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采茶”研究历史与现状
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受到极大的重视,很多原本仅在民间流行、鲜为人知的艺术种类被挖掘、整理,并搬上了舞台,在有些地方甚至被定名为一个新剧种,其中就有“采茶”。20世纪80年代之前,将“采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的论文非常少见,此后,有学者逐渐开始注意到了这个“不太显眼”的民间艺术品种。特别是近十年来,“采茶”研究的队伍逐渐庞大,研究者大致有两类人员:一类是文化系统的采茶戏专家,他们是采茶戏演员、作曲家和参与了“五大集成”工作的人员,具有“采茶”艺术实践经验,且手头上的资料丰富,但很多人员并非专业的研究人员;另一类是高校教师和硕士研究生,他们大多并非本领域的专家,仅是研究者,其中有国内著名的学者,他们中有很多人缺乏“采茶”艺术舞台表演和创编的实际经验,但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发表了一批关于“采茶”研究的文献包括专著、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等。相对来说,“采茶”研究的专著较少,系统性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一、集成、志书
该类文献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戏曲志》江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云南、贵州等相关省(区)卷。各省卷本及市、县卷本对本省、市、县的采茶歌、采茶舞、采茶戏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详述,并收入了大量的实例。这些文献内容丰富,可信度较高,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较高价值的参考资料。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赣南采茶戏音乐分卷》(严章谋为主编,钟定权为副主编,廖军、谢明玉、王爱生为编辑,于1988年完成),汇集了赣南客家采茶戏各种曲牌唱腔,并对专业采茶剧团创作改编的新腔、新曲进行了唱腔分类,共收录茶腔曲牌51首,灯腔曲牌86首,路腔曲牌28首,杂调曲牌19首,传统打击乐点子17首,各种腔的托子17首,创编优秀新腔40首。它是目前比较全面的集音、谱、图、文、像等内容的一本赣南采茶音乐参考资料。
又如《黄梅采茶戏志》,它是一本采茶戏专志,从源流沿革、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机构、演出场所、演出习俗等方面,记述了黄梅采茶戏的相关事项。目前公开出版的采茶戏专志还不多见。
二、“采茶”综合研究
采茶戏研究专著有流沙、毛礼镁的《采茶剧种散论》(2006)和范晓君的《广东“采茶”音乐文化研究》(2013)。这两部著作对了解和研究采茶戏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采茶剧种散论》一书是关于采茶戏研究的论文集,收集了流沙、毛礼镁两位学者研究采茶戏的13篇论文。全书分为采茶戏的起源、采茶戏的发展与衍变、江西采茶戏及其流派等部分,对采茶戏做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范晓君的《广东“采茶”音乐文化研究》一书分为五章:一是广东“采茶”的演变;二是广东采茶戏的分布及发展历史;三是广东“采茶”音乐;四是采茶戏剧目;五是广东传统“采茶”的社会功能与定位。专著对广东“采茶”的历史渊源、分布及其音乐唱腔、采茶戏剧目、社会功能等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出现的一批研究采茶戏的硕士论文,基本上也属于综合性研究。如:
徐凤英的《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研究》(2009)分为四章:第一章以综述的形式阐述赣南采茶戏与赣南地区的自然、历史、社会及人文背景之间的某种联系;第二章主要针对所研究对象的音乐本体形态进行深入、微观的音乐技法分析;第三章分析了赣南采茶戏唱腔,论述了赣南采茶戏唱腔的形成艺术及风格特色;第四章总结归纳了赣南采茶戏主要演员的演唱风格,期望通过分析他们的特点,总结经验。
欧阳绍清的《赣南客家采茶戏旦角唱腔初步研究》(2009)采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赣南客家采茶戏旦角艺人(演员)进行了个案调查与分析。通过以徐荣秀、陈美艳、黄玉英、龙红四位不同经历、不同时期旦角艺人(演员)的剧目和唱腔的比较,归纳出赣南客家采茶戏旦角唱腔在音乐形态上具有高音起腔、多用羽音、擅用拖腔、润腔和紧拉慢唱等特点,以及旦角唱腔对采茶戏剧种传承与发展的贡献。
蒋燮在《赣南客家传统采茶戏〈睄妹子〉的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2007)中指出,客家民系是中国汉民族共同体中的一个稳定而独特的族群,赣南客家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与世代赣南客家人深刻的思考相互映照,孕育出颇具地域特色的赣南客家文化。作者在完成定点实地考察与多点实地普查相结合的两个阶段考察活动后,展示了六种收藏的《睄妹子》文本及演出实况。文章研究了音声形态,认为《睄妹子》的音乐,是古“乐”传统延续和演化的一种“乐”结构。“乐”的音声,主要包括“人声”和“器声”。“人声”,有“一曲多用(独唱类)”、“一曲专用(对唱类)”两类路腔曲牌和角色本白等;“器声”,含唱腔伴奏、湖南托子等。基于曲牌【十打】与湘南花鼓戏同名走场牌子明显的逻辑联系,以及其他路腔曲牌和湘南花鼓戏走场牌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睄妹子》“乐”的音声可看作是对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一种吸纳与有机整合形态。
温群荻的《宁都民间戏班探究》(2011)对宁都乡镇的各个民间戏班和地方戏曲活动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深入了解宁都民间戏班的历史与现状、宁都民间戏班的组织与生活、宁都民间戏班的市场与消费、宁都民间戏班的运作和戏班表演形式及演出剧目等等。文章探究了宁都戏班的整个运作过程。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宁都民间戏班自身的特点在历史上,甚至在现代语境下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是民间戏班得以生存和延续的一个原因。宁都民间戏班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地方特色、文化价值与市场经济价值等方面,其中首先是地方特色问题,其次是文化价值的认同。
罗思影的《江西九江采茶戏的调查与研究》(2009)在广泛调查采访的基础上,考证了九江采茶戏音乐、表演等方面的问题:九江采茶戏是“漏板”起唱,俗称“漏板采茶”,与武宁采茶戏的“顶板”起唱不同。九江采茶戏表演简练朴实,生动灵活,诙谐有趣,生活气息浓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级区域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孙宝的硕士毕业论文《桂南采茶戏戏班的调查与研究——以博白大坝龙旺采茶剧团为个案》[4]对博白县大坝镇龙旺采茶剧团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作者访问了17位50岁以上的采茶艺人,搜集手抄本剧本86本,剧目330余个。
其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采茶戏来源,以民间采茶戏班为主轴,阐述不同时期采茶戏班的生存状态,探讨各种社会力量对戏班及艺人的影响;第二章重点介绍桂南采茶戏的繁衍地——博白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自然、地理及人文等文化生态环境对采茶戏艺术的影响,还有戏班历史及传承情况;第三章根据桂南采茶戏当前的文化生态,以龙旺为个案,分析戏班组成、日常营运、管理及演出的程式,特别是对 “破台”、“收妖” 等特殊仪式进行了描述分析,并解读了代表性剧本的艺术表现特点;第四章介绍桂南采茶戏的特色与价值,认为其主要体现为审美、教育、娱乐价值,还提出了提升文化底蕴、仪式品格以及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研究生温泉的硕士论文《桂南博白采茶音乐及其演变》对博白县乡村业余剧团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作者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期间,先后6次深入博白县大坝镇、龙潭镇、宁谭镇、沙陂镇等乡村,重点跟踪采访了8个采茶剧团,其中4个乡村业余剧团(桂标剧团、青山剧团、谢义剧团、桂粤剧团)[5],观看采集采茶戏剧目20多个,并对50多位博白采茶戏艺人进行重点采访,采用笔录、实况录音及摄像、摄影等手段,收集了大批博白客家采茶戏的第一手资料。
其文章分为四章:第一章概括介绍博白客家采茶戏,从自然地理、历史、客家人的分布、方言、客家精神、民间习俗、民间艺术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博白采茶戏的文化生态。第二章第一部分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对博白客家采茶戏的载体——剧团给予极大关注,从剧团成员构成、工作生活、传承方式、经济运作、生存空间等方面对民间采茶戏班做了详细的描写;第二部分则运用音乐学、统计学研究方法对采茶戏的音乐本体进行分析,从调式音列、音阶、旋律形态、词曲结构、演唱用嗓、乐队组合及乐器奏法等方面概括了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的特征。第三章从茶文化、客家人口流动、音乐本体三个方面考证了博白客家采茶戏的源流,用横向比较法再现原始采茶歌的古老形貌;以音乐本体为立足点,用纵向比较法归纳出“移步不换形”式进化和“换形”演变是博白客家采茶戏形成与进化的主要特征。第四章以博白客家采茶戏演变为切入点,评价和总结了博白采茶音乐进化的得失利弊,阐释了“变”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应重视动态传承。
三、“采茶”历史研究
对“采茶”历史进行研究的情况如冯光钰的《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2002),从采茶戏的源头寻觅,力求把采茶戏剧种的生发、传播与变异放在地域文化宏大背景的视角考察,将其作为戏曲音乐文化生态学来探源溯流,寻求采茶戏音乐发展的趋势和走向。龚国光的《江西采茶戏的当代品格与演剧重构》(2002)则从采茶戏的历史源流开始,分析了赣南客家采茶戏当代品格的成因,其主要有“客家文化”的辐射和“苏区文化”的锤炼等等,并对赣南采茶戏的演剧模式作了归纳。黄建荣、高赟的《抚州采茶戏发展史》(2007)从舞台表演、剧目等方面,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历程,并把抚州采茶戏和江西其他地区采茶戏进行了比较。
廖军是研究赣南采茶戏史的领头人物,几十年来钟情于赣南采茶戏,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发表的研究赣南采茶戏历史的文章有 《赣南采茶戏如何走出低谷》(1989)、《赣南采茶戏进城后的反思与展望》 (1990)、《无茶不成戏——略谈茶与赣南采茶戏及其艺术特点》 (1996)、《赣南采茶戏研究》 (2001),还有一些未公开发表的论文等。他就赣南采茶戏的源流、形成发展、艺术特点,以及今后的走向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这些文章大多收入他的文集 《文化人生——廖军作品集》 (内部编印,未公开出版)。
四、“采茶”文学剧本研究
较早对“采茶”文学剧本进行研究的是赣南剧作家曾泽昌等人。曾泽昌、阳贻禄的《论赣南采茶戏的文学特征》(1991)从文学的角度入手,探究了赣南采茶戏的结构、语言、情境、韵律四方面的问题,并通过和其他戏曲文学比较,总结出赣南采茶戏独树一帜、清香不绝的原因。曾泽昌、曾庆池的《赣南客家采茶戏剧作艺术概论》(2004)全书分十章,包括赣南客家采茶戏的题材、主题、人物、结构、语言艺术、戏剧情境营造、传统戏的整理改编与创新、采茶戏源流、采茶戏的茶味特征以及其发展创新等内容。结合原生地语言对采茶戏音韵进行研究的论文,有毛盛锦的《赣北采茶戏音乐与地区方言的内在联系》(2008)等。比较集中的是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几位硕士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如万丽媛的《南昌采茶戏音韵研究》(2008)、梅淑娥的《抚州采茶戏音韵研究》(2008)、刘艳生的《宁都采茶戏音韵研究》(2009)、詹纯的《吉安采茶戏音韵研究》(2009)、江文娟的《萍乡采茶戏音韵研究》(2012)等。如梅淑娥的《抚州采茶戏音韵研究》通过对抚州采茶戏音韵与抚州方言进行比较,并对抚州采茶戏舞台演出唱段语音作分析,揭示抚州采茶戏舞台语音的真实面貌:抚州采茶戏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是在抚州方言的基础上,依“书面化”和“官话化”而形成的;抚州采茶戏戏字的声韵,反映了它的发音特点,而戏字字调却制约着戏曲乐调的进行;抚州采茶戏音乐创腔充分体现了“依字行腔”这一原则,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灵活性,使得抚州采茶戏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调查过程中,作者发现,演员的发音并不稳定。这可能是地方小戏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从而使得演员发音有些随意。
五、“采茶”音乐形态研究
“采茶”音乐形态备受关注,在这个研究领域有较多成果发表。以赣南采茶戏为例,较早的研究者有钟定权、王爱生、张虹等,他们作为赣南采茶戏当地的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赣南采茶戏理论研究。如钟定权、王爱生、张虹的《赣南采茶戏传统音乐简介及其风格》(1981)、《纵向继承、横向借鉴——漫谈赣南采茶戏音乐的发展规律》(1986)、廖军的《赣南采茶戏探究》(1990)、黄玉英的《江南一枝花——赣南采茶戏》(1998)、《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艺术特征》(2005)等。
其他研究者的文章如苏子裕《论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革新》(2003),从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形态的角度,探讨了赣南采茶戏在新时期的发展和进行艺术创新的途径。蒋燮的《赣南客家采茶戏路腔曲牌〈对花(II)〉的音乐形态研究》(2006)是一篇从文化脉络中阐释音乐的论文。文章从曲式、调式结构和句法、腔词、旋律入手,对赣南客家采茶戏《睄妹子》中的路腔曲牌《对花(II)》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将《对花(II)》的音乐形态植入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进行“形态学”意义上的思考,认为《对花(II)》强烈的旋律向心运动,充分表达了客家人浓厚的宗族观念和虔诚的崇祖观念。张宇俊、黄玉英的《赣南客家采茶戏传统曲牌的唱腔风格特点》(2009)从老艺人的演唱方法中归纳了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唱腔的风格特点。
在这类文章中,关于采茶戏声腔的研究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学术界存在两种意见,其一是刘正维提出的长江中上游“小戏声腔说”。刘先生一生致力于戏曲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在地方戏曲音乐方面,他在《戏曲新题——长江中上游小戏声腔系统》中提出了“梁山调腔系”、“打锣腔腔系”和“调子腔腔系”三大地方戏曲声腔系统理论。对于采茶戏的声腔及其声腔系统的类属问题,刘先生从南方诸省各路采茶戏的历史渊源、音乐特点、共同的音乐基因等方面,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充分的论证,提出南方小戏,主要有四类声腔系统。除下江的“滩簧调腔系”之外,在长江中上游的十三省内,由北而南,存在“打锣腔系”、“梁山调腔系”、“调子腔系”三种声腔系统。关于采茶戏声腔,刘先生认为,虽然各地都称采茶戏,但并不像京剧等剧种有统一的声腔,各地采用的声腔有所不同。长江中上游的三种小戏声腔,在各地采茶戏中都分别或交叉进行了使用。其二是庄永平先生提出的“采茶戏腔系说”。庄永平在《戏曲音乐史概述》(1990)第五章第五节“其他腔系剧种”中提出了“秧歌戏腔系、花鼓灯腔系、采茶戏腔系、道情戏腔系、拉魂戏腔系、滩簧腔系”等腔系理论,而在后续的讨论中,支持刘正维先生观点的文章较多。
近几年来,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院校的音乐学、文学、历史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选择以各地的采茶戏音乐、艺术家、剧本、语言等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研究的较多。其中侧重音乐形态研究的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篇:
汪媛的《抚州采茶戏音乐研究》(2006)以“抚州采茶戏音乐”为研究对象,从历史、音乐形态、代表剧目、文化语境四个不同的维度,就这一剧种音乐进行分析与研究。第一章是对“抚州采茶戏”这一地方剧种的历史溯源,按照历史发展进程的时间顺序,将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孕育成型期、发展成熟期和当代现状。第二章主要针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微观的音乐技法分析,归纳其曲调程式性特征、结构程式性特征和伴奏程式性特征,其中“曲调程式性特征”指从抚州采茶戏音乐的音阶、调式、调性及旋律形态等方面归纳出的具有规律性的曲调特征;“结构程式性特征”指的是抚州采茶戏音乐中的常用板式和曲牌及其特征;“伴奏程式性特征”则是指音乐中的常用乐器与乐队编制的特点。在对各程式性特征进行论证的过程中,文章列举了大量有价值的谱例和图表,以确保论证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第三章从结构布局、旋律、调式、调性等方面对抚州采茶戏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毛洪记》音乐选段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前一章所提出的关于抚州采茶戏音乐形态的程式性特征”。第四章主要将“抚州采茶戏音乐”放置在时代的文化语境下,通过与同一时代的其他门类艺术进行横向对比,探究它与其他各种音乐、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各门类艺术交叉、融合现象背后的深层因素。
廖红的《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2009)以“高安采茶戏音乐”为研究对象,着重对高安采茶戏的音乐形态进行研究,其中含有音乐风格研究、音乐作品分析和音乐文化探索。第一章为历史溯源,对“高安采茶戏”这一剧种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分三个阶段进行论述,即高安采茶戏的孕育与成型——高安丝弦戏;新中国成立后,高安采茶戏的成熟兴盛——高安采茶戏;高安采茶戏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发展状况。第二章是“高安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研究,从唱腔旋律特征、唱腔曲体结构特征、场景音乐特征、乐队编制四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述。其中唱腔旋律特征是指包括音阶、调式、调性及其旋法特征、调性转换及调式复合和同一唱腔的多种旋法——行当声腔在内的具有规律性的旋律特征;唱腔曲体结构特征是指高安采茶戏唱腔音乐中常用的板式和曲牌及其特征;场景音乐特征阐述高安采茶戏场景音乐的演奏特征、伴奏曲牌和锣鼓经及其特点;乐队编制介绍高安采茶戏常用的乐器与乐队编制特点。第三章通过对高安采茶戏传统剧目《孙成打酒》唱腔及其曲体结构的具体分析,进一步印证高安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特征。第四章研讨了高安采茶戏的文化背景。
此外,该类硕士论文还有王欣的《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2007)、熊琨的《江西赣南采茶戏的唱腔研究》(2007)、徐凤英的《赣南采茶戏唱腔艺术研究》(2009)。
张宇俊、蓝文的专著《奇葩隽永》(2013)是赣南采茶戏专家与赣南采茶戏剧院的领导合作完成的。全书分为十一章,围绕采茶戏传统曲牌,着重探讨了其冠名特色、文字特色、体裁特色、生活特色、包容特色、创新特色、唱腔特色等问题,还包括曲牌谱例与演唱提示、如何唱好传统曲牌、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等。
六、“采茶”表演艺术研究
王敏的《江西赣南采茶戏歌舞艺术》(2006)是一本研究赣南采茶戏歌舞表演艺术的专著。黄玉英的《赣南客家采茶戏的艺术特征》等论文,主要从赣南客家采茶戏表演歌舞并重,丑旦当家等方面阐述了它的艺术特征。黄文华、陈宾茂的《独具特色的“三绝”——谈赣南民间舞中的三大表演技巧》(2005)指出赣南民间舞中的三大表演技巧,即“三绝”,是赣南采茶舞中特有的舞蹈元素,其中既综合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也积淀了历代艺人发展创造的民间歌舞。赖丹的《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则通过考察赣南采茶戏中的三绝(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的基本形态、历史成因、审美特征、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认为客家舞蹈作为独特的舞蹈形式已形成。黄文华的《跳好赣南采茶舞的三个环节》(2006)指出,脚踏实地地进行肢体训练、把握气质、了解赣南采茶舞的音乐特点,对赣南采茶舞的表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卢致苑的《抓住人物个性演活剧中角色——扮演〈等情郎〉“四姐”的体会》(2005)从人物角色扮演的角度,提出从剧情要求和人物个性特点出发,要演好《等情郎》中的“四姐”应从三个方面塑造剧中人物:抓住人物个性,表现“四姐”性格开朗、敢爱敢恨的特点;抓住剧种特点,体现表演细腻优美,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抓住唱腔的韵味,声情并茂地反映剧情。徐协和的《赣南采茶戏表演特点初探》认为,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轻松活泼,是个特色鲜明的地方剧种。人们对赣南采茶戏的独特风格及艺术特色的认识,是在认识这个剧种总的艺术形式和总的表现手段、手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欧阳丽苗的硕士学位论文《赣南采茶戏丑角表现艺术研究》(2009)从丑角“唱、念、做、舞”的表现艺术上,试图梳理出一个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艺术的内在关系架构图,探寻该行当表演艺术的体系特征,并对赣南采茶戏丑角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构想。文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通过历史考证与唱腔溯源,对赣南采茶戏的丑角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全面的梳理与研究;第二,从丑角的唱、做、念、舞等四个方面入手,对赣南采茶戏的丑角进行艺术表演手段研究;第三,分析赣南采茶戏的丑角在与观众的情感、经验进行“对话”时,所构建的幽默诙谐的艺术特色;第四,深入分析、探究赣南采茶戏的丑角艺术在当代的延续。
七、“采茶”音乐文化与审美研究
从音乐文化与审美的角度对采茶戏进行探究,是较深层次的研究。该类研究成果有龚国光的《江西采茶戏的当代品格与演剧重构》(2002),汤光华的《吉安采茶戏的音乐及其文化意义》(2007),钟俊昆的《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2008),薛文莉、袁明的《美在民间——论赣南采茶戏的草根性》(2008),黄文华的《赣南采茶戏丑角艺术的审美价值》(2009),黄玉英的《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孙家国的《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腔句特征与文化意义》等。
钟俊昆的《论赣南采茶戏的审美特质》指出赣南采茶戏以赣南民歌小调为基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声腔体系,这种戏曲形式衬词独特、唱腔妩媚多姿、表演身段风格独异,真实地反映了赣南民众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和精神个性,它是赣南客家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独特的审美文化特质。薛文莉、袁明的《美在民间——论赣南采茶戏的草根性》认为赣南采茶戏最根本的特性是其草根性,即它以特有的形式与内容,塑造社会中下层人物形象,表现他们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情感,从而受到民间百姓普遍的喜爱。黄玉英在《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一文中指出,赣南采茶戏土生土长在高山之上,高山造就了客家民系,客家民系造就了客家艺术,赣南采茶戏便是客家艺术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孙家国的《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的腔句特征与文化意义》(2003),以粤北采茶戏中的5首【牡丹调】为例,在对其腔句特征进行探讨后,分析了其内含的文化意义。文章认为其与客家传统文化、传统吴歌文化有较密切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有胡波《采茶戏的发展和文化内涵研究》(2012),文章认为采茶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不仅题材和内容贴近生活,很多动作也来源于生活,表演载歌载舞,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采茶戏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49年以前,它的演出经常遭到统治者的干预和禁止。一是因为采茶戏少有文人参与,艺人文化水平不高,统治者认为这些剧目非常粗俗,难登大雅之堂;二是因为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为了迎合观众,而加入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使有些剧目显得非常低俗,演出有伤风化。采茶戏和地方风土民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宾白使用了大量的方言土语,音乐融入了许多民间小曲,这些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化因子,为烘托气氛、刻画人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更使采茶戏具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八、“采茶”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采茶”艺术的传承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课题,赣南采茶戏传承研究的文章主要有张佩莺、钟海林的《对赣南采茶戏传承的思考》(2007)。此文在论述赣南采茶戏当下面临的“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和“人才缺少,青黄不接”等问题之后,从培养人才、转变戏曲和观众的关系、激活赣南采茶戏音乐创作等方面对它的传承进行了探讨。
又如晏敏的硕士学位论文《流淌在红土远山上的一支乡音——江西吉安采茶戏音乐的传承发展研究》(2009),以“吉安采茶戏音乐”为考察对象,从历史源流、音乐形态、代表剧目的传承发展等方面,对这一地方剧种音乐进行研究与分析。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按照其历史发展进程的时间顺序深入探究“吉安采茶戏”这一地方剧种的历史源流,分别从其早期形态与形成时期、近代发展时期和其当代发展时期进行介绍;第二章具体就所研究对象的本体形态进行深入、细致的音乐元素分析,重点研究、归纳其音乐的调式、音阶及其旋法特征、传统曲牌结构和吉安采茶戏音乐的乐队编制沿革和特点;第三章以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吉安采茶戏《远山》为例,从音乐创新的手法及特征的角度研究吉安采茶戏音乐在当代的传承发展及艺术审美;第四章(结语部分)在总结归纳论文的基础上,对吉安采茶戏及其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议。
[1] 冯光钰:《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5页。
[2] 范晓君:《广东“采茶”音乐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3] 黄允箴在《论采茶家族》(文章详见《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1期,第52页)一文中,提出了“采茶家族”,主要是指由一首采茶歌的流变形成的采茶歌家族。本文提出的“采茶”家族是指由采茶歌、采茶灯、采茶舞和采茶戏构成的一个系统。
[4] 资料来源:http://acad.cnki.net(中国知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 笔者认为民间剧团很难完全职业化,其性质应该还是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