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痹病的含义
《黄帝内经》(下简称“《内经》”)中对痹的含义并不统一,这可能与当时非一人、一时成书的背景环境有关,但总体上来说,痹在《内经》中的含义主要有三种。第一,指某一种疾病,如行痹、脉痹等,均是经络阻滞或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不同的病证又各有特点。第二,指某一症状,或肢体、关节疼痛,或肢体麻木不仁、感觉减退。第三,指病机,有痹阻不通之义,指经络、脏腑气血凝滞阻塞不通及邪气闭塞肌表的病理表现。除此之外,痹字还有沉重、痿弱不用、感觉异常等含义,可谓是一痹多义,一痹多用。
痹,为形声字,从“广”、从“卑”。《说文解字》中解释:痹,湿病也。《荀子·解蔽》中亦说伤于湿而痹,这可能是痹字从“卑”的缘故,卑有地势低下、地位低微、轻视、低俯等义,而地势较低的地方多雨水,多潮湿。经过后世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将痹引申为“闭”字,作壅滞、阻塞、闭塞不通等解释,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于痹字,主要有潮湿和阻塞两个基本词义。纵观历朝历代史书,痹字在医书里出现最多,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概念。但即便在这一种学科中,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含义也不尽相同,既可示为某一病名、某一症状,也可示为病机、体质等。痹作为中医病证术语,其称述可上溯至秦汉时期。传世医学文献《内经》有较多的痹病论述,尤其是《素问·痹论》论述各类痹病病因病机。传世的文史书籍散见痹病称述,《汉书·艺文志》“经方”中记载了《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简帛资料,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江陵张家山汉简,尤其是成都老官山医简,载录丰富的痹病病名,大大弥补了传世文献中痹病病名资料的匮乏与不足。上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痹病病名,多为后世沿用传承。古代文献中带有痹字的病名或证名多达22种,如行痹、着痹、痛痹、热痹、血痹、气痹、胸痹、周痹、肌痹、脉痹、肾痹、心痹等,这些名称中存在着病、证不分的现象。在中医理论标准化的今天,病、证、症须严格区分。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条件下,人体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正邪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证是病在演变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反映,是病在一定阶段中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势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是辨证论治的依据。症则是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
痹作为病名,最早出现于《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中藏经》:“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其认为痹病是人体感受邪气导致气机不通的病证。从广义上说,凡一切闭阻不通之病皆可视之为痹。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将食已而痛,吐出乃止,称为食痹。《金匮要略》中把胸中阳气闭塞,不能疏达引起的胸痛称为胸痹;把素体虚弱,风邪入侵,阻碍气血循行导致肌肤失荣的称为血痹。但随着医学的发展,痹之一词已渐渐转为特指其狭义的意义,即指因荣卫失调,复感风寒湿之邪或由于素体虚弱,营卫失调,津液输布异常,酿生痰浊、瘀血等,阻于经络、肌肤、血脉、筋脉等,闭塞气血运行,使肌体失于濡养而致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