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式
宋刻本版式的典型风格,是左右双边,上下白口。建刻后期发展出细黑口。版面看上去清朗整洁,跟墨色浓重的元刻本相比,二者的黑白比例有明显的差异,视觉效果很不相同。下面介绍版面上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行格 行格指的是一叶有多少行,每行有多少字。计算行格时,一般是以半叶为准,所以一部书半叶九行,每行十八字,可以简单地说它是“九行十八字”。古人翻印古书,为了便于抄写和校对,往往遵照原书的行格,所以一部书两个版本行格相同,就可以猜想二者或许有什么渊源关系。前人在看不到实物时,判断版本的传嬗关系,行格就是重要的帮手。过去有种说法,宋本一个整叶有多少行,一行就有多少字。这只是大致的比例,不过一般出入不大,因为汉字是正方形,长宽基本相等。例如宋刻群经中,国子监刻经注本是半叶八行十六字,浙东和蜀中刻注疏本行格相同,王国维认为这是旧日卷子本的格式[9]。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是建刻十行十八字本群经注疏,元代的翻刻本明代中期还在使用;杭州陈氏书籍铺刻十行十八字本唐人诗集,衍生出明正、嘉年间开创的宋体字,在印刷史上有重要意义。清末江标编有《宋元本行格表》,可供参考。
耳题 耳题在版框左栏外或右栏外,标明当叶的章节或要目,也称书耳或耳格。耳题多见于宋本,后世很少使用。近代藏书名家群碧楼主人邓邦述说:“凡书之有耳者,多属宋刊。余所藏《五代史详节》及《汉唐事实》诸书皆然。虽中统本《史记》亦有之,然在南宋时刻,不可以元刻论也。唯明刊本亦间有之,如顾氏《文房小说》,则世称佳本,为仿宋式刊行者也。”[10]这就是说,有耳题的书要么是宋本,要么是仿宋本,都是好书。
《唐女郎鱼玄机诗》 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
《京本增修五代史详节》 宋刻本(有耳题)
流水 今天所见的古书,各卷自成单元,每一卷都要另起一叶,并不接印。书前如果有目录,目录后面即使有空行,也是另起一叶印正文。单元跟单元之间的空行,就是所谓的流水。
有一些宋刻本情况不同,目录后面直接印正文,各卷之间也不另起叶,这是唐五代写卷的样式。我们知道,写卷是一张横行长纸,并不分叶,当然无所谓另起一叶。这种版式很少见,一般出现在较早的印本中,前人认为其底本出自写卷,经常把它们定为北宋本。