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故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蒙古族民俗传说

《鄂托克民间故事》中收录节俗传说8则,分别为《除夕夜守岁的由来》《羊胛骨变神明的由来》《分吃达勒肉习俗的来历》《不能用达勒做干粮的习俗》《保存桡骨习俗的来源》《不吃牛腰子的习俗》《用尾巴尖儿和胫骨供神习俗的来历》《用小白蒿发酵酸马奶的习俗》,均为故事集的整理者之一扎·玛格苏尔扎布整理,其中《用尾巴尖儿和胫骨供神习俗的来历》为“AT981 被弃的老人智救王国”型故事,属于在中国多个民族中流传的“弃老”“寄死”类故事,只是比一般的故事多了一种解释:原来杀死六十岁老人的方法即是先往老人嘴里塞绵羊尾尖儿,然后用胫骨捅进食道,致父母仙逝,并称之为“尽孝”,在证明老人的智慧后,这些能置人于死地的器具变为供奉神佛的食物。《除夕夜守岁的由来》共讲述了4则关于除夕的传说,其中一则“吉勒”,即汉族的“年”,为食人怪兽,“吉勒”害怕红色对联、声响和火苗等。而除夕夜为何守岁?守岁之夜吃什么?这一类问题在传说中也有记录,其中《拉姆神和“比图”夜》生动地讲述了蒙古族人敬奉的女神拉姆,即吉祥天母,年轻时被蟒古思抢去,生下三个女儿,后来在“比图”夜杀死了蟒古思与女儿,其中两个无头的女儿追赶上来后,与拉姆一起回到佛祖胜地的故事。因此,蒙古族人就有了在“比图”夜守岁的风俗。

钱世英搜集《鄂尔多斯民间采风》[110]中的《“那达慕”大会的由来》《萨拉乌素河的传说》《姑姑裤》《金翅鸟》《成吉思汗的拴马桩》《响沙湾的传说》《转兵洞的传说》等均为解释鄂尔多斯蒙古族风物习俗的民俗传说,在鄂尔多斯地区广为流传。这些传说包含了部分曾出现在某些有编号的民间故事类型中的母题,如《成吉思汗的拴马桩》《转兵洞的传说》等有“神奇的号角”的母题。

彤格乐搜集的《白天鹅》,即故事集《洁白的珍珠》中的《洁白的珍珠》的故事异文,以曲折的“报恩型”故事解释了为什么蒙古族人民在生活中如此敬爱天鹅。彤格乐还搜集了《念珠的来历》《祭灶》《黑缎子坎肩》《马头琴的故事》《柠花条姑娘》《羊拐子的玩法》《月亮神》等传说,既有鄂尔多斯当地的蒙古族民间习俗的解释性传说,也有对当地流行的民歌、民间游戏、民间信仰等进行解释的传说[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