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不断运行的“建筑工地”
骨骼并非没有生命,是一个不断进行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活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器官。新生儿出生时仅有少部分骨骼成形,即由软骨逐渐发育为坚硬的板层骨;直到青春期骺软骨完全骨化,骨骼才会停止生长,达到人体的最终高度。但这并不意味着骨骼的运作就此停止。相反,骨骼在不断重塑,不断适应环境和肌肉力量变化带来的影响。由于矿物质流失和胶原蛋白老化,衰老的骨组织将会丧失原有的强度和韧性,变得更加容易断裂。因此,人体会定期进行骨骼物质的整体交换。这不仅限于整块骨骼骨折的修复或愈合,还涉及成千上万骨小梁的细微损伤——这些损伤不仅会影响人体的骨密度,还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不断工作的“建筑大军”
为了不断进行修复和适应,骨组织分化出了专门的细胞系统:破骨细胞在短短几天内就能吸收衰弱的骨细胞,成骨细胞则会在几周中重建新骨,其间共有500万个重建单元参与其中。这就好像修建路面的施工队,拆除损坏的路面,重新填上新的沥青。但也正是骨骼的自我修复机制给了骨质疏松可乘之机——如果多年来骨的吸收量多于生成量,就会引起骨质流失。科学家表示,当有30处骨细胞被吸收,但只有29处被填补时,骨质疏松就会发生。由此可见,骨质流失主要与活性重建单元的数量有关。
◆ 图1-6 骨重建单元由吸收骨的细胞(破骨细胞)、生成骨的细胞(成骨细胞)和为骨提供营养并进行调节的细胞(骨细胞)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