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小时候曾把“中国朝代歌”背得滚瓜烂熟:“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当时我的印象是,晋朝就像汉朝、唐朝那样是个大一统的时代。《三国演义》的末尾不就是晋朝平东吴,一统中国吗?后来读史,颠覆了我少年时的印象。晋朝虽然结束了三国纷争,国家却很快陷入更大规模的分裂,这次大分裂持续了整整三个世纪,直到隋文帝杨坚重新一统中国。特别是西晋灭亡后,东晋只据有东南之地,广阔的北方大地上则是政权林立,这些政权旋起旋灭,来去如风,故而也有史家把这段历史称为“两晋十六国”时代。
中国历史经常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死结,乱世很多,但没有哪个朝代像两晋这么乱。这一时期的乱有三个特点:第一,持续时间特别长,两晋共一百五十五年,乱了一百二十年;第二,诸政权间的攻伐战争从未间断,除了晋政权外,一百年里冒出来大大小小政权数十个,所谓的十六国不过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政权罢了,今天这国灭,明天那国灭,其混乱程度难以想象;第三,诸政权内部也内乱频仍,如西晋政权有血流成河的八王之乱以及无数的民变民乱;东晋政权有王敦之乱、苏峻祖约之乱、桓玄之乱等;五胡建立的政权也不例外,像盛极一时的后赵帝国、前秦帝国最终都是在内乱中瓦解的。
对比中国其他乱世,两晋时代可以说乱出新的高度。比如春秋战国,尽管前后五百多年,但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乱,而有点类似于近代欧洲诸强争锋,政权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就说战国七雄吧,战国初期是这七个国,末期还是这七个国,对外战争固然不少,但内战是很少的。再比如南北朝,是延续两晋十六国的乱世,但基本上是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一窝蜂地冒出那么多政权。还有五代十国,也是著名的乱世,但持续时间也就半个世纪,不及两晋乱世的一半。
晋政权开国之初,拿了一手好牌,凭借三代积累,完成大一统之伟业,这是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国英雄想做却没做到的。为什么一手好牌,最终却打得稀烂呢?八王之乱是西晋历史的转折点,这场持续数年的内乱直接导致晋室衰微,外族崛起。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导致八王之乱发生的因素,比如,晋武帝选错了接班人,让又呆又傻的儿子继承大统,最终导致大权失控,诸侯执权柄;还有制度上的因素,晋武帝广封诸侯王,还让他们手握重兵,以为如此可以拱卫皇权,然而始料未及的是,这反倒成为内战的导火索。但在我看来,晋朝迅速衰落的核心原因在于文化。
在晋朝之前的东汉及三国,非常推崇人的气节,这显然与儒学教化有直接的关系。司马光曾说:“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宋人洪迈评价三国英雄人物时曾说:“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一时豪杰志义之士,磊磊落落,皆非后人所能冀。”儒学推重的是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精神。当然我们在两晋人物身上也能看到一些这样的人,比如祖逖,但总体上远不及汉与三国。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大家去翻翻东汉史:在对外战争中,几乎找不到一个投降的将军;但到了西晋、东晋,投降的人就多了去了。西晋开国之初,拜金主义与清谈思想横流,这股风气几乎贯穿整个晋朝的历史。在义与利之间,既然看重的是利,是金钱,是物欲,那么义从何而来呢?且不说一般官吏,就是像刘琨这样杰出的爱国将领,也是“素奢豪,嗜声色,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刘琨尚且如此,遑论他人?再说说清谈思想,从个人来说,清谈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但是倘若整个国家以此为风气,甚至以此为政治选才标准,那就很成问题了。今天有这么一句话,“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对于两晋来说,确确实实是清谈误国,时人看重的不是一个人的才干,而是谈吐与风度,即便像刘裕这样从底层打拼上来的实干家,也要遭受贵族们的鄙视与排斥。两晋文化丧失了秦汉以来的质朴与刚健,而代之以奢靡清谈,这大概是晋政权迅速衰落的根本原因吧。
国家与个人一样,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处于一个历史的上升期,而两晋时期却从高峰滑落。对于后人来说,我们固然要传承伟大时代刚健雄强的精神,也应当重视混乱时代的经验教训,因为犯错是要付出巨大且痛苦的代价的。前人留下的经验教训越多,就越能让后人避开急流险滩,这大概就是学习历史的价值吧。
醉罢君山
2022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