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加工与炮制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通过系统归纳形成的对中药性能属性的概括。每种中药均有其固有的性味,其性味各有所偏。中医治疗疾病,正是以中药性味之偏纠正机体的阴阳偏盛或偏衰的失衡状态。炮制通过对中药四气五味的调整,达到辨证施治用药的目的。

在相反为制的制药原则下,用药性相反的辅料或一定的炮制方法,可以纠正、缓和药物的过偏之性,减少不良反应。如苦寒的黄连,用辛热的酒炮制后,能降低其苦寒之性,以免伤胃,即“以热制寒”。又如辛温的砂仁、菟丝子等用咸寒的盐水炮制后,能缓和其辛温之性,即“以寒制热”。这与中医临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相符。

在相资为制的炮制原则下,用药性相似的辅料炮制药物,使其性味增强,疗效增强。使寒凉的药物更加寒凉,即所谓的“寒者愈寒”,如用苦寒的胆汁炮制黄连,可增加黄连的苦寒之性;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其苦寒之性。使辛温的药物更辛热,即所谓的“热者愈热”,如用辛热的酒炮制仙茅、阳起石,可增加其温肾壮阳的温补之性;用辛温的酒炮制川芎、当归、威灵仙等,增强其行气活血止痛或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

同一种中药经过不同方法或火候炮制,可制成不同药性的饮片,使之适用于临床不同的病证。如大黄经过不同方法炮制成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清宁片和大黄炭等规格,其药性相应改变,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临床需要。另一种情况是药物性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炮制前后的功效迥然不同,扩大了用药品种。如生地黄蒸制成熟地黄后,苦凉药性变为甘温,药性改变,其功效也由清变补,清热凉血药成为滋阴补血之品。又如何首乌经黑豆汁蒸制后,苦泄药性转为甘温,功效由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截疟,变为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