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行动,不幸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儿时经历真的会影响人一生吗

我们先从关爱感说起。

经常有些人来问我:“赵老师,我的关爱感很低,但我不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是不是该赶紧找个人来爱我、关心我,才能补回来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关键并不在于现在找补,而是要回到人生的早期去追根溯源。它就像是一座冰山,你意识到的只是水面以上的一小部分,而水面以下的潜意识里的想法,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个根源,就来自我们儿时的经历。现在,我会带着你回到小时候,找寻那些有关心理需求的问题的由来。

当然,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这些问题大多来自过去,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法改变。我会用现代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所倡导的方法,告诉你如何接纳过去,并通过行动,从现在就开始做出积极的改变。

这里,我会借助一个概念来解释关爱感的满足情况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那就是:依恋模式。它是你了解关爱感的窗口。

了解关爱感的窗口: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的形成,最早源于一个人的儿时经历。

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下来。出于生存本能,婴儿会立刻开始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对象,不断向这个对象发出信号,比如,哭泣、呼唤、爬向对方。这个对象通常是妈妈、爸爸,或者其他主要抚养者。婴儿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跟他们建立关系,从而获得养育和保护。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和主要抚养者形成的关系,在心理学中就叫作“依恋”。

由于不同的抚养者对婴儿有不同的回应方式,所以,婴儿也会调整自己的策略,不断试探自己该怎么和抚养者互动才最有效。

比如,有些抚养者准备充分,对孩子关怀又周到,那么孩子只要正常、规律地发出信号就够了,因为他的关爱需求会持续地得到满足。但是,有些抚养者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做不到正确的反馈,比如,有些抚养者对孩子时冷时热,给的关爱时多时少,孩子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可能就会选择大哭大闹;也有的抚养者会心不在焉甚至排斥照顾孩子,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个妈妈一样,带孩子的时候总想着打电话,那孩子很可能干脆放弃做出任何反应。不管是哪种方式,孩子的关爱感都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匮乏。

婴儿和主要抚养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慢慢地形成了一个稳定而且长期持续的互动风格,这就是所谓的“依恋模式”。

经过心理学家的实证研究和长期的观察总结,人类的依恋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其中,得到了足够照顾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而没能够得到好的照顾的孩子,则形成了非安全型依恋。

那有两种常见表现:那些选择不再哭泣不再期待的孩子,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那些选择哭得更响、黏得更紧的孩子,形成了焦虑型依恋模式。

这些依恋模式,虽然基于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形成,却会持续影响着我们对待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身心记忆对安全型依恋的影响

你可能会问:一个人儿时的记忆和经历,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它真的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1963年,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做了一项了不起的心理学研究,他们记录了76个婴儿从出生起到30岁的成长经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验证了依恋模式对人的持续影响。

我在看他们的研究记录时,注意到了一个名叫“尼克”的男孩。他从小就得到了父母充分的回应和照顾,他的关爱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最终形成了安全型依恋模式。

30岁的尼克在接受访谈时提到,他还记得在他大概3岁时,有一次和妈妈去广场玩,玩着玩着他突然找不到妈妈了,他心里越来越怕,然后突然看到了妈妈,尼克一下子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妈妈当时一把把他抱起来,安抚他,这种温暖的感觉一直到现在他都还记得。

他也记得爸爸经常钻到他的被窝里哄他睡觉,给他讲故事,两个人一起编幻想的故事,一起玩拼图游戏。虽然爸爸不喜欢体育,但他尊重尼克的爱好,尼克每年生日的时候,爸爸都会带他去看一场球赛。

从这些细节片段中,我们看到了父母对尼克无条件的爱护,积极参与孩子的日常活动,对他的兴趣表示充分的支持和尊重。

在访谈记录中,尼克爸爸提到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所有东西中最重要的,就是‘被爱的感觉’和‘在家很安全的感觉’,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家里的事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尼克和父母之间这种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一直在他成长的十几年里不断重复、不断得到强化。所以成年之后,尼克很自然地就把安全依恋模式延续到他的为人处世中。

比如,尼克幼儿园时期就比同龄人更加合群,更容易带着孩子们玩成一片。大学时,他也给朋友们留下了热情幽默、稳重真诚的印象。在亲密关系中,尼克也懂得支持妻子的工作,为了配合妻子的事业计划,两人商量好等过两年再生孩子。

这就是身心记忆的影响,一个人儿时的经历,构成了他认知的基础,他对自我、对人际关系、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都会受到他小时候关爱感满足程度的影响。这些对关爱感的身心记忆会被储存在一个人的潜意识当中,形成他认识世界的底色。

当然了,随着每个人不断成长,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他的认知会发生改变。但是底层的待人接物的本能反应,还是基于他小时候的依恋模式产生的。

比如说,有人向自己示好,安全型依恋的人直觉上会优先感受到对方的善意;而回避型依恋的人会优先想要逃避,因为他本能地想保护自己的情感。当然经过一系列理性分析之后,也许这两类人都会选择和别人交往,但是他思考问题、做出判断的起点,依然来自自己的身心记忆。

就像尼克的父亲说的那样,安全型的父母会带给孩子“被爱的感觉”,给孩子营造一种“你很安全”的身心记忆。如果我们从小接收到了足够的关爱,我们的身心记忆就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安全的,不管我做什么样的决定,都会有人支持我,关爱我。

身心记忆对非安全型依恋的影响

和安全型依恋相比,非安全型依恋的人由于从小缺乏关爱感,所接受的身心记忆也会是不安全的,他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并不一定有人支持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些小时候选择不哭不闹、不期待策略的孩子,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的身心记忆会告诉他们:期待爱只能带来失望,父母尚且会辜负自己,其他人就更不会给自己关爱了。

我见过一对夫妻,一闹矛盾,丈夫从来不会主动沟通,只会沉默,然后闹狠了就摔门而出,在外面躲上一两天才回家。可只有了解这位先生的人才知道,他的父母很早就分开了,他跟着妈妈长大,可妈妈忙于赚钱养家,没什么时间照顾他,除了吃穿用度以外,其他需求基本都靠自己解决自己消化。在对待亲密关系上,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是他的身心记忆在影响他,暗暗引导他选择了让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来消化负面情绪。

而那些小时候选择哭得更响、黏得更紧的孩子呢,长大后对外界的态度也是焦虑的。他们的身心记忆在不断提醒他们:就像自己小时候费尽力气迎合父母,才能换来关爱一样,只有你努力引起别人注意,别人也注意到你了,你才会感到安全。

举个例子,典型的焦虑型依恋的人,在谈恋爱的时候,总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对方不够真心,所以会和对方反复确认,不停地试探对方。好像关系一旦归于平静,对方就要抛弃自己了一样。焦虑型的人也往往会反思,可是他们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背后,其实都是他的焦虑型依恋的身心记忆在起作用。

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虽然改变不了,但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去改善。就像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我希望你首先意识到,你的一些直觉反应,其实是受到儿时经历的影响,在潜意识里保护你的情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出改变。

就关爱感需求来说,你现在能够开始做的,就是在了解依恋模式的基础上,去调整你在一段关系当中的身体反应和情绪反应。这个过程有点像学习一段新的双人舞,因为是陌生的动作、陌生的舞伴,刚开始想要克服确实有点难,但只要经过多次反复,它就有可能变成你的肌肉记忆,变成你自然而然的舞蹈反应。

今日行动

童年时期形成的依恋模式会变成烙印在你身体、情绪中的记忆,影响着你一生中的方方面面。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为过去曾经受过伤的自己做些什么,但是,我想发起一项叫作“关爱练习”的行动,让你有机会为现在的自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它一共有三步:

第一步,回想一下最近一年来,你受过的一次委屈、挫折或伤害。

第二步,扮演一次安全型的父亲或母亲,把自己当成孩子。

第三步,面对这个难过的孩子,你作为一个安全型的父母,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我希望你可以像尼克的父亲一样,为自己内心的小孩塑造“我是安全的”感觉。

依恋模式测试

下面有一些对日常生活状态的描述,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或者你认为你可能会有的情况进行选择。

A.完全不符合 B.比较不符合 C.不确定 D.比较符合 E.完全符合


1.我认为我很容易和别人亲近。

2.适度依赖别人让我感到安心。

3.我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内心深处的感受。

4.我经常为人际关系感到烦恼。

5.即使和亲友发生争吵,我也不会全盘否定我们的感情。

6.如果别人对我的态度有些冷淡,我会冷静地思考原因是什么,并且我认为对方的表现也许并不是因为我。

7.我觉得与别人亲近会让我有些不舒服。

8.我容易对别人产生依赖的感觉。

9.我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很满意。

10.如果别人对我的态度突然冷淡,我会觉得是我做错了什么。

11.在跟亲人朋友发生矛盾时,我有时会说一些狠话,做一些偏激的事情,过后又感到很后悔。

12.我很少对人际关系感到烦恼,因为我觉得人际关系不那么重要。

13.我对别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

14.如果和我很亲近的朋友表现得有些冷淡疏远,我会感觉无动于衷,甚至如释重负。

15.我发现自己很难全身心依赖别人。

16.向别人倾诉我内心的感受时,我会担心对方发现我不好的一面。

17.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近。

18.我很容易和别人沟通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19.在和亲人朋友发生矛盾后,我很快就能平静下来,把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

20.看到别人伤心的时候,我感觉很难给对方情感上的支持。

21.我担心如果我离开现在的朋友,很难再结交其他的朋友。

22.即使与好友曾经有过矛盾,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做朋友。

23.当别人与我很亲近的时候,我会感到不安。

24.和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也能心平气和地表达。


计算各题得分,A=1,B=2,C=3,D=4,E=5,无反向计分。按照以下维度计算各维度总分。

焦虑维度:4、8、10、11、13、16、17、21题。

安全维度:1、2、5、6、9、18、22、24题。

回避维度:3、7、12、14、15、19、20、23题。


当焦虑维度得分最高,且“焦虑维度-安全维度≥16,焦虑维度-回避维度≥16”时,你倾向于焦虑型依恋模式。

你渴望亲近的人际关系,然而又常常处在不确定中,担心别人不想和你亲近,害怕被拒绝。人际关系消耗了你很多心力,让你感到很疲倦。你容易察觉出人际关系中的细微波动,对别人的情绪和行为非常敏感。在人际关系中,你经常会给自己消极的暗示,情绪容易波动。有时候,你会在人际交往中冲动行事,可能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伤害,让人际关系受损;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之后,又会感到后悔。


当安全维度得分最高,且“安全维度-焦虑维度≥16,安全维度-回避维度≥16”时,你倾向于安全型依恋模式。

你很容易和别人亲近,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事情和内心感受。你可以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少陷入情绪困扰。你的人际关系很好,不会对你造成困扰。对待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你也可以通过和他人进行沟通去解决。

当回避维度得分最高,且“回避维度-焦虑维度≥16,回避维度-安全维度≥16”时,你倾向于回避型依恋模式。

你喜欢独立、自由,不喜欢和他人过于亲近。其实,你也需要和别人产生亲密的联结,你只是不愿意太过于亲近,喜欢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你不愿意和别人说自己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别人可能会觉得和你有距离感。


当三者互相相减都少于16时,你属于混合型依恋模式。

你在焦虑型依恋模式和回避型依恋模式的得分相当,在不同程度上兼有两种依恋模式的一些特点。你想要情感上的亲密关系,但是有时又不能完全信任和依赖他们。你有时会担心如果和别人靠得太近,你可能会受到伤害。对你来说,和别人比较亲近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在生活中会习惯把关系往坏的方面去想,明明想要建立情感联结,但是又因为害怕受伤不敢前行。


当焦虑维度得分第一,且满足“焦虑维度-安全维度<16,焦虑维度-回避维度<16”其中之一(满足一个即可,满足两个就是混合型依恋了)时,你在依恋模式各类型中得分较为平均,更倾向于焦虑型依恋模式。

你渴望亲近的人际关系,有时可以和别人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但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你会担心别人不想和你亲近。和别人相处让你感到快乐,但是因为你不时的担心,会对别人的情绪比较敏感,你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总的来说,你渴望与别人联结,这个过程让你快乐,也让你烦恼。


当回避维度得分最高,且满足“回避维度-焦虑维度<16,回避维度-安全维度<16”其中之一时,你在依恋模式各类型中得分较为平均,更倾向于回避型依恋模式。

你可以和别人建立起看起来还不错的人际关系,但是有时你不愿意将关系进一步深入,你不太喜欢和别人过于亲近。你会和别人分享关于自己的事情,有时也会和别人说到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有时也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隐藏起来,让自己独立于人群之外。整体来讲,你总是和别人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这样让你感到更舒服。


当安全维度得分最高,且满足“安全维度-焦虑维度<16,安全维度-回避维度<16”其中之一时,你在依恋模式各类型中得分较为平均,更倾向于安全型依恋模式。

你比较容易跟别人亲近,一般情况下,也比较乐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事情和内心感受。你的人际关系比较好,有时也会因为别人的言行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产生一些矛盾。不过一般情况下,你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