现在,乐旻带着他的作品,叩击着真理的大门。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书,每一页都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辉。同时这也是一本写给青年人的书,尤其是那些刚刚踏上学术道路的硕士、博士和青年教师。作者曾经求学于伯克利,与中外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碰撞以及他在求索道路上的灵感、火花、郁结、迷茫直至茅塞顿开,都在书中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诚恳,坦荡,如老友闲谈般春风细雨。或许你我的影子,都在书中。
翟润卓 牛津大学经济史学博士在读
作为还在求学路上跋涉、日日以阅读为己任的后生,过目(但未必过心)的论文、专著难以尽记。其中绝大部分,如过眼云烟,最终化为页脚的一个脚注,或者是文件夹里的一个计数。一小部分,给人“有趣”、“有益”之感,时时在脑海中来回,咂摸之下别有滋味。还有极少数论著,则有“开辟天地”功效。此时,行文中的毛糙不周,都不再重要:毕竟,这些研究成了视野、语言甚至思维的一部分,经行之后,看到的世界再也不同。恩师的研究,无疑属于最后一类:掩卷之时,无论是否有疑惑,相信读者都能体会到自己的“悲欣交集”。一方面,是得以见证、参与本书成稿的荣幸,和重塑视野的喜悦;另一方面,是对历史跨越黑暗之历程的敬重,和对书末预言日成现实的省思。
朱悦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职业法律博士
吴乐旻的研究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史动态演变的理解,让我们认识到对古代生活水平的顽固偏见亟须更正。以细致而合理的分析改进我们对经济史的理解,这部著作可称一例。
乔尔·莫克尔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历史学教授,《增长的文化》作者
吴乐旻充满才华。我预计这本书将是今年最重要的一本经济学著作——在全世界范围。
泰勒·考恩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客“边际革命”博主
大约一代人中,才会出现这么一位学者,综览已知的史实,对历史整体做出充满颠覆性和吸引力的重新诠释。在对马尔萨斯陷阱、人口转型和全球经济的停滞史与增长史的诠释上,吴乐旻的研究很可能会引发一场范式转移。
布赖恩·赖特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系教授
吴乐旻的书为我们观察经济史提供了一个迷人的新视角。此书有两大贡献。第一,它证明马尔萨斯对长期贫困陷阱的解释是错误的。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它重新解释了这个贫困陷阱。那些具备经济增长条件的国家曾经苦陷于他国的侵略;面对威胁,各国被迫选择生存主义的制度,舍弃了经济的繁荣与长期增长。只有在最近几个世纪中,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到来,经济增长才成为一支同时促进繁荣与生存的力量。这一恢宏的历史观无疑会修正对历史的传统解释并引起大量的争鸣。我们对经济史的理解也将受益于此书和由此书而起的争鸣。
杰拉德·罗兰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
吴乐旻的著作俯瞰广阔的人类经济史画卷,提出了两个新颖的理论:一个是族群竞择理论,用族群存衍对个体福利的压制来解释马尔萨斯停滞;一个是制度竞择理论,用生存与文明两个目标的统一来解释工业革命后的急速增长。或许有人会质疑这种宏大的概括,但毫无疑问,吴乐旻的理论是对现有历史观的大胆突破,值得广泛地审读与欣赏。
普拉纳布·巴丹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