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传统保健体育的产生和发展

传统保健体育源远流长,历世不衰。随着时代变迁,其内容和生活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形成了我国人民独特的体育保健方式和理论体系。传统保健体育的理论体系源于中医养生,集合了我国古典哲学和中医学的精华,属于人体科学范畴。它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

一、传统保健体育的起源与萌芽(远古至周)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人类历史大约有300万年,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历史至少也有170万年。历史已经揭示,人类是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发展起来的,劳动使人与动物分离,并产生了人类社会。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每当集会、节日、打猎成功和获胜凯旋时,都要用跳舞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欢愉,而这种原始的舞蹈还具有保健的作用。因此,体育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的结晶。

考古研究证明,狩猎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也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和进行自卫所必需的活动。人们在与凶禽猛兽的搏斗中,逐渐发展和掌握了搏斗的技巧,增强了体力,增进了智力,这就是传统武术发展的萌芽。

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已经意识到某些身体活动能够起到保健祛病的作用。《吕氏春秋·古乐》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在狩猎过程中,与兽禽的搏斗和奔跑追逐,体力消耗极大,当力不从心时,就要坐下休息。由原先激烈运动时的急促胸式呼吸过渡到深长的腹式呼吸,促进了代谢。通过长期的实践,人们感到腹式呼吸能更快地补偿消耗、缓解疲劳。如当身体疲乏时,伸伸懒腰、打个哈欠、闭目养神一下,精神就会好转,感到轻松愉快。当胸腹胀闷时,张口呵气或按摩一下胸腹,就会觉得胀闷改善。

在古代,由于战争的需要,作为战斗技能的武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主要是为军事目的服务的。武术操练及模拟战斗生活中的“武舞”有振奋精神、疏通气血、强筋壮骨的保健作用。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源,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膇,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意为远古时代,江水泛滥,湿气弥漫,人们普遍得了关节不利的“重膇”之疾,对此可用“大舞”来疏利导滞。《庄子·刻意》称这种原始的“大舞”为“道(导)引”。唐人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这种“摇筋骨,动支节”的舞,即《抱朴子·杂应》中“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猿踞、鸟伸、兔惊”等诸种导引姿势,是人类对飞禽走兽攀援、顾盼、跳跃、展翅等动作的模仿,借此来活动关节、疏通气血,达到消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于是逐渐创造出仿生的活动导引。

以上说明,从远古到周时期,传统养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经验和知识。这些都是传统保健体育的萌芽。

二、传统保健体育的形成期(春秋战国至三国)

春秋战国至三国时期是我国养生保健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养生实践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有了较快的发展。诸子百家特别是道家、儒家等的炼养方法逐渐完善。同时,养生思想百花齐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以老子、庄子为代表。老子《道德经》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思想,认为自然界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体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生长、健康、长寿;庄子提倡顺应自然“调理四时”“清净养神”的“无为”观可利用气功和导引的运动养生方法延长寿命;孔子认为,“仁者不忧”“仁者寿”“大德必寿”,心地光明有利于健康、长寿,同时提出“寝处不时,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这说明那时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寻求治国安邦之策的同时,对自然界(包括人)的结构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万物(包括人)都是由一种最基本的细微的物质构成的,这种物质极其微小而不可见,这就是“气”。《庄子·知北游》载“通天下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为生,散则为死”。气是构成天下万物最基本的无形物质,构成天下万物最基本的有形物质是“精”。

秦汉以来,行气术也有较大发展,在士大夫阶层颇为流行。汉初汉高祖谋士张良有随赤松子学行气的记载。《汉书·王吉传》中也提到“吸新吐故以练脏,专意积精以适神”等吐纳行气之术。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行气法,一是承袭老庄“抱神守一”的“意守行气法”,二是源于“行气铭”的“周天行气法”。

东汉流行的《安般守意经》将行气分为“息气,出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几种方式。这个分类法对后世六字诀吐纳法的出现有直接的影响。

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提出了调摄形神、适应环境、预防为主的养生原则。在养生实践上,《黄帝内经》提出了“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并多角度地介绍了“恬淡虚无”“独立守神”“精神内守”“导引按”等养生方法。其他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四季养生调护之法、《素问·金匮真言论》中的脏腑养护之法等,都是古代养生学的首创和重大突破,直至今日仍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说,《黄帝内经》所奠定的人体生命理论影响了几千年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

三、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期(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是我国养生与传统保健体育逐渐发展的时期。早期道教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初步形成,表现为儒、释、道、医相互渗透发展,导引术与行气合流的趋势。此时期,医学与养生结合得更加紧密,医用导引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时期,随着宗教的兴盛,道教炼养功法兴起、“天竺按摩法”“婆罗门导引术”等伴随佛教的发展亦广为流行。在魏晋玄学和佛教的影响下,强调“行气攻病、和神导气”的坐式导引和心性修养、静功炼养发展较快,出现了忽略立式导引的倾向,部分炼养术开始打上释家的印记,使得传统保健体育的内容得到了充实与发展。

晋人李颐在《庄子集解》中注吐故纳新为“吐故气,纳新气也”;导引则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从李颐的解释中可以了解到,“导引”包括导气和引体。导气就是在意识指导下的一种呼吸锻炼;引体就是引伸肢体,活动筋骨。

从东汉末年到两晋南北朝,道教养生思想与方法逐渐成形,到了唐代得到了完善和发展。1973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一幅西汉帛画《导引图》,根据墓葬的年代推算,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帛画复原以后,长约100cm,宽约50cm。上面绘有人体各种运动姿势共44个,分列排成4排,每排11人,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姿势多种多样,有闭目静坐的、有双手抱头的、有收腹下蹲的、有弯腰打躬的、有站立仰天的、有屈膝下按的,还有几个持器械运动的……从整个图来看,绝大多数是针对某一病痛设计的动作。有的图侧不仅注明了所能医治的病痛,其动作设计与疗疾区的关系也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可见当时的导引主要是用来防治疾病的,并且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对研究导引的源流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晓养生之术,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其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他积极主张人体要活动,但又不宜过分。他在古人“熊颈鸱顾”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华佗在向其弟子传授时说:“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食欲。”五禽戏能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使血脉流通,筋强腰固,脾胃健运。华佗的五禽戏对后来武术象形拳,如猴拳、螳螂拳、形意拳、八卦掌、南拳中的某些象形动作影响颇大,只不过这些拳术在模拟各种动物姿势的同时,更注重紧密而巧妙地与攻防方法相结合而已。

两晋南北朝时期,对导引养生最有影响的文献当属葛洪的《抱朴子》、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葛洪与陶弘景都是养生家又兼医学名家。他们的著作均将《内经》以后的中医理论结合到导引养生理论中去,为导引养生疗法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抱朴子》中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三个丹田的部位,后世静功意守锻炼,无不以此为经典论述。《养性延命录》集六朝以前的保健养生经验,是一本辑集较为完备的养生学专书,最早提出了静功六字诀吐纳法,也是现存最早载述华佗五禽戏具体方法的文献,并兼收了动功和静功的各种方法,主张养生需动静结合。

南朝时已有了初步的医学教育,隋代在太医署首次单设按摩博士,按摩成为医、针、按摩、咒禁四大科之一。按摩科授课内容主要是“消息导引之法”和治疗损伤折跌之法。

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吐纳导引方法260余种,强调根据不同的疾病施以不同的导引方法。这些方法大都是对病变局部有影响的动作,并与吐纳相结合而成,具有治疗功效。

《备急千金要方》是唐代孙思邈所著,他汇集了《内经》和扁鹊、华佗、老子、列子、葛洪、彭祖等的养生思想和成就,写成《养性》一篇。是我国历史上较全面而系统的养生学著作。书中记载了“老子按摩法”和吸取殊方异域的“天竺国婆罗门按摩法”,此两套简便易行的动功练功方法几乎包括了后世“八段锦”的全部动作。

两晋南北朝至唐代,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使养生家无不受其影响。寇谦之、陶弘景、孙思邈等都不同程度地引佛入道,吸收和借鉴佛教的炼养方法,以充实和发展养生学说。

四、传统保健体育的兴盛期(宋至清)

传统养生在宋、元、明、清等朝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段时期也是导引养生发展较快的时期,不少养生专著相继问世,如赵自化的《四时颐养录》、陈直的《寿亲养老新书》、无名氏的《八段锦》、张君房的《云笈七签》等。这些保健养生方法广为流行,为人们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统保健体育运动发展到宋代,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术式上发展了坐功,如坐势八段锦。人们把本功法比做“锦”,可见其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八段锦口诀始见于南宋,明代配以图示,在流传过程中分为南、北两派。南派有立式、骑马式、坐式等,动作简易;北派多行骑马式,动作较为繁难。八段锦又有文八段和武八段之分。文八段为坐势,运动量小,它包括干沐浴(浴手、浴臂、浴头、浴眼、浴鼻、浴胸、浴腿、浴膝)、鸣天鼓、旋眼睛、叩齿、鼓漱、搓腰眼、搓脚心和摩腹。文八段又将肢体运动与按摩、吐纳结合起来,发展为十二段锦和十六段锦等,具有鲜明的传统健身法的特点。而武八段为站式,运动量较大。

北宋时期,针对体弱多病之人流传较广的有十二月坐功。此功相传为宋初道士陈抟所编创,宋太宗赐陈抟号希夷,故又名“陈希夷坐功”。其法载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及王圻《三才图绘》中,两者各势要诀及配图几乎完全一样。全套动作共二十四势,包括头颈、胸腹、腰背、上下肢等身体各部的运动,配以叩齿、漱咽、吐纳、静思、集神等要求,以达到各势的疗效,大体类似“文八段”。

与此同时,宋代还出现一种“小劳术”。作者蒲虔贯在他的《保生要录》里写道:“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污。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亦稍缓,及小劳之术也。”“小劳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健身法,它提出了健身运动应循环渐进、量力而行和持之以恒的锻炼原则。

《圣济总录》是北宋后期由官方组织系统校勘编辑的一部巨著,书中包括咽津、导引、服气等内容,对导引锻炼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其中有些是现代常用保健功的前身,如“探击天鼓”,就是鸣天鼓;“试摩神庭”,就是浴面;“下摩生门”,就是摩腹。另外,书中还介绍了不少呼吸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直至今日仍有很多内容值得借鉴。

到了明朝,传统保健体育有了新的发展。有关导引养生的著作大量涌现,超过了历代的总和。导引养生在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促使了导引和医学的紧密结合。很多医学家在他们的医学著作中引用并发展了导引养生理论,而且不少导引养生的专著出自名医学家如李时珍、张景岳、徐春甫、杨继洲、龚廷贤、徐大椿、叶天士等人之手。武术也同样如此。明朝以前,武术专著寥若晨星;入明后,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推出。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俞大的《耕余剩技》,洪转的《梦绿堂枪法》等。武术基本功是从古代导引术发展而来的,随着武术发展,这部分作为武术基本功的导引术被逐渐改造成以适应技击需要的功法,从养生转为壮力,且独立发展。

易筋经功法创编于明末,流传于清代。作者据查是天台紫凝道人伪托达摩传授,故有达摩易筋经之说。初为手抄本,始见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清·王祖源《内功图说》辑本《易筋经》载有十二术势。“易”是改变的意思;“筋”是筋骨;“经”是方法。《易筋经》作者明确提出,通过锻炼,“缠绵之身,可以立成铁柱”,意思是使萎弱的身体变得强壮结实。该健身术的出现是保健体育运动发展的代表。它是以呼吸和静止性用力来锻炼肌肉、通经活血、改善内脏器官功能,进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健身运动。

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促进了武术和导引的结合,养生拳术太极拳的创编就是这种结合的成果。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传至近代,共形成五大派系:陈(王廷)氏、杨(露禅)氏、吴(鉴泉)氏、武(禹襄)氏、孙(禄堂)氏。五大流派各有特色,但基本风格和结构大同小异,均要求心静意专、柔和缓慢、圆活完整、协调连贯、轻灵沉着、虚实分明,具有内外俱同、“意念”和肢体运动结合的特点。此期,传统保健体育的理论也有较大的发展,其主要代表作包括高濂的《遵生八笺》、胡文焕的《修真必要》《保生心鉴》《养生导引法》、周守中的《养生类纂》、王圻的《三才图会》、万全的《养生四要》、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河南温县陈王廷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武术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结合《黄庭经》中道家的“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创造了陈式太极拳。这套拳在锻炼时,要求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为整体,以达到内外一致的行动。后人又将陈式太极拳发展成为杨、吴、武、孙等式,虽然架势不同,但拳理相同,都具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

清代后期王祖源编著的《内功图说》包括十二段锦总诀、十二段锦图解、易筋经图解及各种按摩导引方法。该书重视动功的锻炼,并附有图解。另外,清代徐世方的《寿世传真》、方开的《延年九转法》、潘伟时的《卫生要求》,也对传统保健体育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是研究传统保健体育的重要参考文献。

纵观宋朝至清朝,养生导引之术与武术在各自发展的同时,二者相互渗透和紧密结合,绽放出了一簇簇、一朵朵武林奇葩。同时,导引养生术被医学借鉴和应用,不但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并最终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引下,导引保健术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在这个时期,涌现出大量的保健导引名著、武学名著和医学名著。传统保健体育在这个时期已经成熟,它不但成为我国,同时也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五、传统保健体育的继承与规范期(近现代)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出现全盘否定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思潮,对中医采取民族虚无主义态度,使中医学横遭蹂躏。传统保健体育受其影响,著作很少,理论和方法也未得到发展。主要著作仅有阮福明和丁福保联合编著的《道藏精华录》,它采集了道家古书《全道藏》《道藏辑要》及《云笈七签》等书的精华,对养生要诀、练功秘法、导引、调气等均做了论述和介绍;蒋维乔所著的《因是子静坐法》中,导引锻炼的导入静和呼吸方法具有一定的特色,治疗效果明显,对近代的导引养生研究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席裕康所著《内外功图说辑要》、任廷芳所著《延寿新书》等亦为该时期代表性的传统保健体育著作。总之,由于受排斥、限制和消灭中医学及保健学政策的影响,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遇到了空前严重的阻力,处于自发的、缓慢的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和关怀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体育。毛主席下达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的指示,随后,全国全面贯彻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医药”的精神。传统保健体育也随之风生水起,1949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并召开了武术座谈会,把发展武术事业提到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中。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规模较大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1954年,国家体委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委员会专门负责武术的挖掘整理及开展工作,并在唐山和上海相继建立了研究导引养生的疗养院和研究所。

从1957年开始,国家体委组织部分武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先后整理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刀术、剑术、棍术、枪术等20多种武术项目;还编写出版了体育院系武术通用教材和各种武术专著;并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的正式竞赛项目,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发展,使武术成为一项高尚的、健康的、为增强人民体质而服务的传统保健体育项目。

20世纪90年代,健身气功纳入了政府统一管理的体育运动项目范畴。1996年底,首届全国全民健身气功养生交流大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1997年国家气功主管部门又制定颁布了《健身气功管理办法》和《健身气功师技术等级评定办法》等法规文件,以确保其规范化、科学化发展;1998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及有关部门对影响较大的气功功法进行了认真而严格的评定,于1998年10月首次公布了11种健身气功的气法,并向全社会推广,健身气功迎来了科学、有序的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身心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具有良好养生健身、益寿延年功效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更加受到世人的关注,并逐步走向了世界。国际气功科学联合会、中国体育气功研究会和《气功与体育》杂志社先后组团出访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推动了气功的国际交流。另外,随着导引的养生机理研究的发展,其医疗保健作用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前来我国学习考察传统保健体育的外国人日益增多,要求派专家教学的国家也不少。我国的传统保健体育正在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