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都江堰
每次我一飞到成都,就已经感觉到都江堰近在咫尺。走近都江堰,面向穿越群山呼啸而出滔滔东去的岷江,眼前这座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世界水利史上的千古丰碑,令我肃然起敬、浮想联翩。两千多年前,曾经闻名于世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溉早已沦为沙漠,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也早已变成废墟,唯有都江堰历久不衰,千百年来造福着成都平原,使这里成为繁荣富庶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的长盛不衰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使中华民族有了千年的骄傲。
伫立在观澜亭,眺望江中心的鱼嘴分水堤,只见一路咆哮的岷江奔流到此后,立即一江两分。内江作为灌溉用水的河道,外江主要用于泄洪排沙。都江堰开创了世界水利史上无坝引水的先河,体现了古老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创新精神。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无论是从当时的生产工具还是水利工程技术水平来说,要力敌岷江洪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不是水利工程科班出身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儿子,却凭着超凡的智慧,率领蜀地百姓奇迹般地制服了岷江洪水,创建了千百年来流淌不息、恩泽后世的都江堰,使神话变成了现实,使中华民族的文明走向了一个时代的巅峰。追溯中华民族与水有密切渊源的历史,可想而知,是华夏大地悠久厚重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李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与智慧造就了都江堰。
一个有厚重文化积淀的民族,往往会出现有超凡智慧的人杰。远在洪荒时代,当滔天大水肆虐华夏大地之时,正是有了女娲、大禹这样的治水英雄,才降服了滔天洪水,拯救了濒于绝境的黎民百姓,使华夏民族拥有风调雨顺的农耕岁月,得以代代繁衍生息,从此完成了一个东方古老民族从洪荒世界到文明之邦的演进。水,是中华文化之源。三千多年前,华夏大地流行的“大禹治水,分画九州”的历史传说,开始谱写了一部中华民族治水文化的历史。
公元前250年左右,在一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经过的地方——川西,诞生了一个李冰。当李冰受命出任秦国蜀郡太守时,蜀地常年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岷江洪水肆无忌惮地祸害着蜀地百姓。李冰面临着一种历史使命的抉择:要么无所作为,任岷江肆虐;要么不辱使命,驯服岷江,造福蜀地黎民百姓。李冰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他带着儿子和随行人员跋山涉水,勘测山川水势,科学地制定了“乘势导水,因时制宜”等治水造堰的基本方略。他学习、借鉴大禹治水的经验,根据水势,造势引水。他率领众人凿离堆,辟开玉垒山,在山嘴凿建了一个深而窄的人工河道——宝瓶口,用山石约束洪水,紧扼内江咽喉,使内江之水由宝瓶口进入后,顺其居高临下的地势,一泻千里,不断分流,形成扇形自流灌溉系统。凿通宝瓶口、修好内江河道之后,李冰又别出心裁,在岷江上游建造鱼嘴分水堤,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江,解决了灌溉与泄洪的难题。李冰还根据弯道水流的规律,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建造了“飞沙堰”,用于泄洪与排除泥沙。李冰造堰的智慧在于科学精确地把握了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的关系,使三大主体工程相互依赖,巧妙配合,功能互补,形成浑然一体的系统工程,共同联合发挥了自动引水分流,自动调控流量,自动泄洪排沙的整体作用,使岷江变害为利,“水旱从人”,稳稳当当地灌溉成都平原。
两千二百多年来,都江堰之所以不废不衰,而且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除了它设计科学外,还有赖于中华民族对这一伟大历史文化遗产的厚爱与保护。中国封建社会,尽管分封割据、战争连年、民不聊生,但历代都不乏守护都江堰的有识之士。汉代文翁、蜀汉诸葛亮、元代吉当谱、清代丁宝桢等治水护堰功臣和广大黎民百姓,都把都江堰看做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对其进行维修与保护。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更是十分重视对都江堰的保护,并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使这千古之堰老而不朽,灌溉面积从原来的几百万亩扩大到一千多万亩。
都江堰的历久不衰,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成功典范。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富足的粮仓。衣食足而文化兴,都江堰的创建,为古蜀文化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都江堰创建后,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陆游、岑参、苏轼、范成大等,明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都有感于李冰父子治水的千秋功德和对富饶美丽的“天府之国”的向往,不辞劳苦,纷至沓来,挥毫写下了许多传诵千古的诗篇。正是有了天府之国作为蜀汉富足的军中粮仓,诸葛亮才有了匡扶汉室的根基,写出了千古名篇《出师表》。
走进都江堰,抚今追昔,遥想当年古堰的开辟建造,想起它长盛不衰的秘诀,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都江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荣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我不止一次地感受了都江堰的厚重与尊严。呵!都江堰,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你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全人类!
(写于2006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