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天足健妇

妇女在打井水淋菜

“中国北中两部的女子,大体说来,都是不问耕种的事务的,除非穷至一文莫名的人家,有多少例外。至于说到客家的女子呢? 那就没有这样的趋势,中等以下的人家的女子,固不必说,就是夫家有几十万资产的,或曾经做过官吏的,到了耕种的时候,也不能老是住在闺中,不问田事,她们在平常的上午,十之八九都是赤足。至于住在山边的女子,那就更是辛苦,她们不但要跟着男子去种田,还要到山岗上去砍柴或割草,以此作为家中的燃料。若有苟且偷懒的妇女,敢长年处在家里,不管田务的,社会舆论,便必以 ‘懒尸妇道’,或 ‘好懒妈,贱东西’等恶名词去攻击她。因此客族女子遂养成了一种 ‘须与男子一同力役’的风气。”(罗香林,2006: 47)

妇女在打铁钉6

“天足健妇”。清人黄遵宪在《黄遵宪文集》中说:“邑俗妇人操作勤苦,不独中馈女红已也。向无缠足敷粉之习,城中及北路一二村间或有之,而各乡则绝无矣。虽士绅之家亦鲜畜婢者,一切井臼、耕织、樵苏、畜牧、灌种、缝纫,姑与妇均劳。唐魏勤俭遗风,依稀见之。古乐府云,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旧时,妇女不论劳作或出墟入市均赤足,只待晚上洗身后才穿木屐。有一双新屐往往要留待春节除夕洗身敬祖公时穿。木屐为最常穿的鞋。木屐前部钉上一片屐皮,屐皮用帆布、棕等。旧时木屐式样以颜色区分,原木色的为“白胚屐”,上漆的为“漆屐”。漆花的木屐是妇女的随嫁物之一。供女人穿的还有上红、橙等颜色,绘上花卉、图案的“油彩屐”。以形款分,牛皮屐用一小块皮革,钉于前沿。棕屐用棕绳编成。《石窟一征》卷四《礼俗》中曰:“俗以包木作屐,帮用牛皮,涂以朱漆,男女皆着之。”布屐,俗称“船头屐”,因其前沿翘起如船头而得名。家贫者,一般在春节时才买一双新鞋(通常是普通布鞋)穿着过年。过年后立即把鞋保存好,待赴宴或重大节庆时才穿。有的一双鞋往往要穿好几年才换新的。一般人家只有布鞋、草鞋,富者冬天有棉鞋。皮鞋是近代以后才有的。

妇女把不用的旧布、烂布洗净晒干,再用稀糨糊一层层糊于布上,俗谓“布百”。待“布百”干后,按纸样裁出“屐样”,再在上面糊上一层新布,称为“屐面”,在下面糊上一层新布,称为“屐里”,然后用针线“绲边”,汇合而成“屐帮”,最后把“屐帮”钉在状如鞋底的木板上即成。

布鞋旧时都是自制。男式的叫“阿公鞋”,女式的叫“阿婆鞋”,布底的“布百”用“家机布”,鞋面颜色多为黑色。男式的是宽口船形,不用鞋带,俗称“懒思鞋”; 女式的则一般用带子扣紧,俗称“挽绊哩”。这种鞋主要利用废旧布料做成。鞋底用旧布或碎布一块一块糊贴至约1 厘米厚,用大块的旧布裹着,另将竹壳剪成鞋底的模样,用布包裹后放于上面,再用铁钉钉孔,用苎麻线密密钉实,然后将四周剩余部分切去,即成鞋底。鞋面内层仍用碎布,用糨糊贴成厚纸状,俗称“布骨”,内外再包以新布,钉上鞋底即成。

棉鞋又称“老人鞋”、“过冬鞋”,形款与阿婆鞋一样,只是里面用棉花为絮,供老人冬天穿。老人冬天御寒除鞋帽外,多使用“火冲”7

草鞋又名“草履”、“芒履”、“芒鞋”。材质分两种: 一是以干稻草为主要原料编织,一是以麻和布为主要原料编织。用“布百”做底,前头做一个“鞋鼻”,左右各做两个“布耳”,后边“布跟”(俗称“鞋踭”)留“眼”,用苎麻线扎好后,用布带串起,编成网络,如凉鞋状,即可穿着。男女鞋样相同。

袜有布袜和线纱袜两种。除穿草鞋外,清代“俗妇女着屐不袜”。如李太白《浣沙石上女》诗:“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

轿用于代步,有三种,一种叫“兜轿”; 一种叫“扇轿”; 还一种叫“花轿”。其中的“花轿”又称新娘轿。当地有民谣戏说扛轿与坐轿的关系:“扛轿坐轿两荒唐,一个坐等两个扛,坐个头都睡得扁,扛个 ‘哈’都晃得长。”

康熙《程乡县志》卷一《风俗》。

2 《乾隆嘉应州志》卷一《舆地部·风俗》。梅人黄遵宪在同治年间所作《送女弟》说:“盛妆始脂粉,常饰惟綦巾。”

3 《岭东日报》,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二十五日,“谕劝改妆”。

4 梁伯聪:《梅县风土二百咏》。

5 民国《潮州志·丛谈志·物部》,引用《丰顺县志》。

6 客家妇女除承担家务外,还出街入市挑柴草到街上卖,到建筑工地挑砖运材料争取微薄收入,以帮补家计。

7 “火冲”即指客家民间冬天老人随身携带的手提火笼。手提火笼是一个特制竹篮,内放一比汤碗略大的陶钵,在钵内放一些带火的木炭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