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又可与“温病”识略
吴氏名有性,字又可,延陵人(今江苏吴县),生于明末清初年代,大约生活在公元1561年至1661年之间。他是我国有创新贡献的一位温病学家。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从嘉靖元年至万历十六年(1522~1588年),在这六十六年当中,瘟疫大流行即有八次之多,遍及大江南北。又如崇祯十四年(1641年),华北一带瘟疫流行,阖门传染,至五、六月间益行猖獗。越二年(1643年),京师大疫,从二月开始流行,长达八个月之久。
吴又可深入观察明末崇祯年代瘟疫流行之后,著述《温疫论》,提出个人在温病学方面的新看法。关于“温病学说”,吴氏认为,温疫病的发生,既不是由于四时不正之气,亦不是由于外感伏邪,而是人体感染了一种“戾气”。他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同时他还特别强调提出:这种“戾气”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物质的一种形式。他说:“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这样肯定了“气即是物,物即是气”。他反对厚古薄今、墨守古法的医疗作风,在他的著作里指出:“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医者彷徨无措,病者日近危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在这种注重实学、厚今薄古的观点指导下,他便努力认真地观察、研究温病之病因、病证和传播路径,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温病都是感受同样一种“戾气”,而“戾气”是有许多种,故又称为“杂气”。他认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并且还明确区分了伤寒与温病在病因上不同,“伤寒感天地之正气,时疫感天地之戾气”。并指出“戾气”之可以防治,“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就这样苦心孤诣撰写《温疫论》,创新发明“戾气”学说,丰富了病因学说,为中医学尤其是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惜乎,吴氏泥于邪在募原半表半里,立“达原饮”而创表证九转之说,前后不符,未免白圭之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