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什么一人有一人之《伤寒》
《伤寒杂病论》自产生以后便湮没无闻,如孙思邈所谓“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很多学者也强调这一点,认为是秘而不传才导致仲景学说流通不广。但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合理的解释不是“秘而不传”,而是“无师可传”。也就是说,仲景学说的具体应用方法在唐代已然湮没无闻或失传,很多人有《伤寒杂病论》这本书,但他们不知道怎么用,大多数人遵从的是另一套辨证系统——五脏辨证,这一点我们随后还要具体说明。
我讲这一点是有根据的,纵观孙思邈对伤寒方的研究成果,也只是比类条附,方便查阅,谈不上有多深刻的体会及广泛的应用,其最大贡献是保存了仲景原文。直至宋代,《伤寒论》才在活字印刷术的便利下传播开来,于是才有了所谓的宋代伤寒八大家。但我们统观八大家的伤寒著作,他们对《伤寒论》的研究同样着重在外感病领域,而且还局限于外感病中所谓的“伤寒”领域,也即《难经》“伤寒有五”中的“伤寒”。庞安常、朱肱等在谈论温病的种种治法时,还提出了“温毒”等学说,这些时代的代表性医家很少认识到伤寒方可以用于温病,至于把经方用来治内伤疾病,那还差得远之又远。
明清时代的《伤寒论》研究才大放异彩,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伤寒论》不是只能治疗外感病,也不是只治疗外感病中的“伤寒”。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而俞慎初更提出“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但这种伤寒方统治内伤外感一切疾病的观念在当时也并不是主流。当今我们接受这一观念则相对容易,是因为今天的仲景学术研究早已更加深入。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历史上一代代人集体智慧的研究结果,才使我们能深刻广泛地运用伤寒方,或者说更接近于仲景的本义。但即便今天的学者已广泛接受伤寒方可以治疗百病的说法,但每个研究者对六经体系的理解还是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
为什么历来对中医的认识会有如此多的不同观点?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就首先需要对中医本身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中医的整个思想基础是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思想的完整体现就是《黄帝内经》。在此书中,中医对人体健康的理论构建已经完成,它借助的具体模式则是阴阳五行、六经六气等。
以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来说,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一个黑箱理论,它并不能以现代的生理化学知识说清楚人体的具体运行机制。它是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推天道以明人事”,把中国人对天地自然的总体认识完全地浓缩到了人身上,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模式,合理地解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并且能够在临床中取得疗效。于是这种模式被人们认为是真理,它的特点是“司外以揣内”,而从终极意义上来讲,它也只是相对真理。
但这已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时至今日,西医学如此发达,仍然不能够否定它,甚至反过来说明了它的合理性。但正因为中医是一个黑箱理论,这种理论又极为庞大开放,不是像科学一样有清晰明确的容易被证伪的逻辑。所以在这个理论模式的大原则下,又有很多具体的认识上的差异,譬如《内经》中就有五脏辨证模式、六气辨证模式等。而后世更是流派纷呈,有重视阴的,有重视阳的;有重视脾胃的,有重视肝肾的。这些体系都能自圆其说,成为一家之言。所以说在这个意义上,仲景之学也是这样一种具体运用上的理论模式。
仲景创立的“六经”理论模式,在产生后的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特别关注,明代李中梓还把仲景与金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并列为四大家,这也充分说明了在仲景学说产生后的一千多年里,医学界并未广泛应用其医学模式,中国医学界所运用的主要是其他的辨证模式。
从仲景学说广泛流传开始,直到如今,学者们对仲景学说的重视就不同于其他的医家;研究者人数及研究深度也超过其他任何医家;其方剂在临床运用的广泛度和深度与日俱增,而在实践中逐渐发现其临床效果也非其他方剂所可比拟;仲景学说的地位也更非其他医家所能比拟;仲景医学的体系是大家公认最完美的。可因为中医自身的特性,当前的研究者们仍然只能根据自己对医学的理解来注释《伤寒论》,这也是《伤寒论》当前研究存在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