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扛鼎系列3(套装3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认识自我,解除自我蒙蔽的错觉

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进而按照以往的经验或者固定的、模式性的思维去判断和选择。尽管思维定式有助于大脑的思考,但更多时候会影响到人们的决策,让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镜中我效应:镜子中的真实与虚无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镌刻着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千百年以来,人类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自我探索的旅程。在认识这个世界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要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不过,认识自己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一个人的行为和所做的决定都会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也就是说,自己所做的事情、所做的决定都是由“我”做出来的,而不是别人。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那他如何能找到出路呢?

人之所以很难认清自己,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一个人的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以及别人对于他的态度所决定的。这便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镜中我效应”。

查尔斯·霍顿·库利在自己的著作《人性与社会秩序》中写道:“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我们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只不过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镜子变成了别人,镜子中的形象便是别人对“我”的看法。这可能与一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不同——“镜中我效应”中的“自我观”强调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一般的社会心理学强调“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在“镜中我效应”中,“自我认知”的方式有三种: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通过他人的认识和评价进行“自我认知”。

为什么会出现“镜中我效应”呢?其原因有三点:

第一,社会化的结果。任何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前,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物人”,只有经过社会化之后,才能变成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人”。这种转化,或者说对自我的认知,就是通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他人、群体、社会互动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第二,个人对“镜子”的认知与评估作用。通常情况下,个人只会对重要的“镜子”做出反应,而对不重要的“镜子”忽略不计。可见,虽然“镜子”有时十分重要,但也取决于个体是如何看待和评估“镜子”的。

第三,“镜中我”与“镜外我”的交互作用。“镜中我”是他人眼中的我,或者我所看到的他人眼中的我,而“镜外我”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我。由于“镜中我”经过他人的“折射”,或许与“镜外我”并不符合,这时可以通过多个“镜子”对照认识自己。

“镜中我效应”最经典的应用场景就是关于人性的善与恶的讨论。比如,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有一位十恶不赦的人来到某个地方,不经意间做了一件好事,所有人便认为他是好人,还给他很多正面的评价。渐渐地,他开始相信自己是他人眼中的“好人”,并且开始用“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甚至为了保护那些认为他是“好人”的人,而和过去同样十恶不赦的人反目成仇,最后用自己的生命赎清自己以前的罪恶,成了真正的好人。

我们可以将这个故事情节看成一个“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虽然故事有些老套,却蕴藏着深刻的心理学理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镜中我效应”甚至能够超越牧师和法师,将恶转化为善,将坏人变成好人。

通过“镜中我效应”,我们能够重新认识自我,解除自我蒙蔽的错觉。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陷入墨菲定律中,就是因为对自己认识不够——过高的自我评价,让侥幸心理不断滋长,最后输在最不可能出错的地方;过低的自我评价,让错误接二连三地出现,自己却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最后让事态越来越糟糕。

还有一些人在陷入困境之后,怨天尤人,埋怨社会的不公、人生的不幸,一方面想要改变现状;一方面又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自己。有一句话叫“穷则思变,困则谋通”,我们处于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要随时改变自己,顺应世界的变化。当前面的路走不通时,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观念。或许,因为一个看法或者一个想法的改变,我们便能豁然开朗,找到另一条光明的出路。

焦点效应: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有的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换了一个新发型,或者穿了一身新衣服,就以为自己会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可事实上,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萨维斯基和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汤姆·季洛维奇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找来一位普通的大学生,让他穿上一件印着过气歌星头像的T恤。起初,大学生表示难以接受,因为他觉得这件很low的T恤一定会引来全校师生的嘲笑。但为了实验,他还是勉强答应了。

当他穿着那件T恤走进教室时,他感觉十分窘迫,认为至少有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了那件T恤。于是,他迅速地离开了教室。然而,两位心理学家在询问教室里的同学是否注意到最后进来的那位同学T恤上的头像时,却只有大约20%的学生表示自己注意到了,而其他80%左右的学生说自己根本没有注意到。

两位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人们太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以为别人的目光都会聚集在自己身上。这就是著名的焦点效应,也被称为聚光灯效应。

焦点效应是指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的一种表现。这个心理学效应表明,人们往往有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把自己看作一切的焦点,过度关注自我,也因此常常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内心普遍会有一种“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焦点效应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在一个饭局上,有人不小心打翻了酒杯,或者不小心把筷子掉在地上了,往往会一脸尴尬,认为所有人都在看自己;比如,在看一张大合影照片时,人们总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并且特别在意照片中自己的形象;再比如,一群人在聊天,说话的人总会有意无意将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我们很容易高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注度。其实在别人眼里,我们并没有那么重要。

为什么人们容易受到焦点效应的影响呢?这是因为人类的天性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心理学上公认的一个事实。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首先关注自己,遇到事情也会先考虑自己。正因为有焦点效应的存在,我们会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就如同聚光灯下的明星,别人也应该会关注到我们,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就会被人笑话。特别是在自己在意或者喜欢的人面前,更会让焦点效应无限放大,认为对方同样关注着自己。

人人都会受到焦点效应的影响,但程度却不一样——有些人受焦点效应的影响非常轻微,那么焦点效应就不会给他带来过多的困扰;如果影响过大,那么他就会经常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加以重视,并且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

随着年龄增长、环境变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完善,我们受到焦点效应影响的程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整,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逐渐远离焦点效应的影响,让自己拥有正常的心态。

有的人却因为种种因素——自我认知阻碍、不懂得如何看待他人的评价等,对于焦点效应始终没有正确的认识,最终导致自己的性格走向两个极端——自卑或者自负。

自卑的人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面对他人的负面评价时,往往会陷入自责甚至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中。他们本身就像墨菲定律一样,会放大自己的失误,以至于认为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后果是不可弥补的。

自负的人更容易陷入墨菲定律中,因为他们在自我认知方面往往表现得十分理想化,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忽视自己的不足与短处,觉得自己就是舞台的中心、众人的焦点。而在看待别人时则恰恰相反,他们只看到别人的不足与短处,忽视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同时,还会拿自己的特长与别人的不足比较,从而产生一种优越感。

可以说,自负的人和自卑的人都很难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并且容易成为墨菲定律的受害者。

诗人鲁藜曾经说过:“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总是想要成为他人生活中的主角,那么别人不仅不会接受你,反而会对你的骄傲自负产生反感,甚至会轻视你。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应该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不高看自己,也不低看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实事求是,避免很多错误的发生。

过度自信效应:有种失智叫作“聪明反被聪明误”

美国著名作家戴维·布鲁克斯在《社会动物》一书中写道:“人类的头脑是一部过度自信的机器。”在很多情况下,不够自信让人步履维艰。但有时候过度自信又会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可以说,过度自信也叫作失智,即聪明反被聪明误。

过度自信也给墨菲定律带来了可乘之机。当人们自信过头的时候,往往会高估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而且这种高估会随着人们在任务中的重要性而增强,其中多数人会对未来事件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心态。

心理学家昆达早在1987年便发表论文指出:“人们期望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高于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概率,甚至对于纯粹的随机事件有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

过度自信的人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尤其当他们所期望和预测的结果真实发生时,往往会过度夸大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会将成功归因到个人能力上,而忽略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做决策的过程中,过度自信的人会努力搜寻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忽略那些不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从而使决策出现偏差。换句话说,过度自信的人在做决策时,往往倾向于自我信念,而较少考虑到实际情况。

大量的认知心理学文献也指出,人很容易过度自信,特别是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过度自信理论”在很多职业领域有所体现。比如,外科医生、投资银行家、律师、工程师等,在做判断和决策时,都存在过度自信的表现。

人们之所以会过度自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信息积累。每个人都会通过知识和认知去理解世界,同时又会被个性化的认知体系限制住,掉进自我的世界里,这就是所谓的“一厢情愿”“自己想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人所获取的信息量在不断增加,人的能力却不一定有所提升,当信息积累得越来越多而能力又没有随之提升时,就会产生过度的自信。

现实世界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比如,一个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就会误以为自己取得成就的方法适用于任何领域,可事实上,这些方法放在其他领域并不适用。

早些年的摩托罗拉、柯达等商业巨头也因为沉浸在成功的海洋中,过度自信,而忽略了海洋之外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最终导致被商业的浪潮卷走。经验丰富的桥牌运动员在叫牌的时候往往比缺乏经验的桥牌运动员更自信,可他们时常无法赢得自己可以赢的牌局,因为他们很容易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情况下疏忽大意。

第二,证实偏见。所谓证实偏见,就是人们倾向于寻找和自己信念一致的意见和证据。比如,有一个人喜欢看科比打篮球,并且对科比参加的每一场比赛都充满信心,就算科比哪次比赛失误了,他也会找到各种证据为科比辩护,而不会寻找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证据。这种行为就是证实偏见,它会让人过度自信,因为它只让人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让人们更加乐观地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去思考事实到底是什么。

第三,禀赋效应。禀赋效应是指人们拥有某个东西时会比没有拥有它的时候高估其价值。比如,有人想要投资某个项目,在得到负面信息的时候会放弃投资,但是在投资之后得到同样的负面信息则会往好的方面去想,认为自己的投资没有那么糟糕。

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大意是北京市区某黄金地段旧城改造,废墟中有几幢民宅赫然矗立,成为“钉子户”的居民开口要价就是一亿元,远远超出了政府的预算,导致拆迁工作陷入僵局。

这一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的观点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北京的黄金地段寸土寸金,一亿元不算多;一派认为房主高估了房屋的价值。虽然讨论到最后依然没有定论,但从中也能看到人们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倾向,那就是过度自信,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第四,损失厌恶。损失厌恶在股票买入和卖出过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当买入的股票涨了一点时,人们会想马上卖掉,因为害怕股票再跌下来;而当股票下跌时,人们又不愿意马上卖掉,不愿意接受亏损的事实,总觉得股票一定会涨起来。这种自信便是损失厌恶带来的。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掌舵者雷伊·达里奥曾经说过:“无论我们对自己的观点有多自信,都应该寻找那些不同意我们看法的聪明的人去讨论。”

过度自信是很多人的通病,如果事先不知道这个“病症”,很容易引发墨菲定律。因此,无论是做投资、做决策、做自我评价,还是做其他事情,都应该避免过度自信。对于信息,我们应该有客观公正的分析能力,不过分乐观,也不过分悲观。我们应该随时反思、质疑自己,让自己尽可能地保持理智。

沉锚效应:错误思维定式的连锁反应

人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将人们的思维固定在某个地方,形成思维定式。这便是著名的沉锚效应。

1973年,心理学家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在研究中发现一种现象——人们在对某个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往往会被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影响,并且因此产生歪曲事实的认知。比如一些医生在评估精神类病人因“极度失望”而自杀的可能性时,就会被某些病人自杀的偶然性事件影响,因而将病人因极度失望而自杀的可能性错误地夸大。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将人们的这种被思维定式影响评价与判断的现象称为“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是如何影响人思维的呢?人的思维模式是从小建立的,并且存在着“先入为主”的特点。所以,首先进入大脑的知识、经验、思想等就像抛入海底的锚一样,变成一种思维定式。

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进而按照以往的经验或者固定的、模式性的思维去判断和选择。尽管思维定式有助于大脑的思考,但更多时候会影响到人们的决策,让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在早期的西方世界,人们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这种经验性的东西一直没有被人怀疑过,后来,生物学家发现了黑天鹅的品种,这才颠覆了人们过去的认知。其实,人们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就是一种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中的“锚”是人们思维中先入为主的一种偏见或认知。如果我们的思维掉入了沉锚陷阱,同样会被这些“锚”固定,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在一次表彰大会上,企业的高层领导对某个你并不熟悉的员工进行了一番夸奖,虽然你并不知道领导所说是否属实,但是仍然会觉得那位员工很棒,这就是受到了“沉锚”的影响。

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沉锚效应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老师让学生列举几件白色物品,学生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很多白色的物品。但这时候如果老师提示说——比如,牛奶,学生们的思维会一下子被固定在牛奶上面。

在大多数情况下,沉锚效应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思考,快速做出判断与选择。但与此同时,它又会形成思维定式,阻碍我们进行正确、客观的思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克服沉锚效应的影响,打破这个错误的思维定式呢?

第一,不要被大脑的知识欺骗。一个人的知识架构决定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也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但各种知识的积累、发酵,以及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也有可能产生另一种效应,那就是思维定式。

如果知识面过于狭窄,或者认知缺乏深度,沉锚效应就会随时影响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行为及决策。当我们被大脑中的知识欺骗时,思想也会被“套住”,就像契诃夫笔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永远活在自以为是的错觉中,不敢走出来,也无法走出来。

为什么有的人会被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欺骗呢?而且有时候,知识越丰富,越容易被欺骗。比如,有的难题困扰了专家学者很久,却被一位毫无经验的年轻学生解决了。这是因为他缺少经验,所以没有被固化的思维“套住”,进而才能轻松地找到解决方法。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知识不等于智慧。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如果过于单一、固化,便很容易被思维定式影响。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无法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总是被大脑中的知识“套住”,那么将永远无法实现创新和突破,更无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第二,建立批判性思维。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美国著名的研究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学者布鲁克·诺埃尔·穆尔和理查德·帕克,将其定义为一种谨慎地运用推理去判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能力。

“批判”含有批评和判断对错的意思,批判性思维并不是对某个事物进行批评和判断,也不是带有偏见去反驳某个观点,而是保持思考的自主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不被动地全盘接受。同时,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种能够通过学习来提高的思维能力。

由于受到沉锚效应的影响,先入为主的思维很容易给我们带来思维上的约束,让我们很难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我们要保持足够的冷静,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评判一件事,并决定是否能纳入知识体系当中,而不是仅仅为了批评。

我们在面对批评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但是,要知道批评其实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他人对我们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帮助我们思考,一些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被指出来,更有利于我们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巴纳姆效应:有种角色定位叫“对号入座”

很多人喜欢看星座测试,并且认为星座测试十分准确。比如,双子座的人拥有双重性格,狮子座的人很有王者气质,射手座的人都很幽默,等等。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星座测试分析的每一个点都很符合自己的特点。难道星座测试真的那么准确吗?事实上,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星座测试很准确,是由于受到巴纳姆效应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培特郎·福瑞德在1948年做了一个心理学实验:他去一所大学招募了一群学生志愿者,让他们做一个有趣的性格测试。首先,福瑞德拿给学生一份“性格论断报告”,这份报告和现在的星座测试十分相似。诊断报告的内容是,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地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制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而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且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随后,福瑞德要求学生针对报告的准确度进行打分,总分为5分。结果学生们打出了4.26的高分。换句话说,学生们认为这份报告的准确率高达86%,其中还有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性格与报告中所描述的一模一样。

难道福瑞德教授真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所以才做出了契合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诊断报告?其实福瑞德给每位学生的性格诊断报告都是一样的,报告中的内容都是他从一些占卜、星座杂志上节选下来的。福瑞德教授说:“这些占卜、星座的分析,适用于每一个人。”

下面是星座测试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些语句:你认为对所有人做到完全坦白是不明智的做法;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到限制的时候会表达不满;你平时表现得沉默而谨慎,偶尔也会表现出亲和与外向;你自己做的决定有时会得到自己的质疑;你拥有无比大的潜能但现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虽然你的人格有些许的缺陷,但是你总有办法弥补……类似这样的性格诊断话语几乎能够用在每个人身上,这就是所谓的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当一个人听到一段关于性格特质的描述时,虽然语句比较模糊但是倾向于正面描述,而且这段语句可以用来描述每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会觉得这是关于自己性格的描述。可以说,占卜术、星相学、刑侦学都会应用到巴纳姆效应。

有趣的是,后来,福瑞德又做了同样的实验,实验结果同上次是一样的。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人们还是会被这个原理蒙蔽,因为他们首先把自己带入了“这是为我做出的性格测试报告”的情境中,从而失去了比较客观的判断,觉得这个报告的结果是正确的、真实的。其实,福瑞德做这个测试的目的在于向人们证明,有时候人的自我评价是多么不可靠。

我们的头脑中都存在着自我意识,这些意识是很强烈的。比如,我们往往会通过设置手机铃声、电脑桌面等来体现自己的个性。我们要是想相信某事,肯定就会找到相信的逻辑及理由。即便这件事不合情理,但是我们同样会找到理由证明它是正确的,这就是主观验证的作用。

人们都愿意以正面、积极的形象示人,潜意识里都会认为自己有着无穷的潜力,并且觉得自己符合很多正面的描述。同属人类,尽管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也会有差异,但人类的基因肯定有相似之处,大脑机制也会有相似之处,这就导致了人们会错误地认为符合每个人的描述其实是说自己。

著名杂技师肖曼·巴纳姆在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评价时说:“我之所以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就是因为每个节目中都包含有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会有人‘上当受骗’。”

可见,大多数人容易受到巴纳姆效应的影响,在角色定位时对号入座。这反映了大多数人对一般性、非精确描述的高度的自我认同趋势。

如果说,我们能够打破巴纳姆效应,有更加准确的自我认知,那么墨菲定律恐怕也没有可乘之机了。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实力,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板、不足,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知道规避哪些劣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确实可以减少墨菲定律出现的概率。

自利性偏差:我的成功是必然,别人的成功是偶然

有一期《奇葩说》中讨论的一个话题是:20岁有个一夜成名的机会,该不该要?反方辩手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提到一种心态叫作自利性偏差。这是一种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心态,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就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当自己失败了之后,就会怨天尤人,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把错误推给他人。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归因偏见。

美国认知心理学博士安妮·杜克在《对赌》一书中对自利性偏差有过形象的解释:“为什么在牌桌上一夜暴富的人,最后往往会输得倾家荡产?原因在于,这些人看到别人赢了钱,就会觉得是运气,而自己赢了钱,就觉得是实力,于是只要赢了一次钱,就觉得自己次次都能赢,最后导致血本无归。”

美国专栏作者戴夫·巴里也曾说过:“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

可见,自利性偏差是人类大脑中存在的思维问题,并且难以克服。我们眼中的自己往往比别人更加优秀,因为自我评价往往高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自利性偏差也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能够让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免受伤害。比如,当人们因为某些挫折或失败而感到痛苦、紧张、焦虑、尴尬,或者产生罪恶感的时候,就会通过自利性偏差进行自我调整,帮助人们找到各种理由为失败归因。

而且,我们往往对自己的成功做个人归因,对自己的失败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别人的失败做个人归因。用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判断客观事物,把不好的、错误的原因归于其他人或者外因,这种错误归因很容易产生偏见。

这样说来,自利性偏差也就是凡事往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方向想。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幼小”的心灵。自尊心越强的人,自利性偏差的倾向越严重。

如果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自利性偏差,那就是,它可以帮助人们走出过度自责的泥潭,在心理上寻求到一定的平衡感。同时,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自利性偏差也能让自己给他人留下好印象。

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印象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一个人试图使别人积极地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叫“保护性印象管理”。

人们总是希望将好的印象留给他人,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好评,因此在做归因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将成功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外界或者他人身上。

如果我们以消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利性偏差,那就会导致我们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比如,当别人很喜欢自己时,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足够优秀,容貌和性格上有优势;而当别人不喜欢自己时,就会认为这和自己无关,只是对方不喜欢自己的容貌或性格,这完全是对方的原因,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过高的自我评价往往会让自己深信不疑。

自利性偏差几乎是人人都有的共性思维,很难完全克服。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也存在自利性偏差时,首先应该坦然接受,这并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只是一种心理偏差。

当然,在接受自利性偏差存在的同时,还应该理性地纠正这种心理偏差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要让它影响到我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判断,且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归因。

如此一来,当墨菲定律发生时,我们便能对自己的错误或失败进行正确归因——认清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在哪些地方没有做好才导致了错误的出现,同时也认清自己的优势,有些失败确实是外界因素导致的,不必过于自责,或者认为自己不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